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

2020/08/31 09:42:33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0
项目名称: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设计时间:2016年10月
建筑地点:江苏省宿迁市
建筑面积:5704.18平方米
-
01
-
墩形遗址 瑰丽画卷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10
顺山集遗址,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大新庄西南,地处重岗山北麓,西临赵庄水库,为丘陵墩形遗址。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12
本次规划设计的顺山集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的东北角,用地较为平坦,高差较小。顺山集博物馆总用地约91.31亩;规划建筑面积为5704.18㎡;其中,展览区域约为4020.55㎡,员工办公区域约为940.52㎡,辅助功能区域约为743.11㎡。
-
02
-
一无“所”有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18
设计试图结合利用处于顺山集考古核心区的地坑,思考如何走入历史,完全置身远古文化,因此,形式并非最重要的要素,历史湮灭于形形色色中,形式存在于任何的事物中。消灭形式,建筑空间回到自然中去,成为自然的有机部分,隐藏在自然中,同时凸显出自然;或许是正确的道路。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20
力求将博物馆规划为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文化区及市民广场休闲区。充分利用其珍贵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基地及周边环境的内部联系,突显生态主题,将馆区与遗址公园区域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同时注重从当地深厚的历史沉淀中提炼出其精华,将文化、自然的魅力融入到功能的建筑环境中,创造一个再现历史的新人文景观。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22
建筑形态采用了正方形土屋草庐作为原型,经过与地形的适配,最终形成不规则四边形,与大地和坑池结合,将屋顶变成土地的一部分,形式是自然有机的。建筑之“无”,凸显自然之“有”。
-
03
-
回归自然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28
整个规划布局以博物馆主体为基地中心,以四方直达路径作为对地块的划分线。中心处建筑隆起,形成内部中空区域,利用扬起的地面拱卫中心下沉庭院。将建筑融入倾斜的地面之中,回归自然(文物回归自然、文化回归自然、建筑回归自然)。同时,以片片扬起的“鞍脊”构成特点,给人以振奋动人的活力感。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30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31
顺山集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分为展览区域、员工办公区域和辅助功能区域。观览流线、员工流线和文物流线基本做到流畅沟通且互不干扰。基地北侧为主要干道,设置馆前广场和停车区域衔接人流、车流。主要人流一层进入馆大厅或进入中心下沉庭院,馆内进行趣味化设计,添加台阶走廊,使得空间分割,增加观览感受。员工办公区域独立于博物馆东侧,拥有独立出入口。
-
04
-
田园特色 有机融合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37
竖向设计上根据现有地形,合理规划。因用地不具备市政条件,需要充分考虑雨涝不利情况,壕沟围合范围内场地标高出周边地势,利用景观壕沟作为天然的雨水蓄水池,且壕沟溢水标高高于周边地势,在最不利条件下,壕沟雨水外溢时,流向周边水田依靠自然土壤及湖泊消化。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39
公园四周保持着近乎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乡野特色浓郁。整个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内人工痕迹较少,基本保持着自然景色。设计团队以绿色生态为主旨,在建筑四周设置环壕,并在环壕四周种植绿化,拱卫馆区。整个用地园林化,建筑空间与绿化有机结合,利用草皮、灌木、乔木等组合成各种形态及不同性质的绿化群落空间。仅馆前广场设休闲绿化铺地及旱喷泉、文化柱、雕塑等建筑小品。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41
END
合城设计集团品牌发展部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44
顺山集考古遗址博物馆 | 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45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权北路1688弄B5栋9楼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