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日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中国杂技艺术中心项目(方案设计),方案以“匠心凝聚 · 技艺之冠”为核心理念。6月29日,该院中标该项目全过程工程设计。建设单位为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
鸟瞰效果图
东南侧城市街角人视图
该项目由1950个大型综合剧场、800个剧场和300个多功能综合小剧场组成,用于安排中国杂技团和北京市曲剧团的演出场地和排练室,并建设京演集团舞美制作中心。作为推进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重点项目,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将充分发挥北京市第一家杂技专属表演训练场地和第一家专业曲剧剧场的优势,努力打造以杂技表演、戏剧、戏曲为主的国际表演舞台。
东侧下沉庭院人视图
动画视频
项目高技派风格显著,结构骨架与建筑造型完美结合,立面丰富,趣味浓厚。主建筑八面标识相同,应在立面细节完善,内部沉浸式观演空间可满足杂技、电竞比赛等用途。几何流线与功能流线设计相得益彰。东南角广场与锐角十字路口相接,最大限度弱化对道路的压迫感,景观设计应进一步完善。
总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文化传承-筑“器”:中标设计方案以“匠心凝聚 · 技艺之冠”为核心理念,寓意中国杂技艺术匠心筑梦,引领当代杂技艺术表演和观演体验的全新高度。标志性的大型综合剧场以中国传统的“八宝盒”为灵感,八面玲珑,精雕细琢,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在北侧,设“百巧匣”,寓意艺术中心匣藏百技之巧。
1950座大型综合剧场
800座剧场
观众休息厅
场地融合-营“场”:用地条件紧张,设计方案因地制宜,集中布置。在1950个大型综合剧场的布局用地南侧,利用多边形建筑造型退退过渡城市路口转角空间,同时与西侧经开区亦城书院项目围合,形成城市公共广场。
东北部设置800家影院和300家多功能综合小影院,以八边形休息厅立体引导观众流线。结合多功能剧场,设置开放式阶梯下沉式庭院,引入城市活力,丰富市民生活。
地块西北侧立体叠合,设置24米高的综合排练厅、18米高的大型杂技排练厅、中型杂技排练厅和普通排练厅,与管理用房、舞美技术用房融为一体,高效结合,精巧互通。排练用房区与剧场后区演出辅助用房有机连接,最大限度地方便演职人员使用,并与西侧杂技学校形成便捷连接。观众步行、机动车辆、物流演员和舞台货运的流线是分开的,相互不干扰。
场地与生成逻辑
动线分析
匠心独运-用“巧”:大型综合剧场巧妙运用八边形几何形体,中央舞台由五面座位和三面演出舞台围成,形成前后联动的表演区域;座位区中部设置连接后台的巡场通道,扩大表演形式,增强观众互动;搭建LED舞台的侧塔和后幕,结合圆形屏幕投影系统,打造完全沉浸式的表演观看空间,引领当代杂技表演和观演体验的新高度。同时,它还具有演唱会、产品发布会、电竞比赛等多功能的使用需求。观众可通过环形大厅有序进出,方便疏散,并与北侧门厅相连。
1950剧场空间模式分析
1950座剧场与多功能使用
环形休息厅
该方案综合利用了空间,精细化组合多元功能。东侧观众休息室设有阶梯空间和休息平台,垂直连接地下一层、二层和一层,有序组织观众流线,满足艺术展览、发布签售、企业沙龙等活动的使用要求,提高项目的整体利用效率。根据曲剧和传统戏曲的表演特点,800家剧场在兼顾话剧、舞剧、杂技等表演需要的同时,采用台球座和两层箱式茶馆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意境的特色表演空间。300多功能合成小剧场采用拼装舞台和活动座椅的组合形式,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灵活切换,并通过下沉院落设置独立的外部出入口,为周围亦庄地区的企业和社区居民提供多用途、全天候的使用可能性。
剖透视图
800座剧场
300座剧场
东侧观众休息厅
大型排练厅
技艺升华-求“精”:该方案采用折纸结构和悬链线算法的双重结构优化策略,形成高效合理的空间应力状态。剧院内部借助结构框架形成声学几何界面,有效避免声学缺陷,营造优雅的内部声学环境。顶层双层结构中设置开放夹层,解决通风排烟问题。该方案将建筑的结构体系与建筑形式、建筑的几何逻辑高度融合,从由骨及肤、自内而外体现建筑美学,体现了技术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独特魅力。
几何、结构、形态对应逻辑
建筑外表面主要由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板制成,结合轻盈透明的索网玻璃幕墙,虚实变化,塑造了丰富的立面韵律层次。二十四组建筑幕墙单元自下而上逐渐靠拢,并在屋顶中心向心收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内部空间满足高空杂技表演的使用需求。微妙柔和的表面细节,在阳光下展现出丰富的光影变化,赋予杂技艺术中心温润细腻、精巧美仑的文化气质。
入口人视效果图
入口门厅效果图
中国杂技艺术中心项目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亦庄开发区)核心商务区规划69C3地块范围内,建设用地面积2.66公顷,总建筑面积为66025㎡,地上建筑规模约38900平方米,地下建筑规模约27125平方米,建筑高度45米。
区位图项目信息项目地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名称: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建筑设计: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团队:祁斌,傅隽声,张伟,焦旸,杨峥,林琳,梁玲敏,邓静雨,徐晓颖,田文艺,舒展,王明帆,陈宇军,常卫红,刘培祥,王石玉,王晔,刘加根,杨涤非,陈怡琼,张逸霄,吴佳欣,刘建华,李静,张菁华,杨婕,李敏,陈帅元,林艾琳,刘玖玲,林玉权,张磊,王唯佳,张昭,牛凯斌,徐华,刘力红,崔丽君,敬舒奇,宋帅,郭红艳,刘炳君,延艳丽建设单位: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使用主体:北京演艺集团中标时间:2022年3月4日(方案设计),2022年6月29日(全过程工程设计)目前状况:进行中座席规模:1950座大型综合剧场、800座剧场、300座多功能合成小剧场、合成排演厅用地面积:2.66公顷建筑面积:6.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