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公司: 普罗建筑
类型: 建筑 | 景观
地区: 中国
在“房住不炒”的大趋势下,城市租赁业迎来了一个巨大的转型时期。人们对于城市居住的认识,将慢慢提升为对整个城市生活价值的重新理解。对城市文化将以何种姿态成为生活方式本身这个命题,普罗建筑通过一系列研究性的居住设计实践,试图去窥探未来。通过“活塞宅”,我们探讨了北京蚁族极小公寓空间的分时利用问题。通过“胶囊家”,我们思考了城市极端集合式胶囊居住的新的空间可能性。在2016年,我们有一个机会系统化的探讨一个真正完整的城市居住“有机体”。
元征科技园位于深圳龙岗区,周围是以华为厂区为龙头的科技企业聚集区,同时,也是城中村聚集的地方。这个烂尾的工业园区中有一幢宿舍楼,经过多年的闲置,现已破败不堪。有没有可能通过改造它,提供这个区域内比城中村更有居住质量的青年公寓社区呢?由于楼体一层至三层为其他商户使用,我们只能利用两部分现有的室内空间,即首层一个独立的社区入口,其次就是上面的三层至七层宿舍楼作为居住的单元。这就意味着,整个社区将不会有任何的公共服务空间设施。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发现裙房屋顶楼体两侧有两个巨大的天台,提出利用现有的天台,我们或许可以设计一个位于城市上空,能跑步,能看落日,能发呆的“天台之家”。这样,社区就在空间气氛的层面上和城市形成了链接。
如何在基于城市更新改造的策略形势中,形成真正完整的城市居住有机体,如何让各部分呈现各自所需的戏剧氛围,成了我们这次的设计重点。通过我们设计的一条黄色的“链接步道”,我们建立了一个“几何社区体系”。通过入口之引,天台之环,空中跑道,框景之廊,以及多层次居住单元,整个居住社区像城市中的一出浸入式戏剧舞台,生活的戏剧场景从街道延伸到了城市上空,和城市实现了共享的健康和共享的风景。
由于深圳当地的气候特色,原有的楼体裙房四周,就有着深远的挑檐灰空间,而我们的入口位置又位于楼体的后侧。为了将人流导引到这里,我们设计了比原有灰空间更深远的悬挂式雨棚,这仿佛漂浮在空中的10米长的巨大穿孔板,引导人们进入优家社区的“世界”。包裹了“天地”(地面和顶面)的第一抹黄也希望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环形,代表了共享与聚合,十字代表了YOU+的品牌和活力。我们利用环形和十字组合起来的几何图案,在三层天台形成了一个功能多变的公区。通过一个架起的平台,人们从楼中走到中部的17米直径的白色环状帆布笼罩的空间,四个集装箱组合成一个十字位于其中。架起这个脱离地面的动作不仅仅给身体一种通往天台的心理暗示,同时人的视线也被抬高,从而能越过女儿墙,看到更多的外部风景。
在这片被大量树木环抱的亚热带场地上,让人们的身心得到更好的放松和满足感。十字由四个集装箱组成,分别是,书吧,厨房,影院,餐厅的功能。通过和外部环形走道的链接,获得了多种活动的组合模式,室内外的空间通过折叠玻璃门链接在一起,凉爽的微风穿堂而过,人们三两或坐在连廊观看夕阳,或在屋里聚会三国杀,尽情享受城市的天空。
中间的十字使用空间,面积虽然不大,但是走在其中,不管看向哪个方向,都能感受到空间在四个方向上的流动和扩张,让人感觉仿佛空间在无限的蔓延膨胀。
除了卿卿我我,我们也需要挥洒汗水。南区作为运动区,使用了类似的颜色和材质体系。盒子的格局从十字型转变为内部连通的之字型空间。外部的围合也从北区的艺术之环变成了实用型的120米跑道线。通过南区的跑道望向外部,在不远的地面上就是另一块篮球运动场,让两者产生因缘际会的时空交错感。傍晚到来,在城市上空跑一圈可能比健身房更有吸引力。跑道中间是交错布置的“健身盒子”,通过折叠门的设计,可以完全敞开,和跑道空间进行联通。
社区原有走廊为宿舍走廊,低矮,门对门,群居感严重,生活质量低下。如何能通过简单的改造实现居住氛围的提升?我们发现,通过将每户门的位置凹陷的设计,使人们在走廊里除了身边房门,其他每间房间门口只能看到侧面,这保证了走廊的私密感受,避免了长走廊和多扇门带给人的浮躁感。这95个房间中的每个入户门都是一个小的框景,出挑的黄色小雨棚,地面,墙面一起框定出私属的领域空间。每一簇纯净的黄色空间暗示着进入房间的美好憧憬。
在居住单元的设计中我们思考了三个重要的问题:1,如何在狭长的房间中创造多层次的居住空间体验。2,如何节约空间,实现储物家具功能一体化设计。3,如何通过对阳台功能的定位对南方气候有一个设计上的回应。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最终我们设计了两种户型产品,对应不同的需求人群。
内外宅户型来源于我们对于单间公寓私密性层次的思考,在一个开间中能否通过一个家具的处理,实现传统多室住宅所拥有的几个功能层次,即玄关,储物走廊,卧室,客厅,阳台。通过一个“多孔盒子”我们在房间靠近卫生间的位置围合出一间“卧室”。盒子的各个边界也就相应限定出了玄关,储物走廊,客厅等其余的空间层次。这个盒子并不是一个封死的“房间”,而是像家具一样和墙壁脱开一定的距离,形成了多个缝隙。通过这样细腻的设计手法,门口的玄关和卧室形成了沟通,像中国的园林一样,避免了小空间中再加一个“房间”的闭塞感。在材质上,我们也用了区别于室外黄色涂料的做法,而采用了温暖的木材质来包裹房间。在叠加的墙体厚度中,为房间增添一份细腻。盒子上下左右各个位置都可以形成储物空间,使主人在床上就能够随手拿到需要的物品。
与内外宅不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年轻人并不经常会客,而是喜欢一个私人休息为主,但是能实现多功能的房间。所以,在联通宅的方案中我们没有设置房间分区,而是强调了“一个很大的功能完善的房间”。于是,我们相当于以床为生活的核心,将阳台变成“床边的飘窗”,将书桌变为“床边的台面”,将沙发变为“床的延伸”。这样通过一个一体化的家具,实现了居室的纯净化,一个没有阻隔,没有活动家具牵绊的无差别化扁平的舒适居住空间就诞生了。
在改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之前的设计中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设计和施工周期的严重压缩,现有楼体的诸多限制等;由于政策风险,公区加建使用了集装箱预制吊装的设计工艺,节约了造价和工时。
城市居住更新设计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我们的策略是在现有环境中挖掘可以提升创造力的潜在积极空间。形式是次要的,形式的背景是重要的。通过细致的串联和融合,形成丰富的城市综合体,而不是一个孤独的建筑艺术品,这是真正向城市学习,向城市敞开的态度。通过将居住融入城市,不再设立城市的边界,才是最好的居住,天台之家就是这样的一个设计。
项目图纸:
项目地点:深圳坂田区
业主:优家国际青年社区
设计单位: PROject普罗建筑工作室
主持设计师:常可,李汶翰,刘敏杰
设计团队:张昊,姜宏辉,林旺铭(驻场),赵建伟,冯攀遨,滕璐,武威
摄影:张超 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