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末案例   /   酒店民宿   /   酒店

西安领事馆区城市设计 · 绿色立体城市的典范

2020/01/16 00:31:09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摘要
在西安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大背景下,陕西省、西安市正式确立了“建设浐灞金融商务区,构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并与近年正式批准确立其为省级开发区。随着西安领事馆区获批落户浐灞金融商务区,以及各项重点工程的建设启动,为浐灞生态区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为本项目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与特性。
本文以浐灞生态区领事馆区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作为研究载体,将绿色城市与立体城市设计理念相结合融入项目,通过对项目的可达性、生态性、识别性、开发性、多元性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为地块开发探索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法。
一项目概况
基地位于浐灞河流域交汇区、西安浐灞生态区金融商务区内,通塬路以北、浐灞大道以南、金茂十路以东、东三环以西,规划面积约110亩。
基地处于城市快速路东三环、广安路、在建地铁三号线的直接辐射圈内,同时东临浐灞生态区管委会、金融商务区硬核区,南依金融后台服务区,北接大型生态居住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承接西安市主城区外围以及浐灞生态区综合功能枢纽的理想区域。
项目区位优势显著,与西安市区及其他区域的交通通达性增强,消费可达性及生态景观附加值高;邻近城市干道与机场联系便捷,具备极强的全国化辐射能力。
西安领事馆区城市设计 · 绿色立体城市的典范-7
图1 总平面图
二项目背景
01
生态建设背景
中国的城市建设历经30余年迅猛发展后,城市生态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已成为城市幸福感、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自浐灞生态区成立以来,一直本着“绿色城市”的目标定位进行城市规划建设,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均可持续化发展。并连续取得“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生态区”“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等殊荣,在这样的城市建设背景下,我们必须要以最创新的态度去探索与实践,这1k㎡的土地能创造出怎样的奇迹,以彰显浐灞的绿色生态与国际魅力。
02
区域发展背景
西安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同时具备丰富的新区开发与建设经验,业已形成“四区一港两基地”7个城市新区的重要格局,其中浐灞生态新区承担着主城区人口疏散、未来人口及产业调整的扩散和转移区域,承载着生态补偿区等重要作用。
《西安金融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区域的定位为:以金融、商贸、信息后台服务为主,集综合办公、会展、文化、旅游、研发及居住等高端服务业于一体的滨水生态型城市金融区。集“金色”金融与“绿色”生态于一体的生态型金融商务功能区,将成为西安国际大都市的金融核心区、关中天水经济区金融服务支持基地、中国西部金融创新实验区。
随着金融商务区的成立、领事馆区的批复、生态环境与重大工程的建设,浐灞生态区将成为西安市东北发展轴上的引擎,引领城东发展新格局,这无疑对处在整个浐灞核心地位的基地职能与形象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03
经济发展背景
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背景下,主城区拓展速度加快,经济需求不断增长,城市空间格局与经济商圈多中心化已不可逆转,业已形成以钟楼商圈为核心,小寨商圈、高新商圈、土门商圈、雁塔商圈等多中心商圈共同发展的模式。对于正在提速建设的浐灞生态区来说,必须完善地区公共职能建设,弥补缺失的城东商圈。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完善商圈的均衡发展、强化城东经济格局,为浐灞发展注入经济活力。
三规划诉求
01
生态性与开发性诉求
——满足绿色城市建设及实现地区土地价值
(1)浐灞生态区绿色城市的建设要求全区、尤其是重点区域绿地率≥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且基于浐灞生态区对碳汇需求的增加与重视,保证一定的绿量是本项目的基本出发点。
(2)CBD区域对产业支撑的土地诉求及建设强度要求。
