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转自新微设计
由
著名建筑大师
扎哈
设计的中国最后遗作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什么时候全部建成开放呢?
一直备受大家期待
项目在2011年招标开标
2012年启动建设
2017年8月31日
正式对外开放(部分区域)
首次开放就吸引了大批民众前来观赏
这座伟大的艺术品
不过当时只完成了一小部分
大部分区域还在施工状态
最近小编得知消息
这座“不可能完成的建筑”
已经全部完工了!
那么建成后的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大家一起来一饱眼福吧!
©GSVisuals
©GSVisuals
©GSVisuals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位于国家级长沙湘江新区
包含大剧院、小剧院与艺术馆三大主体建筑
可承接世界一流的大型歌剧、舞剧
交响乐等高雅艺术表演
的综合性建筑
摄影@警影洪哥
摄影@警影洪哥
项目总投资27.6亿元
总用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
其中包括了1800座的大剧场
500座的小剧场和8个展厅的艺术馆
建成后,年接待能力将达到250场
它也将成为湖南的一张新的地标名片
©GSVisuals
整个建筑以流线型线条为主
采用花瓣落入梅溪湖激起不同形态“涟漪”的概念
从高空中俯瞰宛若3朵芙蓉花盛开在梅溪湖畔
与素有“芙蓉国”之称的湖南相得益彰
设计用银蛇一般弯曲的曲线勾勒出的建筑形体
3个独立的结构中放射出的极度弯曲的曲线
与景观相连,提供了“强烈的城市体验”
三大主体建筑虽然各居一方
但通过蜿蜒的通道弯曲的白色平面
及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相互连接在一起
整体设计依然延续了扎哈·哈迪德一贯的流线型风格
摄影@文卫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功能区域
包含大剧院、小剧院和艺术馆
走进梅溪湖大剧院
多层次的透视、无穷的消失点
倾斜的多角度之外峰回路转
突然杀出或插进来的水平面
这一切都完成了传统建筑学“不可能的任务”
而这也许正是“扎哈”美学的魅力所在
大剧院
大剧院围绕十字形平面分别为
主舞台,侧舞台,后舞台以及观众厅
建筑的前厅以上层建筑投影为基础
利用光和建筑轮廓的交错统一
营造出一明一暗的和谐之美
大剧院内部的炫酷灯光效果
▼
总共可容纳1811位观众,分为三层
整个观众厅采用的是统一的木色调设计
墙面和天花的曲面造型
不仅为空间塑造出独特的动态感
同时也能将声音均匀扩散到整个空间
充分发挥音质效果和艺术性的统一
小剧院
小剧场(多功能剧场)的设计
以灵活的剧场演出布置为特点
在容纳500名观众的同时
可根据演出要求改变座位排布
满足不同活动的表演需求
上釉的玻璃犹如一条条缎带
与露台一道向湖面延展
同时也使阳光可以照进美术馆中
最值得一提的是灯光部分
灯光成了这个建筑造型之外最大的特色
传统的大剧院都是以筒射灯为主
或庄严肃穆或磅礴大气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撑得起
动辄几千人的超大空间
但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做法
则恰恰相反
为了迎合了建筑本身的飘逸造型
天花部分采用了线性灯
根据室内动线的走向和造型
宛若芙蓉花上晶莹的水珠
在剧场内奏出一曲悠扬绵软的灯光舞曲
在这种建筑造型之下
传统灯具几乎很难与建筑空间契合
这类空间对照明设计师和灯具厂商更是非常不友好
但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不仅做到了
而且还在满足功能照明的同时
革命性地引入了
灯!光!秀!
5.1环绕立体声影音和“炫酷灯光秀”
顶部天花灯呈现“渐变、环绕、递升”
等绚烂的艺术效果
整个观众厅星光熠熠、璀璨夺目
在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冲击下
仿佛置身于夜空、沙滩等环境中欣赏艺术
第一次感受到这么流动的灯光盛宴
所有建筑仿佛在跳舞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飘逸灵动
从空中俯瞰宛如一朵盛开的芙蓉花
“三个流动的花瓣”围绕着一座中庭
其花瓣造型决定了工程建设难度
无论施工难度,还是安装精度都堪比鸟巢
同时它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芙蓉钢铁花
“芙蓉花”采用了钢结构为支撑材料
由于复杂的空间关系和建筑造型
钢材的弯曲、制作、拼接难度极大
仅单单20吨以上的钢构件吊装次数就有135次
10吨以上的钢构件吊装次数更是多达上千次
焊接作业长度即焊缝长度更是长达7万多米
最终耗费钢材2.2万吨
才把“芙蓉花”的“花瓣”还原出来
其次,幕墙的设计也是这个项目的难点之一
幕墙工程由GRC、铝板及玻璃幕墙组成
大小剧场及艺术馆GRC面积约7万平
由1万多块无一相同的不规则曲面板组成
且多为双曲板
是当今建筑工程中幕墙施工最复杂
技术难度最大
科技含量最领先的幕墙工程之一
幕墙建造难度直追苹果新总部“Apple Park”
复杂的幕墙内部支撑构造
▼
看完这些照片是不是很鸡动?
估计很多设计师已经按耐不住躁动的内心
备好各种长枪短炮无人机
准备到现场狂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