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展览开幕
《北京房子》展览入口处
照片来源:山中天艺术中心
9 月 25 日,由十点睡觉艺术空间主办的展览“北京房子”在十点睡觉·山木(北京坊空间)开幕。展览邀请了金秋野建筑工作室和绘造社两家设计机构,分别以实体模型和绘画作品来表达对北京这座城市中普通人的“房子”的深度观察和设计实践。
《小大宅|李医生家:猫的房间》
照片来源:孙鹏拍摄
如何看待密集的功能需求和无拘束的“关门自由”之间的关系?日常能否催生风景,使咫尺成为远方?个体的、受限的、内向的生活空间,与群体的、绵延的、外向的街道生活,是如何连接在一起,化为我们的城市?
两位艺术家独特的个人视角,是如何组成对话,并在相互对视中产生意义?展览开幕后,“北京房子|房子北京”研讨会如约进行,参展艺术家金秋野和李涵分别从私人空间的园林化、公共空间的艺术化等角度来解读北京“房子”的可能性。
金秋野
李涵
参与嘉宾黄居正、周燕珉、赵磊、朱起鹏、成直,这些有着不同背景的学者、建筑师,和艺术家一起,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房子与生活、建筑与人文的观察角度和链接维度。北京建筑师傅祎、刘阳、程艳春、常可、李汶翰、王硕、梁琛等,媒体人田川、叶扬等参与了讨论。开展当天就吸引了大量的观众驻足。
从左到右依次为:程艳春、王硕、赵磊、傅祎、黄居正、金秋野、周燕珉、田川、李涵、成直、朱起鹏、常可。
展览主题
《北京房子》展览
照片来源:山中天艺术中心
北京人提起“房子”,想到的大多是面积、区位、价格、市场等概念,艺术家们却绕开这些话题,以一种主观代入式的视角,探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居室形态和城市风貌,如个人生活如何在严格的平面约束中突围,以及微不足道的私人空间如何聚在一起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面貌。
通过这样的操作,在“公共”与“私密”、“内”与“外”之间建立新的关联,使平凡的居民楼成为北京这座缺乏特征的城市中的“内向风景”。
展览中呈现了金秋野建筑工作室的 12 组模型装置,其中 6 组为抽象、简化了的实际设计作品,对应着真实存在的家庭空间,位于北京城不同的角落;另外 6 组被命名为“毛细基础设施小怪物”,是建筑师为了应对家居环境中不可回避的管井、烟道、埋线和吊顶等“隐蔽工程”而设想的独特的“空间装置”,化消极为积极,成为居室中的视觉焦点。作者从园林与传统设计语言中学习了一些要素,进行现代转译以实现私人住宅内的多样化生活。
《树塔居》
建成时间:2018.03
建筑面积:36 平方米
照片来源: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
棱镜宅|翟女士家
》
建成时间:2020.04
建筑面积:29 平方米
照片来源:山中天艺术中心
《
卍 字寓所|出租屋改造
》
建成时间:未建成
建筑面积:30.23 平方米
照片来源: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大山宅|张女士家》
建成时间:在建
建筑面积:84 平方米
照片来源: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叠宅|高老师家 1》
建成时间:2019.08
建筑面积:121.3 平方米
照片来源: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高低宅|高老师家 2》
建成时间:2020.08
建筑面积:39.8 平方米
照片来源:山中天艺术中心
《管井会议桌》 照片来源:司敏劼
“高低宅”“树塔居”“大山宅”,房子的名字往往以园林之景命名,如童寯所说:“中国的园林建筑布置如此错落有致,即使没有花草树木,也成园林”。通过对家庭功能的考量,家具器物充当花木,烟道管井成为空间雕塑。使此时此地的现实生活成为每个人的日常风景。
透过模型窗口看到的图像
照片来源: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透过模型的门窗洞口,所联接的公共空间图像则是绘造社的多幅绘画作品,就好像从私人居室中向外观看繁华城市。
绘造社《脏街 42 号楼的轮回》
照片来源:山中天艺术中心
从十几年前开始“画房子”,绘造社画得最多的就是北京房子:胡同四合院、居民楼、城中村、街边小铺、宏大礼堂……它们之中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成为经典,有的存于想象。北京作为绘造社最熟悉的一座城市,它的多元和真实,带给绘造社持续的灵感,不断改写着创作者对城市的理解。
绘造社《正阳门下》,2018
照片来源:山中天艺术中心
从最初对城市的客观记录,例如《团结湖》里的老旧小区、《脏街 42 号楼的轮回》里住宅改的底商,和《正阳门下》不规则的胡同路网;到近几年来更多的主观创作,例如《全城美展》中等级分明的艺术空间和《京师全图》里为北京设计的中西混搭的新房子,这些细密的图画不仅是北京各色各样的房子的群像,更是绘造社对这座了不起的城市的致敬。
绘造社《团结湖》,2014
绘造社《京师全图》(与雪城大学建筑学院合作),2021
