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末案例   /   公共空间   /   艺术馆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

2021/11/18 22:01:47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0
浦东美术馆
玻璃镜厅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3
浦东美术馆室内
1 一个艺术概念
在让·努维尔的浦东美术馆设计说明里,这样写道,“基于城市域、媒介和屏幕,大玻璃的发明……外滩的西侧屏风将是双层玻璃幕墙,外滩西侧屏风将是一大盛事……外滩的西侧屏风将变幻莫测,外滩西侧屏风是 21 世纪艺术的见证。”浦东美术馆“大玻璃”的设计概念,如同使用了一次杜尚般的艺术思考与装置操作。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7
大玻璃的形式注解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9
杜尚与大玻璃,大玻璃作品上的裂纹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11
浦东美术馆外墙石材裂纹图示(《让努维尔:在我眼中,在我脑中,归属》)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13
浦东美术馆展厅内
杜尚的“大玻璃”(The Large Glass)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艺术作品之一。“杜尚之后,成为艺术家的修为之路才和以往决裂而焕然一新了。”(罗杰·夏塔克 Roger Shattuck)
“大玻璃”的制作开始于 1912 年,直到 1923 年停止,杜尚决定让作品保留在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分别镶嵌在两个相连的铝框里,高 2.7m,宽 1.7m。制作材料包括铅、清漆、油彩颜料、铝箔、灰尘;并在作品将近结束时,拿到工厂去为它镀银。
费城美术馆的原件每年都会发生一些破损,杜尚表示玻璃的裂纹形成的斜线交织的网线让这件作品更耐看了。他的工作笔记收录为一本出版物《绿盒子》。在书中,杜尚称自己的这件作品为“小火慢炖”(delay),并用幽默荒谬与自嘲的口吻,记录了关于大玻璃
La Marièe mise à nu par ses cèlibataires, même.
)的制作手稿和(伪)科学实验。事实上,在那八年间,他的所有艺术想法都放在了大玻璃这一作品里。差不多在同时期,杜尚也制作了与光学和玻璃有关的其他作品:《精确的光学》(1920),《(从玻璃的背面)用一只眼看,贴到近前看一个钟头》(1918)。(《杜尚》[美]卡尔文·汤姆金斯,武汉大学出版社,DUCHAMP: A BIOGRAPHY,兰梅(译),2019)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20
杜尚《精确的光学》(1920)
从努维尔撰写的浦东美术馆设计说明“大玻璃的发明”之中,我们可以把浦东美术馆的大玻璃理解为“大玻璃”装置,“一个由四公顷温暖的白色花岗岩石头组成的媒介,以一种让人联想到‘碎玻璃’的不规则图案方式组装而成”。如同杜尚大玻璃中蔓延作品的玻璃网线一样,“玻璃裂痕”延伸在墙面白色花岗岩上。现场看,石材上的短促裂痕有雨点般的观感。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23
总平面图
(《让努维尔:在我眼中,在我脑中,归属》)
朝向黄浦江的立面有双层镜厅,2 层的 6m 高的镜厅,3 层的 12m 高的镜厅。形成外立面玻璃与内侧的 LED 屏幕合二为一的、具有深度的投影/倒影盒子,双层玻璃把对岸的建筑景象收纳变成平面化的景物,江中缓行的船提示着这一平面化的戏剧感,以及双层玻璃超越日常的荧幕观感。
2 大玻璃
杜尚作品中的玻璃裂纹网线、大玻璃的反射、玻璃装置中填充的类似内燃机、咖啡磨、光学仪器等等叙事;我们更想了解的是,艺术装置和建筑师的语言转化有怎样的关联。
《独异之物》(让·鲍德里亚,让·努维尔,周莽,北京出版社,2020)记录了让·鲍德里亚与让·努维尔在 2000 年的对话。让·鲍德里亚在前言中说,“这个主题将他们的整体思考引入问题的解决,或者不如说引入问题的根本的和必然的未完成状态:这个主题就是独异性(singularity)”。
对话谈论到建筑学的现代观念与表达,我们可以透过这本书反思现代主义的诸种观念。譬如,尽管建筑学关注“光”的感受,但却是通过玻璃、镜面、亚克力板、聚碳酸酯板、ETFE 等等类似的、具有透明性的材料得以实现。在建筑师的概念与建造中,为了抵达独异形,他们必须再次变化。
论及“透明”,努维尔尤其重视玻璃,“当前建筑学的演变中让我关心的,是‘物质、光线’关系,这变成某种完全具有战略性的东西。我更加关注玻璃的透明或遮蔽所表达的物质与光线之间的这种关系,超过关注一些形式性的空间参数。在 20 世纪中,人们进行了一场对各种技术的大探索,如今我们大概知道我们的定位,我们不明白为何选择某种形式而非别的形式——而关于(形式、建筑学、给定空间的)‘本质’的问题是更加具有现时性的问题,它与我们相对于物质、量子物理学、分形图的发现等等的知识有关联。这是科技进步对于我们感知世界、空间、时间的敏感度的影响,这些后果同样将会改变我们对于空间的感性关系。如今人们倾向认为,构建一个建筑,即扎根于一种延续性之中,即在空间中进行构建。”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32
