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应县木塔现状 | 图源哲匠之家
“我们夜宿廊下,仰首静观檐底黑影,看凉月出没云底,星斗时现时隐,人工自然,悠然溶合入梦,滋味深长。“后二十里积渐坡斜,直上高冈,盘绕上下,既可前望山峦屏嶂,俯瞰田陇农舍,乃又穿行几处山庄村落,中间小庙城楼,街巷里井,均极幽雅有画意。”“小殿向着东门,在田野中间镇座,好像乡间新娘,满头花钿,正要回门的神气。”——《晋汾古建筑预查记略》这几段描写应县木塔的文字看似出自散文大家之手,实际上却是建筑调查报告中的段落,由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撰写。
四至山西,结缘应县木塔
梁林二人对中国建筑史学的贡献极大,能出其右者凤毛麟角。他们曾加入过中国营造学社,致力于我国古代建筑的调查和研究,为后人留下大量宝贵的建筑实测和影像资料。很多建筑在梁林调查后遭遇损毁,而这些资料便成了它们曾经存世的唯一记录。
梁思成与林徽因 |图源 iMuseum
如今,若是站在上帝视角去俯瞰时间的长河,也许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求学的经历算是后来他致力于考察中国古建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一次与教授的交流中,当教授问他有关中国建筑史的情况,他发现自己很难回答,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建筑师,只有匠人。
甚至到了 20 世纪初,建筑史在中国还不是一门学问,建筑也还没有被视为一门重要的艺术。
这次师生问答为梁思成日后投身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成以及营造学社曾四至山西进行古建筑调查:1933 年 9 月
调查大同古建筑、云冈石窟和应县木塔;
1934 年 8 月
调查晋汾古建筑(预查);
1936 年 10 月
调查晋汾古建筑(二次调查);
1937 年 7 月
调查佛光寺。
屹立千年的纯木建筑
应县木塔立面示意图 | 图源墨鱼建筑游记
山西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复杂最卓越的木结构建筑,从地面到塔刹顶点总高 67.31 米,相当于一座 22 层高的现代建筑。
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 1056 年),再过 35 年就整整 1000 岁了。它是一座八角五层的楼阁式木塔,一层是重檐,带有回廊一周,此后每一层都有屋檐和平坐(也就是阳台),最顶上是一个八角攒尖顶,顶着上部的塔刹。
应县木塔 |图源星球研究所
从下向上仰望,塔身上一朵朵斗栱宛如一簇簇盛开的莲花,古人称之为“百尺莲开” |图源图虫创意
应县木塔从下到上一共有 54 种斗栱,设于不同位置,具有不同功用,可谓中国斗栱登峰造极之作。
木塔经历了数次地震没有倒,斗栱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斗栱是很多小木块组成的,彼此之间还有一定缝隙,便在地震时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用术语说便是一种“阻尼装置”,地震的能量被它慢慢地消耗掉了。
应县木塔解构轴测 |图源优质旅游,二者之间以斗栱和梁架相连,形成无比坚固的结构体系。与现代建筑以“内筒”作为交通核心、“外筒”作为办公或居住空间相反,应县木塔的“内筒”为各层供奉佛像的空间,而“外筒”边缘则设置楼梯。
应县木塔 |图源优质旅游
由于上述设计,应县木塔的“得房率”很高。北魏洛阳永宁寺塔,比应县木塔还高两倍,可是它“得房率”很低,在应县木塔设置佛像的中央位置,永宁寺塔是一根巨大的、从上到下的刹柱,而为了稳定这根刹柱,还要在它旁边筑起巨大的夯土墩。换言之,应县木塔“内筒”所有的面积在永宁寺塔里就是一个大土墩。而在应县木塔的标准层,中央八角形的“内筒”里供奉大量精美的塑像,外廊还有很宽敞的一周,光线也很好,人们可以欣赏佛像。这是应县木塔比永宁寺塔大为进步的地方。
应县木塔剖面-- 来源《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应县木塔周身有大量珍贵的题匾。其中,三层的金代“释迦塔”匾额是所有牌匾里最古老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把应县木塔正式的名称记录了下来,应县木塔的全名叫作“佛宫寺释迦塔”。木塔上有三块最重要的匾额,它是其中之一。此外,最顶层的“竣极神功”匾是明成祖朱棣题的,四层的“天下奇观”匾是明武宗题的。
应县木塔正名牌匾 | 图源文博山西
震撼人心,重拾古建文化信心
1933 年营造学社首次调查测绘应县木塔,林徽因由于家庭的原因未能参加,梁思成便每天写信把测绘的过程寄给她看。林徽因心血来潮,给梁思成他们的测绘工作来了一场“直播”——她把这些信加上自己的文章,发表在当时天津《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
应县木塔檐铃细节-- 来源文博山西
图源:国家地理
在梁思成寄给林徽因的信中,他记录下了自己看到应县木塔的第一感受,他写道:“今天正式地去拜见佛宫寺塔,绝对的 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
图源:国家地理
五层外檐柱头铺作及转角铺作,出自陈明达《应县木塔》| 图源国家地理
他们这么奋不顾身地做学问,除了科学精神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当年中国营造学社的诸位在和日本学者进行一场学术竞赛。如日本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多次公开发表言论称日本人对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更为透彻。在 1931 年完成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伊东忠太称:“研究广大之中国,不论艺术,不论历史,以日本人当之皆较适当。”可以想象梁思成、林徽因等营造学社成员,当时受了多大的刺激。所以从 1932 年他们开始研究宋辽金建筑和北宋的《营造法式》一书时,每遇到一个珍贵案例,他们一定全力以赴,将调查研究做到极致。
《营造法式》 | 图源墨鱼建筑游记
而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在抗战烽火即起时,走入山西展开的古建筑考察之旅,也奠定了中国建筑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