正如建筑师撰写的展览前言里所说:“北京之大,也是由一栋一栋房子凑成的,房子建成,便以相对长久的方式占据空间,成为城市中的现成物。从远处看那些房子,只要条件适宜,就会大量出现,好像蘑菇和花朵,各自处在不同的生命阶段,让城市成为一个大花园。而从近处看,房子以现成物为素材,顺势而为,通过一种‘有用的密度’,带来饱满的感官体验,此时‘有用’成为‘美’的注脚,‘合理性’为‘体验’背书。在最平常的城市住宅里造园林。城市和居室,是人造环境的两极,从大到小,有形有象有血有肉,只要稍加留意,都可以拿来造园林。”
两位艺术家内心对北京这座城市是充满感情与期待的,希望它更加丰富、更有秩序、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生活之美,无分内外,都成为心灵的归宿和情感记忆之地,而不只是物质的堆砌。这也是“北京房子”这个题目的寓意所在。
展览现场
左:黄居正
右:李涵
照片来源: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左:李涵
右:成直
照片来源: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左:杨华
中:周燕珉
右:金秋野
照片来源: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左:黄居正
右:王硕
照片来源: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照片来源: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照片来源: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照片来源: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照片来源: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照片来源: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照片来源:山中天艺术中心
照片来源:山中天艺术中心
照片来源:山中天艺术中心
绘造社李涵
照片来源:山中天艺术中心
展览详情
展览开幕,不收门票,自由参观
展期:2021.09.25-2021.11.25
展览地点:十点睡觉 · 山木(北京坊)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廊房头条北京坊 W8 一层
艺术家简介
金秋野,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建筑师,学者和建筑评论家。“金秋野建筑工作室”创始人。
研究领域包括居室与生活空间设计;园林与传统设计语言的现代转译;当代建筑师及作品;复杂城市系统及其活力等。
著有《花园里的花园》、《异物感》等学术著作,主持《当代中国建筑思想评论丛书》、《中国建筑与城市评论读本》等系列出版物,也是《光辉城市》、《透明性》等理论专著的译者。
与王欣联合主编《乌有园》系列丛书。
绘造社合伙人:李涵(中)、胡妍(右)、张欣桐(左)
绘造社由建筑师李涵和设计师胡妍于 2013 年在北京共同创立,致力于建筑绘图、建筑设计和城市研究的实践。
通过他们的作品,绘造社探索将建筑绘图作为一个独特的媒介的潜力,来记录、表现、和批判当代城市化语境下的社会现实。他们从建筑绘图的传统中吸取灵感,结合波普艺术、后现代美学,以及当今潮流文化的影响,创作宏大的城市景观。绘造社的绘图多以超高的密度,精准的细节,扁平的画风为特色,表现多样的当代城市文化。
绘造社作品曾获 2018 年世界建筑节建筑制图奖全场优胜奖和 2016 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建筑绘画竞赛奖项,曾参加第 4 届芝加哥建筑双年展,第 16 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和日本馆主题展、第 7 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展览,并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悉尼白兔美术馆、深圳坪山美术馆、及北京山中天艺术中心收藏。绘造社出版物包括《一点儿北京》、《一点儿北京·大栅栏》、《The Joy of Architectural Drawing》、《胡同蘑菇》和《楼房花朵》。
展品目录
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树塔居
The Tree - Tower House
建成时间:2018.03
建筑面积:36 平方米
没有雾霾的时候,窗外可以看见白塔和历历烟树,故名“树塔居”。
荀子说“向万物之美而盛忧,兼万物之利而盛害”,住到这边,终于可以略略缓解“物役”之忧,给地球的可持续性未来做点微薄的贡献。
物质怎样组织起来才算有序而美?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生活去回答这个问题。
棱镜宅|翟女士家
Prism House | Ms. Zhai’s Home
建成时间:2020.04
建筑面积:29 平方米
内外交错,让小空间释放出无限深度。世界成为镜中世界,人也成了镜中人。