阿拉伯文化中心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34
阿拉伯文化中心
让·努维尔论及玻璃材料与光的关联,及玻璃所能承载的特性,“必须将光当作一种物质……‘透明’意味着什么?如果使用某些材料,我们将能够在时间中以微分方式设计一座建筑,将能够运用那些转瞬即逝的效果。可以说,传统或古典建筑学始终在运用建筑效果的恒常性。……如果我有玻璃,那么我可以计划我将会看到什么,如果我从前面或后面照明,那是不同的,我可以运用景深,运用严格意义上的透明。我可以运用逆光,运用其他许多东西。有对透明的另外一种看法,从这个词的严格意义上来理解透明:‘我将制作某种人们看不到的东西,而我将透过它看到一切’。……透明中让我关注的,是消失无形(0vapora·tion)的概念。……现在人们几乎可以用玻璃制成任何想要的东西。人们可以出色地离析玻璃,因为它包含一些肉眼不可见的分子。玻璃可以是不透明的、半透明的,它可以改变颜色。最终,玻璃变成一种语言,—种变异材料,这种物质让所有的微妙变化成为可能。玻璃,就是一种‘重趋势’(tendance lourde)”(《独异之物》)
论及“装饰”,“许多人运用无所不在的装饰来幻想着深邃、思想。装饰在那里是为了弥补这种缺乏构思,这种建筑的不协调性。通常,装饰通过一种建筑学的代用品来遮掩建筑学。造就区别的是执着,在装饰中,人们可以模仿任何东西,任何世界。有一些装饰设计者,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在对场地的灵魂进行加工,他们将这灵魂揭示岀来。在 30 年代确实如此,如今当一些像斯塔克(Starck)那样的人成功做到对一个地点重新定性,那仍旧属于此类。”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38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39
卡迪亚基金会(Cartier Foundation)建于 1994 年的巴黎,沿街道是两面 8m 高的玻璃墙,将雪松围合在内。两层玻璃的反射、玻璃屏风与主体连接的方式,玻璃超出建筑两翼的轻盈。“在卡地亚基金会大楼,永远弄不清看到的是天空还是天空的倒影,通常人们同时看到两者,正是这种含混性创造出一种多重透明的机制,……换言之,当人们从建筑前面经过时,它是一面橱窗。很有趣,得到这样一种建筑的影像,附带着内部举行的所有展览。透明(transparence),同样是超越外表(trans-apparence)的意思。”(《独异之物》)
位于东京的 Dentsu 大楼,屋顶上有收集器,可将雨水用于其管道系统,窗户上的陶瓷点(ceramic dots)与计算机窗帘配合控制气候。(摘译自)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42
悉尼塔
悉尼塔项目里,让·努维尔(Jean Nouvel)与植物学家帕特里克·布兰克(Patrick Blanc)合作,打造了被植物覆盖的悉尼双塔,通过巨大的悬臂式镜子将光线反射到较低的楼层。
“在两种不同寻常的控制技术的帮助下——水培和定日镜(hydroponics and heliostats)——植被和日光可以变得更易于管理,并且可以扩展到以前无法进入的建筑物的地方。”(摘译自 dezeen)
多种形态聚合而成的巴黎爱乐音乐厅,《卫报》的建筑和设计评论家奥利弗温赖特将其设计评价为“巨大的灰色贝壳来回扭动,仿佛被星际小冲突袭击一样”。(摘译自 )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47
阿布扎比卢浮宫
在阿布扎比卢浮宫,穹顶是一个由 7850 颗星组成的复杂几何结构。太阳从上空经过时,光线会透过圆顶上的孔隙,光线洒下如同“光之雨”。(摘译自 )3 独异性
浦东美术馆丨中国上海丨让·努维尔-50
从不同的项目去看,浦东美术馆如同其他项目一样,有一个与艺术关联的概念介入,室外白色花岗岩石材的雨滴状装饰,如同玻璃裂纹贯通;室内吊顶将风口、射灯等集成为黑白对比的色块,以马列维奇的绘画构图方式设计,也可以解读为玻璃裂纹的另一种变体,并且再次和装饰契合,成为一种新的场地精神。外立面的双层巨幕玻璃盒投影仪与显示屏的装置,创造了“漂亮形式”之外的独异性。
形感也许可以至少分为两种,一种是埃森曼式的经典式的、基于美学的构图动态分析(参见《现代建筑的形式基础》彼得·埃森曼,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2018);一种是来自一种更混沌的形式感触,囊括了科学的、艺术的、感触的、自然的通感形式。如何理解一种经典美学形式所不能概括的“独异性”,恰恰是由于它们并不出于某种外观唯美的观念,才能进入新的材料与体验的边界。
设计咨询:we chat: qingfan_zhang
在造建筑工作室于北京创立。建筑实践以推己及人的体验为出发点,通过细致的建筑设计与写作研究,探寻传统园林空间的现代演化,创造平衡于商业、艺术与生活的空间。
2019 布加勒斯特三年展“营园造家”中国馆参展建筑师。
设计作品获得美国 2019《INTERIOR DESIGN》Best of the year 咖啡/茶空间分类,获得 2019 World Architecture Awards 建筑社群奖,2019 美国 Architecture Master Prize 景观建筑奖,2020/2019 意大利 A’Design 银奖及铜奖,2021 巴黎 DNA 设计奖室内 winner,2018 英国 SBID 国际室内设计奖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