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末案例   /   酒店民宿   /   酒店   /   UAD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22/03/29 00:15:08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0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
校园边界空间是与外界互动最为频繁的部分,是以特有的空间秩序和基于视知觉体验面向城市的表现,创造了校园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联关系,实现了校园公共空间的教育性。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杭科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地处校园边界,通过合理的功能组织及景观设计,在校园与城市之间取得了动态平衡,促进了科教、地区产业和地域文化的融合。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3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4
杭科院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占地约710余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规划以山溪为脉络、丘陵为骨架,融人文与自然意趣,获评浙江省高校首批“美丽校园”。校园以“主入口→中心湖区→图书馆”的人文轴线为界,西区以生活运动为主,东区为教学实训区,水系景观带串联起不同尺度的台地院落,在中心湖面达到高潮,收尾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自然和人文之间共生融合。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落成于杭科院建校十周年之际,两幢建筑功能主体围绕庭院呈S型布置,南楼为对外接待中心,北楼为教师公寓,主体建筑采用一体化的屋顶与墙面设计,位于中间的公共交流空间以高低错落的体块打破均质立面,围合呈现双合院空间,以适当的尺度和比例朝边界内外两个方向渗透,在含蓄和开放之间互动关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呼应了校园轴线叙事的起落,开合有序,既融于自然环境又融于社会环境,以其自身创造的人文环境,在功能上贴近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从环境上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6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7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8
在特定的场地因素、地域特征中寻找出建筑与场所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地性是建筑与大地难以切割的联系。杭科院位于丘陵山脚,充分利用位于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边界的特殊地缘和生态特征,营造“绿色边缘区”过渡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0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位于高科路与320国道交接处的西北侧,从形式上看是校园建筑与城市环境在有机间隔之上的融合,从性质上看是校园空间和城市空间的渗透和共享。其位于边界具有双向服务性,融合校内服务和校外接待两个功能,在校园动态的发展中向周边辐射丰富的精神意涵。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2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3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建筑形体的创作中,灵活运用架空、出挑、廊檐空间、台地院落组合等手法,将自然景观渗入内部空间,在日常交流中调动更多身体和意识感知,建筑的边界空间成为师生活动的触发媒介。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5
南园内庭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7
                 3.6米高差台地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9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以转折的形体围合出两个半开放庭院,作为校园地景轴线的起始。两个庭院如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对仗,既有匀称之美,形式的变化又使地景的表达避免平铺直叙,建立与地景的有效对话,在复写校园自然景观的同时,使建筑内活动与场地发生更为密切的联络。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1
    体块与台地分析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3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水体在美学和象征性空间的基础上叠加了生态循环的功能,两处水院高差为3.6m,通过地面设计叠水景观,地下设置涵管通道,将建筑内部水系与校内外水系相连,承担起生态调蓄池的功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水系化解校园建筑、城市环境与水岸的生态与功能隔阂,规划“三溪两池”:向自然延伸,将岚山山林纳入场地;向城市延伸,反哺城市景观;向校园延伸,与景墙、亭、桥、廊等结合形成富有亲和力的滨水空间。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5
在建筑流动的底层空间穿行,时而透过架空层看到庭院,时而透过体块间隙看到远山和城市,建筑的整体布局没有刻意强调某个视角或是引向某个终点,在建筑中漫游经过许多没有被明确定义的交流活动空间,引发在丰富空间序列中的无限想象。主体建筑屋面与墙面采用相同材质和尺度的灰砖,消解了传统坡屋顶建筑的建构关系,拓扑连续切换到墙体成为真正的第五立面,诠释出建筑新的迭代特征。建筑以鲜明对比的材质对话空间,深红色陶板衔接大地,灰砖墙沉稳内敛,作为背景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远山。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7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8
                     墙身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30
校园与城市衔接的边界空间不仅限定校园范围,同时承担着展现校园风采、人文特色的功能,作为纽带积极与城市进行文化、物质、信息交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包含教师公寓、对外接待以及两部分共同使用的商务活动功能,同时也是杭科院国内外交流平台,对中外职业技术交流进行探索和尝试。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32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33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34
杭科院十余年建设与使用并行的历程中始终体现着更迭和生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积极回应城市,为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设计从校园经典设计主题出发,延续文化景观脉络、满足多样共享空间诉求、营造诗意环境,并进一步通过梳理其在自然和城市尺度下及建筑内部三个维度的边界秩序,强调公共空间塑造和个体空间体验,强化作为校园边界建筑的社会意义和社交功能,为校园和城市空间多样性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36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37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38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39
     剖面图                     东立面图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丨中国杭州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41
                 南楼二层北楼一层平面图    
项目名称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项目地址丨浙江 杭州
建设单位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设计单位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丨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丨鲁丹 张燕
建筑设计丨王立明 徐崭青 冯余萍 袁洁梅
结构设计丨吴杰 宣基灿 周建炉 林巍 叶芳芳 高佐人 
给排水设计丨桑松表 朱永凯
暖通设计丨丁德 田向宁 王琰 杨鸿基
电气设计丨卢德海 金圣杰 王松青
智能设计丨李向群 叶敏捷
室内设计丨吴正平 徐升 许晓佳
景观设计丨王洁涛 沈方敏 章驰 黄静宜 姚海燕 顾静娴
建筑面积丨31026平方米(地上16063平方米,地下14963平方米)
设计时间丨2009年-2019年
建成时间丨2020年
建筑摄影丨赵强 章勇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