知末案例   /   公共空间   /   博物馆   /   现代博物馆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

2021/01/31 23:01:17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2016年作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
此设计为朝歌文化园主体(殷商博物馆)一层(文博会展)面积约6600平方米。打造以“朝歌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园区,形成有殷商印记的文化符号。
设计围绕会展主线,在统一的风格中又富有变化之美,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可体会展馆历史感与现代感的过度与融合。在此基础上,设计通过提炼殷商特有的历史文化元素,着力凸显人文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营造一个典雅庄重的会展空间。该一层文博会展我们将其功能性放在首位,会展中心平面功能布置简洁,考虑到会展建筑的使用特点便于室内布展和空间的开阔。依据建筑现有形式,柱间距约10米左右,高约6米,考虑后期布展的使用功能,本次我们以防火分区将会展定义为二大展区(A区、B区),A区(特装区:分11个展区,25个展位)B区(标准展位区:分16个展区)内设国际标准展位95个。
交通流线东西南北成三纵三横垂直交通,分别为3到10米左右,由于会展主要以一层为主要使用空间,所以垂直交通上之需要满足平常人流的使用疏散即可墙面、地面采用不同暖色系石材,顶面采用石膏板结合穿孔铝板。局部节点结合商代元素符号作为点睛之彩。在会展中心舞台区域,设计师做了深刻构思,做为承接一层会展空间与二层文物陈列空间的核心区域,最终我们采用“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一文化主题,承上启下为之对应衔接。
大厅色调素雅,空间舒朗清新,照度控制精确,整体风格统一。同时采用新型材料和传统殷商文化元素相结合,使空间更具有会展功能的同时又与整体建筑形态的特质相吻合注重历史性艺术性科学性和普及性的统循序渐进的揭示朝歌文化影响力引导观众的思绪走向更深层次文化认同感,同时提升该文化园所独有的品牌文化魅力。
二层博物馆共享大厅
根据整个建筑交通关系的划分,把博物馆的主入口设置在层的位置,在不影响整体交通关系的情况下,在入口两侧分别设置服务咨询处及存包等功能区博物馆共享大厅的设计诉求应是淳朴自然的,并追求其功能性的合理,同时强调其细节的设计与建筑的风格相协调与呼应以此来强化整个建筑的统一和完美,赋予大厅空间历史性、文化性和艺术性大厅正面是展示给观众的第一视觉印象,设计师采用大气磅礴的通体结构配合LED大屏播放主题宣传视频。在结构细节的设计上,饰以青铜图案,以此强化公共空间的文化属性。用中性偏暖的色调统一整个博物馆公共空间和展厅空间的基调,消纳和吸收各展厅纷繁复杂的展陈内容,保持观众的参观兴趣,避免产生
视觉疲劳。。。。。。。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8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9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10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11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12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13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14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15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16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17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18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19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20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21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22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23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24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25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26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27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28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29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30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31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32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33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34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35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36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37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38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39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40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41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42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43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44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45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46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47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48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49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50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51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52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53
朝歌文化园殷商博物馆,公区设计-54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