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 欢迎将筑境设计设为不错过任何精彩资讯*
文︱刘德科
几个月前,去杭州西站工地参观,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送了我们一顶安全帽。所以,我们就只好录一期节目回赠给他们。
其实,真实的原因是:杭州西站这么一个超级先进的设计方案,很多人竟然没看懂它的超高含金量。
为了弄清楚超级复杂的杭州西站究竟是「如何让高铁站成为宇宙中心」,我们又去筑境设计跟程泰宁院士讨教了几个小时。
程泰宁院士的超级脑洞
打个不尽恰当的比方:大多数高铁站都是当年的诺基亚手机,杭州西站则是华为旗舰手机,功能与性能都是颠覆性的。
为什么说杭州西站更高级?我们先来看大多数人对于高铁站的那些感慨:很容易迷路,进站要走很久,候车很无聊,割裂城市,高铁新城变「鬼城」……
杭州西站差不多把这些问题都给解决了。
杭州西站是由筑境设计主持人程泰宁院士领衔设计的。因为它太复杂太有创造力了,所以我们称之为「程泰宁院士的超级脑洞」。
一个空间魔法:「站场拉开」
怎么理解这个超级脑洞?我们可以找一个切入点来抽丝剥茧:
「站场拉开」——这是改变高铁站体验感的一个空间魔法。
什么叫「站场拉开」?普通高铁站都是把几条铁轨聚拢在一起的,但是杭州西站则是把所有铁轨分成两组,中间拉开一个空场。这么做的一个好处是,可以让阳光通过这个拉开的空场一直照到地下的地铁站厅。
阳光照进来的另一个好处是:阳光还能创造方向感。对于刚从高铁下车的人来说,他的潜意识大概会顺着阳光的方向走,走着走着他就会看到一个超大中庭里的地铁站厅。这样他就知道去坐地铁该怎么走,而不用像无头苍蝇一样转来转去地找地铁站。
那个超大中庭就是杭州西站的独特设计——「云谷」。也就是说,「站场拉开」不仅能让阳光照进地铁站厅,还因此长出了「云谷」。
简单来说:杭州西站这个超大的建筑体,中间挖出了一个巨大的山谷。
先来感受一下「云谷」的模样。屋顶的阳光、高铁站台与地铁站厅,都在这个超大的「云谷」里。
「云谷」带来的好处,不止是充沛的阳光与开阔的视距,还带来了「中央换乘系统」。
什么叫「中央换乘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把进站厅放在中间。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让步行距离更短。
你看,杭州西站是进站厅放在中间,候车厅放在两边。你对比一下其它高铁站,基本上都是进站厅放两边,候车厅放中间。
为什么杭州西站的「中央换乘系统」,可以让步行距离变得更短?首先它跟地铁站厅是上下一体的,其它车站是把地铁站甩在一边的,步行距离当然就长了。
其次,杭州西站把候车厅放在两边,你去检票口的步行距离也会变短。坐高铁的人都有这种经历:你从南边的进站厅进去,但你要去的恰好又是最远的 20 号检票口,那么你的步行距离会非常长。把进站厅放在中间,哪怕是最远的检票口,也近了一大半。
我们拿杭州西站跟杭州东站对比一下:从高铁候车厅到最远的那个地铁站台,杭州东站是 400 多米,杭州西站只需要 200 多米,差不多近了一半。
其实我们想说的是: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巨大的心血,把高铁的速度变快,帮大家节省了时间;但是,糟糕的高铁站设计,把省下的时间差不多浪费了大半。现在,杭州西站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解题方案。
又一个空间魔法:「高架进站」
刚才聊了这么多好处,都是由「站场拉开」这个空间魔法带来的;现在我们再来看杭州西站的另一个空间魔法:「高架进站」(专业术语叫做「高架桥基站场」,下同)。
如果高铁轨道是地面进站,那就会导致南北不通(或东西不通)。虽然有车行隧道,但步行就不友好了。城市就被割裂了。
我们来看一下北京南站和杭州东站,它们的高铁轨道都是地面进站(专业术语叫做「路基站场」)。这样一来,高铁轨道和高铁站就像一堵墙,把城区割成了两半。
所以说,高铁轨道「高架进站」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会割裂城市的地面路网。但是高铁轨道究竟是地面进站,还是「高架进站」,这不是建筑师能决定的。所以,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跟铁路部门充分沟通。
杭州西站的「高架进站」,就是充分沟通的结果。你可以继续感受一下,行人和汽车都可以从高铁轨道下方的地面道路直接穿过。
稍微总结一下,由于高铁轨道进站方式的异同(即「桥基站场」与「路基站场」的异同),杭州西站就跟普通高铁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普通高铁站:南北不通(或东西不通),高铁站变成一堵墙,割裂了城市
●杭州西站:南北通畅,步行友好,不割裂城市地面路网,与城市交融
再来感受一下杭州西站的总平图:
城市的地面路网仍然可以纵横交错,不会被割裂。
当然,广州南站和南京南站也是「高架进站」,但是由于建得太早,当时的规划设计并没有放大「高架进站」的优势。因为如果仅仅只是「高架进站」 ,那还谈不上「与城市深度交融」。
杭州西站利用「高架进站」带来的优势,做了「四向立面」:因为「高架进站」,所以东西南北四个面就都能安排建筑物。简单说,普通高铁站只有南北(或东西)两个立面,而杭州西站则有东西南北四个立面。这样一来,整个车站与城市的接触面就会变得更多更密切。
