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0
1
项目概况 PROJECT OVERVIEW
项目选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规划用地面积为 100501.33 平方米。用地东侧紧邻沁园路及深圳野生动物园;西面为动物园路及西丽湖度假村;北面隔沁园路靠麒麟山;南面为新规划的市政路沁园路,隔丽水路与深圳大学城清华研究生院相望。总建筑面积约为 115314.08 平方米。地上部分为教学科研与行政办公、会议中心、体育中心、学员公寓、员工公寓等多组建筑,多层与高层结合(最高层数 16 层),地下一层为车库、设备间等附属功能。
该校园综合运用多种低碳节能、健康环保设计策略与数字化管理策略,打造绿色、健康、智慧校园。该校园成为了运行中的绿色发展实验室,同时也是宣传绿色发展理念理想的教育基地。该项目是整体校园按照绿色建筑三星标识标准设计和建造,获 2019 年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设计水平评价二等奖,2020 年 2 月获得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获得 2020~2021 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成为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获得 2019 年度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资金奖励(社会资本新建项目(含拆除重建)配建海绵设施奖)。从开工至今,不断有中央及省、市等各级领导多次莅临指导。每年不断有兄弟院校单位前来参观学习,该校园已经成为深圳的标志性建筑群。
02设计理念
DESIGN CONCEPT_
▎融山聚水 贤才汇聚
学院用地北靠酣麟山,场地中建筑成组团布置,组团间山水景互相渗透;西侧从水库引水入园,汇聚于校园中心,以此成为校园融山聚水的核心景观格局。寓意着资本学院将眼引汇聚大批来自全国的高端人才,并推动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 。
▎典雅正气 时代建筑
建筑形象力图塑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神韵而又典雅庄重的现代校同建筑群。
平坡结合的建筑群体造型体现了时代精神与传统气质。
石材,钢、玻璃等现代的建筑材料与传统园林式布局相结合,表现出整体典雅大气的校园群体形象。
▎围院筑院 多样交往
设计注重创新型多样化的交往空间的营造。创新思维的产生与创新知识的传播有赖于交往行为。交往特别是非正式交往空间,是促进创新产生的重要条件。山、水、建筑与园林空间互相咬合,形成多层次人性化的园林式布局,能够为教学之余的自由交流提供各种舒适的场所。
海绵校园及生态湿地:场地北侧地势较高,设计在原有自然水系的基础上把水面进行延伸扩大成生态景观湖(水面面积 5441m2,常蓄水量 4652.88m3),并兼做雨洪调蓄池(调蓄容积 3030.71m3),增大泄洪断面,有效降低雨季时雨水对场地的冲击破坏。驳岸处理上以自由式生态驳岸为主要形式,从而兼顾环境、生态与防灾的功能。池底采用自然生态做法,使用钠基膨润土防水毯 GCL-NP/N/8000/30-5.85 JG/T 193-2006 作为隔水层,具有较强的自保水性能,能保证蓄水量要求,又因其具有微渗性能,为地下土壤输送水分以保证生态要求。
▎笃行睿智,未来发展
将数字化、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建筑的规划、设计和未来的运营管理中。我们以网络化、可生长式的建筑布局实现校园的弹性发展,同时综合运用各种低碳节能环保策略、智能化管理策略打造绿色、节能、智慧校园,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是以“校园环境性能”作为出发点和核心标准,以“校园环境质量”“校园环境负荷”“校园环境育人”三方面包含的主要指标(风环境、光环境、热湿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能源、碳排放、水资源、材料、土地、生物多样性、人文环境等)作为系统设计目标,“绿色校园规划”“校园绿色建筑”“校园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景观”各层面设计策略协同整合的系统化设计过程。
资本学院的绿色校园设计从整体规划入手,融入岭南地域的建筑特色,在综合体现校园建筑文化艺术性、时代性、地域性的前提下,采用了被动式优先、主动式补充的绿色建筑系统技术,以提升建筑的环境性能、使用舒适性与便利性,为师生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学习与办公环境。
人工湿地:为了给校园营造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内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必须进行深度处理,达到地表Ⅲ~Ⅳ类水标准后方可排入生态景观湖。此外,校园内初期雨水也应进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湖。
采用人工湿地工艺对校园内污、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人工湿地建成后,还可作为循环净化设施,在生态景观湖受到微生物污染或发生富营养化时进行水体净化,以保证水质稳定,确保水质不发生黑臭和富营养化现象。人工湿地处理规模为 1000m3/d,总占地面积约为 2200m2,位于景观湖西南侧,平均水力负荷约为 0.5m3/(m2·d),共布置湿地单元系统 2 组。
03 技术特点 TECHNOLOGYFEATURES
