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吴清山
我们希望的是不以老师或成人的角度设计学校,回归以学生为本,以服务教育为理念来设计校园,最终创造开放性、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交流空间,极力营造立体复合共享的校园空间。
感谢
筑博设计-联合公设
这是一个高容积率的能同时容纳校园与社区生活的事件容器。
▲中轴阶梯广场
吴清山设计采用减法方式,在密集的教室阵列中“掏洞”并增加公共联桥,创造出一个空间立体循环的“∞”型非正式交往公共空间体系。
在这些尺度宜人的“空洞”里,又通过色彩活泼的楼梯、平台和小建筑营造出多变的个性空间体验,将校园创造成能不断激发孩子们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奇妙场所。
而这些个“空洞”也让自然界的光和风有机会漫进建筑的中央,和学生们的活动融和交集。
▲设计概念图©筑博设计-联合公设
▲校园影像©山间影像
深圳市龙华区行知中学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是一所容纳了 42 个班共 2100 名学生的单一型初级中学校区,校园占地 2.3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共 5.8 万平方米。校园周边城市环境以密集的城中村和工业区为主,南侧有优质的私人高尔夫球场景观。周边社区公共空间极度匮乏,社区文化设施也严重不足。我们认为新校园的建设也许是能适度改善这一城市问题的契机。
▲校园鸟瞰
© 吴清山
文化, 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交往的结构与形态。—— 于尔根 · 哈贝马斯
校园内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老师间的交往
在古代,圣贤们喜欢聚众讲学,教学活动常在开放的林荫下或者集市等公共空间发生。而教育发展到现代又多以一种知识单向灌输的模式呈现,教育空间随之变得越来越封闭。
▲新型教育空间模型
©筑博设计-联合公设
到了当代,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和人的社会角色的多样化现象,使得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都成为了青年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传统的简单串联式的单一功能的空间与开放自由交流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青年学生们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开放的全方位和全时段的多元互动式交流的新型教育空间模型。
▲开放交流空间
©左:吴玉华;右吴清山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哑铃形的主公共空间模型
避免课后集中活动时间的空间拥挤和人群密度的不均衡现象。我们首创设计了双运动区的“哑铃形主公共空间模型”,在长条形校园的东西两端分散立体布置运动场馆和游泳馆等体育设施,中间用 25M 宽复杂立体的公共阶梯广场作为交通联系,成为学校的街区型核心公共空间系统。
▲哑铃形主空间模型分析
©筑博设计-联合公设
▲架空层模型分析©筑博设计-联合公设
学校与社区的诸多开放型公共活动(艺术节游行,元宵灯会,科技节机器人巡游,社区游园会、节日庙会、创意集市等)都能在这里举行。同时校内所有的大型公共使用空间(包括:餐厅,风雨操场,剧场,图书馆等)和可对社区开放的教学空间(包括:舞蹈教室,音乐教室,器乐排练室和美术教室等)都设置在这主空间动线上。
▲东侧运动空间
© 吴清山
西侧运动空间
© 山间影像
▲中轴阶梯广场
© 吴清山
▲中轴阶梯广场©吴清山
架空层的设计是这个“哑铃形公共空间模型”的延续,操场的跑道被延伸至架空层,各种类型的户外活动也自然被带进架空层。巨大而空旷的架空层空间被设计植入的合班教室,微格教室,社团活动室等功能分隔成连续的多个大小不一的多功能空间场域,相互渗透,趣味开放,既是全天候条件的运动空间,又是多样的社团活动和丰富学习探索认知体验的第二课堂空间。同时,又成为分隔静态私密教学空间和动态公共教学空间的物理分界和管理边界。
▲架空层活动山丘
© 吴清山
▲架空层多彩模块
©吴清山
“∞”型中尺度动态循环交流空间模型
在主楼的静态教学区,通过置入一个“∞”型的公共交流环立体链接教学区各层的休闲退台,空中平台,半室外阶梯课堂等各类非正式交往空间,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开放交往机会,同时串联起主要的辅助功能教学空间形成全方位泛教育体系。
▲“∞”型课间交流空间模型©筑博设计-联合公设
▲北侧“∞”型休闲退台
© 吴清山
南侧“∞”型休闲退台 © 萧稳航
▲休闲交流退台
© 吴清山
▲休闲交流退台
© 吴清山
▲半室外阶梯课堂
© 吴清山
▲半户外阅读书屋
© 吴清山
▲半室外楼梯平台
© 吴清山
▲半室外楼梯平台©吴清山
普通讲课教室与实验教室直接链接的新型教育综合体