一方面,CBD区域土地价值巨大,土地要求高效集约利用,对建设强度要求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受机场净空的高度限制,地区的建筑高度受限,这必将影响到地块的容积率。且现代城市规划对公共空间开发的要求亦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在保证绿量、生态的基础上,注重CBD地区的开发及公共空间建设,将是我们规划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02
识别性、多元性诉求
——地块的特色营建及功能的合理组织诉求
项目的发展定位除了满足城市和区域的宏观要求外,还与周边重要功能区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场地周边微观环境的分析有助于片区与周边区域的协调互补。
基地位于三角洲核心区域,是周边居住人流、办公人流的交汇集散处,是各种功能的附着体。领事馆的入驻会带来一部分的外事活动,由此延伸出来的外资企业、跨国企业高管、领馆内的外籍工作人员、家属及居住在CBD区域内高档酒店的外籍旅客将会使CBD商圈成为西安外籍人士最多的区域。如此庞大的市场急需一个具有复合化城市功能且极具特色的CBD核心区来满足各种产业配套及服务需求。
03
交通可达性诉求——南北割裂及内部交通的疏导
(1)区域交通
东三环与广安路、高架地铁三号线是金融商务区及基地联系西安市区及其周边区域的重要交通干线,未来交通负荷极大,且造成了基地乃至金融商务区的割裂。将其切割成A、B、C三大区块;B区与C区可通过金桥三路高架联通;承担A区与B区,A区与C区连接的城市次干道金茂一路、金茂七路与金茂九路均不能实现互通,只能绕行。
(2)基地内部交通
基地周边除浐灞大道全线建成外,金茂一路、金茂七路、金茂九路、金茂十路、金桥三路、通塬路均建成部分路段。因此,如何合理疏散外部交通、疏导内部交通、加强地块南北联系将是我们此次规划的又一重点。均建成部分路段。
四定位与目标
01
功能定位
基于完善城市级商业配套,通过复合功能的植入、低碳化生活方式的引导、多元化商业交流的培养提升引领CBD新风貌,本规划将其功能定位为:集外事办公、涉外酒店、大型购物中心、高端办公、星级酒店、soho创意生活、高端公寓、多层次空间景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CBD核心商务区。
02
设计目标
在满足各种诉求的前提下,规划设计将绿色田园城市与立体城市的部分概念叠加,通过造地控量,绿意漫城的布局手法,营造“城在园中,园在城中,人在绿中”的城市空间意向,实现“田园城市,立体公园”的发展目标。力将本项目打造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典范”。
03
战略目标
一个极具创意的门户地区;
一个生机勃勃、充满24h活力的核心枢纽;
一个实现能源高效使用、生活切合自然的区域;
一个拥有全区生态氧吧和全新公园的场所。
五设计理念与策略
本次规划确定设计理念及策略为:
(1)公园形态
着眼区域的互动,构筑生态网络,将生态与功能和形态相叠加,形成公园都市的雏形。
(2)高效集约
实现人车的快速到达与疏散、土地与建筑功能的复合集约,形成绿色社区,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转。
(3)节能低碳
发展绿色交通,以人为本,提倡公交与慢行;建立多层次、立体的交通网络;结合地形规划符合自然形态与气候的城市布局;打造分层级绿化;形成符合自然山林的天际线;透空庭院,保证采光与通风。
六形态构思推演
(1)绿野——寻找一种生态连接、共生共荣的方式,赋予基地“绿色”的精神,成为基地最大的特色标识。
(2)台地与山凹整体抬升地形,沿地形勾勒底层建筑大平台,赋予建筑裙房的功能,作为大面积屋顶公园的基底。局部向下挤压,形成山谷内部平原。
(3)山林入口——侧面挤压地形,引导形成山林入口处的缓冲效果。
(4)台塬——加载退台式建筑,营造一种自然台原平缓起伏的地形效果。
(5)丘陵——屋面布置多层群落,丰富屋面景观及建筑功能形态,攀爬错落,营造丘陵效果。
(6)山峰——布置高层群落,满足商务核心区必须具备一定开发强度的需求,并利用高层界定地域。公园都市的雏形已经形成。
七交通组织
01
道路等级
根据西安市浐灞生态区道路交通规划、金融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规划确定城市道路等级为:快速路—广安路;主干道—广安路;次干道—金茂七路、金桥三路、浐灞大道、通塬路、金茂一路;支路—金茂九路、金茂六路、金桥五路、金桥四路、金桥二路、金桥一路。
02
车行交通
(1)南北连通
为实现 A、B、C区的互通,且考虑到安邸立交高架及东三环污水管线埋深较深,金茂一路无法实现下穿,故将调整金茂七路与金茂九路下穿广安路,解决金融商务区与基地南北联通的核心问题。
(2)交通疏散
规划选择穿越基地内部并承担城市支路等级的金桥五路、金桥四路、金桥二路,作为与浐河东路联系的向外疏散的三条横向道路。地面与地下停车开口尽量围绕疏散道路进行有导向的设置,保证车行秩序。并调整道路断面增加车道,提高通行量。
03
人行交通
主要步行空间的确定——确定功能和空间节点,在功能的基础上,采用折线元素串联主要节点,打通基地脉络,形成富有趣味的、呈树枝状生长的、可快速联通的步行空间肌理。
地块划分及人行流线——以寻找最短的距离为原则,用自由的对角线继续切割地块并与轴线空间相交,联系主通道与部出入口。
空间抬升——将主要步行及商业空间抬升,从避免人车互扰的层面实现了人车分流、快速便捷的出行目的。
04
静态交通
(1)地面停车
规划选择邻近疏散道路设置地面一层架空停车,为短暂通勤提供人性化的停车选择,行人更多集聚在二层及以上区域,实现快速停车、娱乐休闲、工作生活的高效转换,且有利于建筑的隔潮、通风。