工程设计先进性:充分研究建筑自然通风与总体布局、建筑形体、围护界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定性分析后整合设计方案,然后通过 CFD 风环境评价对设计方案定量分析后进行修正,及早发现不良风环境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从场地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校园功能与总体结构模式、发展控制模式与预留用地、交通系统、气候适应与校园物理环境等多层面,建构并运用系统性的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绿色技术与地域文化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建构与运用智能化系统致力于建设一个数字的智慧校园,系统的建设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先进技术为依托,以信息自动化为核心,立足实际,充分运用一切成熟先进的信息技术,以适应本项目信息化条件下控制、管理一体化集成的要求,满足了绿建要求,实现了建筑节能和舒适、人性化办公、教学的目标。
工程设计绿色性:项目使用高性能围护结构、高能效比空调设备及节能照明灯具,建筑节能率低于广东省节能标准规定值的 80%。校园室外风环境夏季平均风速 1.7m/s 且没有明显涡旋静风区域,冬季平均风速 1.3m/s 且不存在风速超过 5m/s 区域,满足室外活动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需要。夏季主导风向和风速条件下,室内风场分布较为均匀,室内各个区域之间自然通风组织较好,室内主要区域的空气龄及室内平均空气龄均小于 180s。有选择地保留及移植了树木多达 27 种,总数量达 234 株。
工程设计创新性:依托本工程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名称:岭南绿色智慧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协同模式研究 ,项目批准号:51678239),直接费用 62.00 万元。项目于 2020 年 12 月顺利结题。同时,依托本工程“十三五”进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研究( “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课题五:珠三角地区基于文脉传承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
0
4
结语
CONCLUSION
该建筑设计融入了岭南地域的建筑特色,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现出新时期、新学校的时代特点,同时通过一系列技术的运用,提高建筑使用舒适性与方便性,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了优良的学习与办公环境,得到了在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该校园成为了运行中的绿色发展实验室,同时也是宣传绿色发展理念理想的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了绿色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
本工程始终着力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增加经济效益:通过新技术应用项目的成功应用,有效地加强了施工过程的控制,从而确保了施工质量;同时因施工工艺合理,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科技成果在本工程的推广应用,对当地建筑行业起到了一定的新技术应用示范作用。
该项目获 2019 年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设计水平评价二等奖,2020 年 2 月获得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获得 2020~2021 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成为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获得 2019 年度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资金奖励(社会资本新建项目(含拆除重建)配建海绵设施奖)。
从开工至今,不断有中央及省、市等各级领导多次莅临指导。每年不断有兄弟院校单位前来参观学习,极大地提升了中国资本市场学院的形象与影响力,中国资本学院已经成为深圳的标志性建筑群。
05 设计图纸 DRAWINGS __
总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C 区二层平面
02-DE 组团公寓平面
教学综合楼二层平面
体育馆平面
02-DE 组团公寓立面
教学综合楼立面
体育馆立面
C 区剖面
教学综合楼剖面
建筑:林燕、舒鑫、李恺欣、盘育丹、钟日明、黄艳芳、吴永臻、麦恒、刘骁、陈志东、陆歆、吴冬辉、唐雅男、夏大为
结构:郭远翔、越国明、孟祥强、项国通
机电:俞洋、王峰、黄璞洁、陈昳宏、过仕佳、岑洪金、何耀炳、陈华坚、关宝玲、李艳霞、郑运婵、黄伟乐、颜正惠
室内:郑炎、李婧灵、梁景韶、马军、谢琪
景观:晏忠、廖俊峰、张莎玮
摄影:战长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