传统学校普通教室和各类专业教室相距较远,极大不方便学生和老师的日常教学和降低专业教室类功能空间资源利用率。方案通过将普通教室和专业教室并排链接,一方面十分便捷地增强理论教学与学生主动动手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相对的走廊交通面积并没有增加,反而可以形成扩大型的内走廊公共交流空间和安全无风雨的公共活动平台,我们通过植入垂直的采光井形成宽敞明亮的水平交通,突破了传统交通走廊的单一功能框架。
▲教学区空间模型分析©筑博设计-联合公设
同时结合在这里,可以开展适应青年学生的小范围交流,泛教学,课间互动,科学展廊或者艺术展览等各类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活力的活动,成功打造了自然采光,通风为一体的教育综合体空间模型。
扩大内廊采光天井©吴玉华
▲扩大内廊空间
© 吴清山
扩大内廊采光天井©吴清山
校园与周边社区居民生活的共享交往
周边社区公共空间的极度匮乏,驱使我们希望将学校的物理边界打破,将学校作为时段性社区中心来使用。
将校园的不同开放性教学功能空间按其特点分时段(每天放学后,周末和寒暑假)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减少此类共享功能的闲置,最大化高效利用复合空间服务于整个社区,改善周边社区的公共配套功能,使得校园成为一个时刻都充满活力的场所。
▲社区共享分层策略
©筑博设计-联合公设
▲半地下共享层分析
©筑博设计-联合公设
▲北侧城市界面人视图
© 吴清山
▲半地下共享层采光院落
© 吴清山
▲半地下共享层采光院落©吴清山
高密度校园的实现利用基地南北 10 米高差,进行全地形开挖,设置半地下的大体量共享功能底盘,校园主入口从临街的负二层标高进入。临街出挑的半地下室顶面有效隔绝道路噪音对上部教学楼的直接干扰,校园临街界面开放,视觉空间层次丰富,具有舒适的全天候家长等候缓冲区。学校功能空间的竖向立体分区给校园的社区开放带来管理的便利,同时又为师生提供了全天候教育综合体的空间模型。
▲剖面设计逻辑
©筑博设计-联合公设
高位正负零层的设置,增加了教学楼总体楼层数的同时使南北两侧教室又都具备优良的开敞视野,南向看高尔夫景观场地,北侧恰好越过城中村屋顶看向远方,由于架空的主教学楼高度上超越了周边高密度城中村的屋顶,也保证了主教学楼优良的自然通风效果。
北侧校园和城市界面
© 吴清山
▲南侧立面图
© 吴清山
▲南侧景观活动平台
© 吴玉华
▲北侧景观活动平台©吴玉华
我们希望的是不以老师或成人的角度设计学校,回归以学生为本,以服务教育为理念来设计校园,最终创造开放性、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交流空间,极力营造立体复合共享的校园空间。
设计合作单位深圳天华,作为图纸报建主体单位,负责了全专业施工图设计。
▲西北侧黄昏图©吴清山
结构设计
项目结构:1、2 栋教学楼采用框架结构,宿舍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教学楼中部连廊为避免落柱影响下部空间采用 27 米大跨钢结构连廊。项目共设立两层半地下室,设置篮球场、报告厅等大功能空间,采用大跨度混凝土单向次梁的结构形式保证无柱大空间效果。报告厅上部台阶位置为满足后部台阶吊顶下净高结构采用斜板形式满足室内净高。
▲剖面示意©筑博设计-联合公设
机电设计
给排水设计:为实现“海绵城市,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室外设置雨水调蓄系统——PP 雨水回收模块,收集屋面及地面雨水,回收经过简单处理水质达标后用于绿化浇洒、地下库冲洗和道路浇洒。
暖通设计:“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科技领先、节能降耗”的设计理念。通过合适的系统设计和节能手段,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和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泳池为室内恒温恒湿泳池,采用风冷热泵系统,室内采用组合式三集一体机组,室内恒温恒湿,池水辅助加热。
▲暖通设计
© Shenzhen TIANHUA
电气设计: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号召,从市政引入 2 路 10kv 至本工程开关站,采用放射式接线方式至变配电所高压配电室,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实现节能降耗。教室区域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特点设计智能照明系统,切实降低学校的电能损耗。
BIM 设计:项目应用 BIM 设计技术有效解决机电管线综合问题,在初设阶段模拟管线碰撞情况建立模型,在施工图阶段管综通过 BIM 计算结果合理避开,保证梁下净高要求和避免后期施工反复情况,节约施工成本和施工时间。
▲BIM 管线局部模型
© Shenzhen TIANHUA
项目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