小到极处,纷飞的杂念、飘摇的浪漫,都没了容身之处,只剩下基本与实用。实用的美,是指用途本身即为美,无附丽之美。
叠宅|高老师家 1
The Overlapping House | Ms.Gao’s Home
建成时间:2019.08
建筑面积:121.3 平方米
一日之内的饮食起居都不能理得清清楚楚,人是没有资格谈生活的。
属于中国家庭的“场所”是什么?将一个时代、一个人群的生活与想象,变成四面墙壁和家具陈设,让人一眼就看到独特的气息,这件事接近于去创造一种“文化”,说起来都让人觉得难为情。
高低宅|高老师家 2
The Stepping House | Ms.Gao’s Home
建成时间:2020.08
建筑面积:39.8 平方米
这一极小户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降低造价就必然带来功能的缩水。所以很多时候,设计问题的根本就是算账,把帐算明白了,方案自然就成立了。
核心功能是满足两大一小三口人的日常起居,女儿大了,不再适合住在举得高高的小床里,必须分房间。但房子总面积有限,又是特殊的户型,不具备完全分隔的条件。所以如何灵活安排潮汐功能,保证在不同时段合理使用空间,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卍字寓所|出租屋改造
卍 House | Renting Room Remodeling Plan
建成时间:未建成
建筑面积:30.23 平方米
因为特殊的设计需求,使用了之前一直尽量避免的“可变家具”,但尽量限制其使用场景,实现功能最大化的同时,带来空间感受的提升。
对于第一次拥有个人居住空间的年轻人来说,体面而高效的居住环境是生活品质的重要保证。这个房子可能不是自己的,也大概率不会一直在这里生活下去。
大山宅|张女士家
Mountain House|Ms. Zhang’s Home
建成时间:在建
建筑面积:84 平方米
一半是山路弯弯,不仅上上下下,还要左左右右,早已迷失了方位,身在此山中。另一半是山谷,段落分明,各尽其用。山中无日月,要向两侧凿壁偷光,辅以人工光。有人喜欢住在平地,风光霁月,宽宽敞敞。有人喜欢住在山里,峰回路转,风光无限。每种不同的生活追求,都带来不同的空间样式和日常风景。
小山宅|李先生家
Small Hill House|Mr. Li’s Home
人在这条路径中行走,上去再下来,像爬一座小山,故名“小山宅”。
房子是一长条,中部置入“大家具”,两侧两个出入口,剖面上形成了一次起伏。人在这条路径中行走,上去再下来。除了北墙上的圆洞,向西侧走廊留有一条高窗,与外界声气相通,兼作置物架。向南,最主要的朝向,是一扇大大的外凸的采光窗,从瑜伽房里看去,形成视线上的俯仰,增加了空间趣味。
绘造社
京师全图
The Complete Map of Capital Beijing
与雪城大学建筑学院合作
2021
艺术微喷
150×150cm
全城美展
Analogous City for Art
2019
艺术微喷
125×150cm
正阳门下
Under The Zhengyangmen
2018
艺术微喷
340×1220cm
脏街 42 号楼的轮回
The Samsara of Building No.42 on Dirty Street
2008-2017
艺术微喷
150×150cm×4
团结湖
Tuan Jie Hu
2014
艺术微喷
172×105cm
往期回顾:
研究 | 《透明性》释读 01
研究 | 巴瓦建筑的空间复杂性:方向、归属和等级
研究 | 功能的终点是感官--从巴瓦自宅说起
研究 | 花园里的花园:杰弗里·巴瓦和他的“顺势设计”
研究 | 截取造化一爿山:阿道夫·路斯住宅设计的空间复杂性问题
研究|世人不识路易·康
研究 | 居住这件小事 The Small Thing Called “Dwelling”
作品 | 叠宅:高老师家 1#
作品 | 小大宅:李医生家
作品 | 棱镜宅:翟女士家
作品 | 树塔居·二年之后
作品 | 高低宅:高老师家 2#
项目 | 九间院宅 Z 女士家方案
项目 | 卍字寓所 出租屋改造方案
作品 | 小山宅 李先生家
金秋野:无面时代,与公共生活的转场
无面时代 2:空间,病毒与信息
无面时代 3:虚拟全球化与地球 2.0
访谈 | 金秋野:家是最后的堡垒
访谈 | 金秋野 李涵:关于《楼房花朵》
访谈 | 凤凰卫视中文台 田川对话金秋野——人居的尺度
活动 | 回顾——《模山范水》沙龙六人谈:什么是当代的园林?
活动 | 沙龙回顾:蜗牛的家——极小化住宅研究
活动 | SSCAE 高峰论坛 金秋野:“顺势设计”——以园林为参照
访谈|与程君在崖餐厅
译文| 我一个人的路斯 1
译文 | 与砖对话的人——路易斯·康传 11
【建筑师的 2020】刘阳:我希望建筑摊满场地
【建筑师的 2020】程艳春 疫情与乌托邦
【建筑师的 2020】范久江:“重要的是‘看见’”
【建筑师的 2020】成直:阳宅、阴宅、纸上的宅
【建筑师的 2020】李佳颖、冯昕:多点情感
【建筑师的 2020】李涵:离建筑忽远忽近
【建筑师的 2020】庄子玉:在体验中接近建筑
【建筑
师的 2020】梁琛:“在场与驻留”
【建筑师的 2020】王硕:“疾病让我们看到生活本身”
【建筑师的 2020】常可:“回到形式”
更多
往期回顾
......
编辑整理|高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