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博尔赫斯曾经说过,“我们轻易地接受了现实,也许因为我们直觉感到什么都不是真实地。”每个人都会通过一种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也许是静态呈现,或者是动态地参与,在付小桐的创作中,纸上针孔行为是一种放空,试图让意识进入到无差别的纯净状态。
创作过程中,针的每一次穿越都像是开始了生命的呼吸,而付小桐的创作轻松跨越了历史的扉页,通过多年艺术实践开始关注更广泛的生命意识。在她手下日常可见的宣纸,洁白纯净,如同人的皮肤一般。在呼吸和针刺之间,孔洞后面透出的光指引着付小桐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生命力。
付小桐生长于水墨画主导的黑白世界里,她外表沉静,内心反叛。在故乡山西的黄土地上,她萌生了渴望认识和重新建立自我的想法。
在某种程度上,宣纸与女性身体有着“同质性”,可以吸纳笔墨,更像是一种容器和载体。而研究生期间无意中的一次扎孔,也让付小桐想到了童年时母亲的刺绣——在女性刺绣工艺中,你会发现它们呈现一种永恒的吉祥喜乐的纹样。是被压抑的,也是亟待释放的一种能量。
在中国以男性主导的水墨画和以女性主导的刺绣工艺,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宣纸和笔墨的关系,针和线的关系,即是现实社会和女性的关系。
付小桐选择用针在宣纸上扎孔,以材料作为底色,工具的置换,形成了对传统水墨文化和刺绣工艺的双向拒绝,
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性别的深刻思考探索。
宣纸上的针孔作为通道凸显出来,成为作品本身。这一个个小孔,是艺术家耗费上百个日夜做出的一种 “洞见”。从最开始的单一方向地“扎孔”,只是为了光的进入行程更加通透和富有明暗变化的效果;到后期加重了宣纸的厚度,让原本平面地作品更加装置化和具有雕塑的属性。对于付小桐来说,经过了12年手法的精进,她的创作不再是水墨之上的一种“隐喻”,而是在视觉上有更加强烈地立体感和主题性。
付小桐的艺术实践一直以生命能量的生成与转化为基石,对生命的内在本质进行探索。
宣纸作品之外,付小桐同时也做许多装置作品,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旧货市场收集老的物品。付小桐把它们重新拼接组合,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表现某种特定的历史事件,而是希望能够将往昔古老的智慧、远古仪式信仰等不同时间层次的经验和记忆融汇到一种永恒的现在。而艺术创作的过程对她来说,则意味着最大限度地保持人的精神能量与肉身世界之间的平衡关系。
“2021年个展《Nun-2》中,我邀请另外两位艺术家朋友一起合作的肢体行为表演,是我第一次将肢体行为表演融入到了创作当中,并通过肢体语言,把多年在纸上扎孔的行为转化到立体空间中来。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突破,也是我摆脱现实束缚,更深入地走向对内在意识探索的开始。”
对于观众来说,付小桐的针孔从提取抽离,再到对传统的突破和扩张好似是在不断进行加法,但在付小桐的眼中,曾经微缩密集的小孔由于自身能量的增长在逐渐扩大,这个所谓的“孔”是更为抽象的存在,它可以包裹一切,包罗万象,如同一元复始回到一张简单的白纸,孕育着全新的创作可能。
INTERACTION
话题互动
你最喜欢付小桐的哪件作品?
欢迎留言分享!
出品人 Producer | Beryl Hsu
监制 Executive Producer | Connie Wang
视觉 Art Designer | 曲大仙、郑舒宁
导演 Director | Marsh
撰文、编辑 Writer&Editor | Connie Wang
特别鸣谢:今格空间
推荐阅读
人造“皮毛”,他用10万张纸修剪出细腻与纯粹
李鼐含:从零迭代 驭“漆”而上
建筑师王旎:我在一个幽暗的空间里,面朝一片光亮
点击上图直达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