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

2020/03/13 12:30:00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0
下街实景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感谢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枣子湾片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涂山镇,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点一侧,与繁华的渝中半岛隔江相对,与江北嘴、朝天门形成鼎立关系,构成重庆具有特色的山水人文景观。
▼项目主入口夜景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6
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定下设计原则:充分尊重原始场地高差及原有场所精神,以 “门”、“巷”、“阶”、“坝”、“院”这五个最具重庆特色的设计语言向广大市民传达出项目的设计理念:保留、复苏、创新。景观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对原始场地进行了极其充分全面的实地调研及踏勘,完整保留了原始场地的山水格局,并针对这一区域所有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专项研究、对于场地内现存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精心修复及保留,对于以前在场地内,但是遗迹已经完全损毁不在的,进行充分调研,根据调研资料进行原址复建,所有复建及修复工法及材料都完全参照最初的做法。达到修旧如旧,留住“山城记忆”的设计目的。
▼总平面图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9
▼项目主入口夜景,达到修旧如旧、留住“山城记忆”的设计目的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11
本项目片区内地形坡度较大,表面起伏,高低错落,便于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山城独有的人文景观,在场地的各个交通引入节点上,景观设计了各种形态代表各个时期重庆建筑特色的 “门”。根据原始地形高差及场地内建筑的各层竖向标高,规划出一条主街道,两条传统小街巷。其中主街道两侧传统巴渝建筑、开埠建市时期建筑、抗战陪都时期建筑交替出现,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风貌特征。而传统的小街巷则体现出山城独有的高差变化大,路径曲折的特点。
▼剖面图,利用场地高差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山城独有的人文景观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14
▼主街夜景,两侧的建筑按照时期交替出现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16
▼主街竖向交通夜景,老石板路成为街巷内主要的交通方式©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18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19
各个场地内的原始自然植被较为丰富,场地内所有乔木得以精心保留,并使其自然的点缀于各个景观空间节点的“院”与“坝”上,人与自然有机融合,在人文环境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中国传统,注重山水环境与场地建筑自身的关系,依山就势,依街而生,受地形影响,老石板路成为街巷内主要的交通方式,老青石台阶则成为竖向联系的重要手段,曲折变化、意趣横生,给人良好的步行空间享受。
▼竖向交通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22
▼栈道交通,老青石台阶成为竖向联系的重要手段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24
创新与特色
1. 对原生环境的保护利用
历史街区的形成与其所处环境密不可分,尊重并保护好历史街区的外围环境是保护的首要前提。本项目除了建筑“修旧如旧”以外,更是细心呵护枣子湾所处自然环境,不因工程建设而破坏山体,工程中尽可能少的修建施工便道,建筑材料均采用传统的骡马驮运方式进行运输,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生环境资源。
▼下街实景,建筑“修旧如旧”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29
▼下街实景,设有雕塑和必要的装饰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31
2. 尊重和保护原生植被
由于项目地的客观条件限制,大型工程车辆无法到达,移栽大型乔木极为困难,因此现场的原生乔木更加珍贵难得。方案立足于充分保护这些场地资源并数易其稿,对场地中每一棵大树建立相应档案,详细记录树种,坐标、竖向等相关数据信息,并研究相应保护措施,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最终使原有植被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
3. 充分利用和回收原有材料
在方案设计原则中就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场地旧有材料,在拆除过程中注意收集和再利用,并且在各地老建筑拆迁地收集 160万块老建筑旧砖,40万片旧瓦,3万吨条石作为施工备料。
▼下街实景,充分利用场地旧有材料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37
4. 对传统施工工艺的传承及传统工艺改良演绎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建筑施工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保护和传承这一部分技艺也是本项目的一个重大挑战。例如新旧砖的混合使用使得旧有材料的运用进行了革新,“一顺一丁”的堡坎工艺被演绎为新的堡坎肌理砌法,传统砖砌栏杆花式的改良演绎,建筑内部空间胶合木梁的运用,老石板表面肌理“寸三根”、“寸五根”工法的重现,传统砖拱券,檐口线脚、柱帽、门窗样式的重现等,使濒临消失的施工工艺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下街夜景,新旧砖混合使用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41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42
▼下街牌楼夜景,采用传统的砖拱券©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44
5. 尊重传统街巷空间肌理的交通和空间组织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枣子湾场地周边情况与过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方案适应变化的需要,新增了连接不同标高地形的街巷道路,同时又延续了旧有的街巷空间肌理,甚至别出心裁地设计出欣赏轨道交通的观景阳台,让新与旧的矛盾获得了和谐的统一。
▼上街实景,设计了各种形态代表各个时期重庆建筑特色的 “门”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48
▼上街实景,设计了欣赏轨道交通的观景阳台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50
▼上街夜景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52
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从2016年01月起开始进入概念设计阶段,与此同时,项目现场进入现场地面清表,原有植被调研,保留建筑地勘实测,复建建筑资料收集整理及选址论证等。2017年01月进入了景观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阶段听取了当地群众和各方面专家领导意见,并逐一落实修改,在结合各种现场实测资料和数据的前提下,使前期景观概念得以落地。2017年02月正式进入施工图深化设计,期间对项目中所涉及的各种景观材料及植物进行实地考察,并与项目现场进行实地小样施工。最终确定各种景观材料的品种及做法。2019年初项目工程完工,并对外正式开放。本项目从开始立项到开工建设的全过程都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项目正式对外开放后,获得了政府及广大市民的高度认可并获得了多个奖项,成为重庆新晋“网红打卡点”。
▼鸟瞰意向图 ©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56
项目名称: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枣子湾片区建筑及景观设计
设计方: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6.01至2017.05
施工时间:2017.06至2018.12
设计团队:白洪茂 蒲蔚然 何坚 高凤平 朱武 刘成龙 何劲 李晓旭 张超 刘苏修 肖静 刘娅琼 康辉 熊欣
项目地址:中国重庆南岸区龙门浩枣子湾
建筑面积:13082 平方米
摄影版权: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吴进
客户:重庆南岸滨江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66
重庆枣子湾历史文化街区重生 | 留住“山城记忆”-67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