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青苔|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本草纲目·陟厘》:“苔衣之类有五,在水曰陟厘,在石曰石濡,在瓦为屋游,在墙曰垣衣,在地曰地衣。”陆上青苔生于地之阴湿处。
《苔谱》载:“(苔)初生其处渐青成晕,斑斑点点,久则堆积渐厚如尘埃。然又天久,则微有叶根,又能傍绿树木,阶砌砖,瓦柱礎而上。”
可见
青苔不似娇嫩柔弱的名贵花卉那样需要人们的精心呵护,它能生长在很多自然条件恶劣的环境里。
那种绿茸茸、碧茵茵的苔藓景象,将陋室景色之雅,环境之清幽衬托得淋漓尽致。突然间,陋室不陋并且充满生机。
娇小的苔藓经历了上千年的历练,方才有了生命和精气神,有了独立的人格。
高山幽谷,空水共氤氲,落花寂寂,点点委青苔——这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典型的青苔形象,在文学史上,青苔多伴随着其他的花卉植物一起被人吟咏,它似乎只是作为普通的景物而被轻描淡写地提及。
确实,青苔不像牡丹芍药那样拥有鲜亮的色彩,也不似芭蕉那样枝叶宽大,它可以说是形小而单调,不大引人注意。但是,就是这看似微小的一抹青色,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古代文人对于身边植物的种种描述和赞美,而从这些优美的诗词和文章中,我们也不难感受那清晰感人的历史文脉。
诗人赋予了苔藓灵魂和精神价值,苔藓也丰富了我们的审美世界。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咏青苔诗》
缘阶已漠漠。泛水复绵绵。
微根如欲断。轻丝似更联。
长风隐细草。深堂没绮钱。
萦郁无人赠。葳蕤徒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