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末案例   /   建筑   /   瞭望塔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

2019/08/10 10:00:00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0
位于丹麦西兰岛(Zealand)西北部的芒克修斯艺术博物馆(Munkeruphus Art Museum)委托 Simon Hjermind Jensen 为其临近的公园设计一个建筑装置项目。
该装置标志着博物馆将在这座公园内长期开展一系列与艺术和自然相关的活动。
本项目得到了丹麦艺术基金会(Danish Arts Foundation)和 Knud Højgaards Fond 的支持。
▼装置外观
© Simon Hjermind Jensen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6
最终的成品是一个可供所有人使用的开放式装置空间,人们可以在其内部进行一系列社交活动。通过装置顶部的洞口和外围护结构上的门洞,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装置周围特有的公园景色,更能看到不同天气、活动等情境下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因此,设计师决定将其命名为“天文瞭望台(The Observatory)”。▼装置外观,一个可供所有人使用的开放式装置空间
©Simon Hjermind Jensen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9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10
与 Hjermind Jensen 所设计的其他建筑项目类似,他从裁缝的织造工艺中汲取灵感,通过独特的建筑技术,最终打造出这个具有缝合感的装置。
在这个名为“天文瞭望台”的项目中,Hjermind Jensen 像裁缝一样,将一系列二维的碎片缝合成了一个三维的体量。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 Hjermind Jensen 来说,这些二维碎片的拼接方式、拼接而成的图案都十分重要,就像裁缝万分看重花纹和线脚一样。
▼装置外观,顶部的圆孔向南倾斜,透过它可以看到位于制高点的太阳和周期性的满月
©Simon Hjermind Jensen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16
▼装置外观局部,通过树叶形状的连接构件,将一系列二维的碎片拼接起来
©Simon Hjermind Jensen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19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20
天文瞭望台有机且不对称的外观打造出了一个洞穴般的内部空间,而空间上方的透光洞口和内部非凡的声学效应又使其在造型和功能上与人体的骶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木制的长椅沿着装置的外墙布置,可容纳 25 个人同时入座。
装置内部空间采用碎石铺地。
在空间的中心位置,是一个用混凝土浇筑的矮台空间,这个矮台不仅可以用作表演的舞台,也可以在其上点燃篝火,让人们围炉狂欢。
矮台上方的洞口仿佛圆屋顶顶点处的圆孔(oculus),可以将篝火的烟雾排出。
同时,这个圆孔还向南倾斜,因此,透过它可以看到位于制高点的太阳和周期性的满月。
▼从内部空间仰望,透过顶部的圆孔看天空。
© Line Kj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29
▼阳光透过顶部的圆孔洒进室内
©Simon Hjermind Jensen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32
白天和夜里的内部空间
©Pedro Pablo Gomez Valdazo (left),©Simon Hjermind Jensen (right)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35
▼篝火的火光映衬下的室内空间
©Simon Hjermind Jensen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38
就像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昼夜和身边之人的轮替一样,这个天文瞭望台装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夜幕降临后,点燃篝火,里面的人或狂欢或交谈,外面的人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在火光的映射下,装置的上半部分在隐隐散发着粉红色的光芒。
▼篝火点亮后的装置夜景
©Simon Hjermind Jensen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42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43
▼篝火点亮后的装置夜景,上半部分在隐隐散发着粉红色的光芒
©Simon Hjermind Jensen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46
设计制作过程
在设计伊始,设计师 Hjermind Jensen 便在项目基地上待了整整 24 小时。
他回忆道:“我个人对这个场地充满了好奇,因此,我希望不仅是阳光明媚的白天,更能在星光点点的夜幕中全方位地感受基地。
我喜欢观察太阳的月亮的运行轨迹,因为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我能非常清楚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
在待在基地上的这段时间中,Hjermind Jensen 为本项目设计了一个陶土模型,随后,他便捧着这个模型四处勘察,希望为这个模型找一个天造地设的场地。
而这个陶土模型、设计师 Hjermind Jensen 为陶土模型寻找的基地、以及他对太阳和月亮的观察体会,成为了本项目的基础。
▼设计师在基地上设计出来的陶土模型(左),设计师捧着陶土模型挑选项目基地(右)
© Line Kj (left),©Simon Hjermind Jensen (right)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55
回到工作室后,Hjermind Jensen 继续在他在基地上制作出来的陶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他直接在陶土模型上绘制了结构图案。
对陶土模型进行 3D 扫描后,Hjermind Jensen 又在电脑上使用参数矢量线重新勾描出了装置表面的纹理。
在这些矢量线之间,他创建了一系列单曲面,并通过软件将其展开成平面,再通过 CNC 技术将这些平面打造为装置的外壳构件。
在项目基地上,这些由胶合板和聚碳酸酯制成的外壳构件经过弯曲处理,达到了合适的曲度,随后,Hjermind Jensen 又受到树叶轮廓的启发,通过树叶状的特殊连接构件,将这些外壳构件联系在了一起。
得益于壳体构件之间的曲线,最终的装置有着非常坚固和稳定的结构系统。
这种强度的施工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材料的消耗,因此,在最终的呈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 5.7 米高的装置体量的墙体厚度其实只有 4-9 毫米。
▼回到工作室后,设计师以他在基地上制作出来的陶土模型为基础,继续研究项目造型(左),最终模型及其表面纹理(右)
©Simon Hjermind Jensen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65
▼对陶土模型进行 3D 扫描后,在电脑上使用参数矢量线重新勾描出了装置表面的纹理(左),在这些矢量线之间创建一系列单曲面(右)
©Simon Hjermind Jensen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68
▼将单曲面通过软件展开成平面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70
施工现场
©Simon Hjermind Jensen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73
项目图纸
装置平面图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76
装置屋顶平面图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78
装置立面图
装置剖面图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81
版权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83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84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85
▼ 网站最新 24 小时精彩项目集锦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87
丹麦“天文瞭望台” | 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88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