(2)地下停车
规划地下一层停车全开发,局部设置地下二层停车。规划有导向地将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于基地与外界衔接的城市“后巷”道路上,由金桥五路、金桥四路、金桥二路向西输送到浐河东路与主城区联系,由金茂六路向北输送到东塬路与主城区、城南连接。下穿道路金茂九路与金茂七路设置港湾式衔接口,与地下停车空间相连,实现南片区地下空间与城市道路的互通。
05
慢行系统
(1)步行游览系统
一层地面空间由于受到地面停车及城市道路的阻隔,原本承担的公共活动功能将被提升至二层,利用架空的主空间平台形成主要步行流线,利用连接主平台与各入口广场节点的架空廊道形成次要步行流线,通过自动步道、电梯、轨道等协助快速移动,实现上下层的灵活连接,构成整个区域的立体无障碍步行网络,联通、激活公共空间。
屋面步行——在屋顶大面积的绿化空间中,根据地形与建筑的走向、主要空间的连接灵活规划主次步行流线,屋面设置休闲、娱乐、健身、生活性广场与儿童乐园,把休闲体验转移到屋面上,鼓励人们释放压力,更进一步亲近自然。
(2)屋面骑行系统
屋面设置专用自行车道,环线串联各个地块,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站点及各类开放空间,同时按照300~500m的服务半径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3)公共游览系统
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小汽车通行,规划结合主步行空间设置小型电力车,穿越南北地块与地铁站接驳,快速连接各区域并与外部连接;在主要活动节点布置轨道站点,为各区域提供舒适便捷的交通服务。
西安领事馆区城市设计 · 绿色立体城市的典范-98
图2 屋面步行
西安领事馆区城市设计 · 绿色立体城市的典范-100
图3 屋面骑行
西安领事馆区城市设计 · 绿色立体城市的典范-102
图4 土地利用规划图
西安领事馆区城市设计 · 绿色立体城市的典范-104
图5 局部效果图
八土地利用
01
开放空间的预留
在主次空间交汇处,在地块内部、外部节点处预留不同形式的公共空间,打开通道式的街区系统,形成疏密结合的绿色斑块。
02
土地的混合利用
遵循低碳城市的理念,基地的功能选择不强调功能分区;用地上除保留一处完备的领事馆用地外,其余地块进行细分,混合布置商业休闲、商务办公、酒店接待、文化娱乐、公寓soho等多元功能,并对其进行功能融合和空间的紧凑安排,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和生态景观的最优化。拒绝睡城和空城,体验真正的24h上城生活。地块北部的综合服务功能稍强,可以作为一期开发地块考虑。
03
建筑功能的立体复合
建筑提倡综合使用模式,建筑复合体不单在平面上有一些公共商业设施,在垂直方向上混合停车、商业、居住、办公、娱乐、康体等功能,进行立体化多用途的配置,形成综合性的、具有多样化功能的社区,以实现建筑、空间、环境的多元化与高效转换。
九绿化景观与形态
01
流线型城市
布在大小街道中,利用自然风冷却城市布局,节省能源消耗。建筑布局上改变以往正南正北的布局方法,利用建筑有规律的错落及单体的旋转,使建筑之间的通
道空间与常年主导风向保证一定的角度或平行关系,有利于自然通风与降温。
02
天际线与塔楼
由于净空要求的限制, 基地内地标建筑的高度控制在1 4 0 ~ 1 5 0 m , 其余高度普遍控制在100~130m,在规划地块内均匀分配,建筑成组群分布,部分由空中连廊相连接,视线非常通透。整体形成高低错落、富有韵律的天际线形象。
03
绿色屏障
沿广安路和东三环的城市绿化带,除作为整个金融商务区的绿化骨架,起到绿化吸音,隔离噪声污染的作用外,又可与将其引入基地的景观设计,结合空间节点共同设计。
有选择性的将安邸立交结合城市绿化带与建筑结合起来,建造坡面与建筑平台相连,将公共空间延伸到城市外围,拓展了视野,整合了城市界面形象。
04
分层绿化
在城市森林的不同空间里,种植不同的植被,体现从下沉广场、地面、建筑、屋面等多维度绿化体系,为不同使用人群提供不同层级的体验空间,增加绿化与人的互动,改善局地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使简单的绿化更有魅力。
规划绿地率35%,地面绿化16.0 万㎡,绿地率25%;屋顶绿化43.3万m2,按20%计算绿地率10%(其中私有屋顶绿化11.2万m2,不计入绿地率)。实际将有更多的绿化面积,大大超出了普通地面绿地形式的使用面积及生态效益。
05
垂直绿化
在底层公共庭院进行适当的大型绿植,将地面与屋面景观联系起来,创造点和面的连接;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立面种植绿化,改善局地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使绿色延伸至天际,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创造了强化水平与垂直方向的绿化互通效果。
06
透空庭院
道路、公共绿地和地块内庭院。通过天井/中庭实现大面积自然采光、通风降温,并将屋面公共空间延伸到建筑室内。在此类空间中设置公共感兴趣的用途和节目。
设置下沉庭院,地面层和地下层联系在一起,使阳光可以直射地下空间,并且提供舒适的休闲和商业设施。种植以小乔木和灌木为主。
西安领事馆区城市设计 · 绿色立体城市的典范-139
西安领事馆区城市设计 · 绿色立体城市的典范-140
图6 鸟瞰图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