我们可以来感受一下杭州西站的「四向立面」:南北两个立面相对容易做,难的是东西两个立面——先是利用「高架进站」的优势在高铁轨道下方做了公园绿地与小广场,然后更重要的是在高铁轨道上方做了「雨棚上盖」。
一共做了四个「雨棚上盖」,这样又可以变出四个商业综合体。这些「雨棚上盖」可以是酒店、商店、餐厅甚至博物馆等等。
「雨棚上盖」在哪里?就是你打车去高铁站,出租车把你放下来的那个落客平台。这样一来,杭州西站的落客平台就变成一条繁华街道,它不再是一条光秃秃的通道,而是应有尽有的「双面街」。你试想一下,如果把其中一个「雨棚上盖」做成酒店,你就可以在这里过夜,从酒店到候车厅真的就是走几步路的距离。
简单来说,「雨棚上盖」让「四向立面」更有内容,更有城市浓度。但这还不够,杭州西站不仅要有「四向立面」,不仅要让城市的地面道路保持南北通畅,更要在建筑内部留出「城市通廊」,正所谓「让城市穿越建筑」。
因为「高架进站」,所以杭州西站的首层是可以步行穿越的,所以能做出「城市通廊」。你不需要通过安检,就可以直接穿越车站,从南逛到北,从北晃到南。
还记得我们讲的「云谷」吗?南北向的「城市通廊」与东西向的「云谷」,又形成了「田字流线」,让车站内部更加四通八达。
它在「城市通廊」的南入口,又做了一个「云门」,我们称之为一座城市的「精神堡垒」,你也可以叫它仪式感建筑。
通过「云门」这样一个仪式感建筑,可以把杭州西站的南广场变成「人民广场」。
一座城市的「人民广场」,都会有仪式感建筑,来提升记忆度与聚集度。
「云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是广场上的仪式感建筑,又是高铁站的其中一个步行入口。
其实啊,光有仪式感建筑还很难真正变成「人民广场」;杭州西站还在南北两侧分别规划了四幢「摩天大楼」,从约 250 米到约 400 米不等。
「摩天大楼」是城市浓度极高的东西,不仅有写字楼,还有购物中心和五星级酒店。
这样才能让高铁站真正成为城市中心点。
不坐高铁也要逛一逛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来完整地感受一下杭州西站的「业态复合」:你看,南北两侧的「摩天大楼」,东西两侧的「雨棚上盖」,建筑内部的「云谷」与「城市通廊」,彼此之间形成 N 条交织的步行动线。
这些空间不止是车站,更是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展览馆、博物馆、剧场、公园……总之,是要让不坐高铁的人,也要去高铁站逛一逛。它不止属于高铁旅客,更将是多数家庭的日常目的地,是城市中心点。当然,你可以坐地铁去逛杭州西站。现在的高铁站基本上都是「多轨交织」,杭州西站当然也不例外,引入了包括机场快线在内的四条地铁线路。
杭州西站当然也是「垂直布局」。一般的高铁站是两三层,复杂的高铁站也就四五层,杭州西站则是有七个平面层,如果再加上两个地铁站台层,那么就是九个平面层了。更不同的是,杭州西站的「垂直布局」,还镶嵌了一个巨大的「云谷」。
同时,杭州西站还在 31.1 米层做了一个「空中连廊系统」,把摩天大楼、雨棚上盖综合体、候车厅全部连接起来,形成屋顶公园。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把屋顶打开」。
当然,杭州西站的密度与容积率都是很高的,「单点高密」才能形成足够的城市浓度,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城区来说,一个点的容积率变高了,其它空间的容积率才能保持低位,才能让整个城区真正变得疏朗——通常,一片城区的总体容积率是恒定的,这一个点特别高,其它空间就可以低一些。
在杭州西站南面,是繁华的未来科技城,北面则规划了未来乡村、SOHO 农舍、数字农创村、农创市集……你一听这些名字,就知道那是一片疏朗的乡村感。
可以这么说,在杭州西站,高密城市与疏朗乡村,随时切换。
制度改革的宝贵经验
现在,可以总结一下杭州西站的含金量:普通高铁站就是去坐高铁用的,它跟城市的关系是单向的;杭州西站跟城市的关系则是双向并且多维度的,它是「与城市深度交融」的一个高能节点。
这样一个「与城市深度交融」的高能节点,不止是来自建筑师的天才创造,更是来自「制度改革」。
除了观念更新,更需要「制度改革」。至少包括这三方面的改革:
- 路地并行:地方的城市设计应与国铁的线网规划同步。
- 立体红线:将国铁红线与地方开发红线合为一个大红线。
- 分层确权:通过增加竖向产权划分,使更多开发主体能共同参与开发。
你回想一下刚才我们说的「站场拉开」和「高架进站」这两个空间魔法,如果没有铁路部门的观念创新,如果没有「路地并行」,建筑师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当然,「路地并行」「立体红线」「分层确权」等等这些「制度改革」,专业的人一看就明白,我们不需要搞得那么清楚;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些在杭州西站积累的改革经验,对于以后的高铁站建设,甚至一切 TOD 建设,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归纳成三句话。
我们把刚才聊的这一切,画成了一张思维导图。你随便看一下就行了。
主要是想跟你说,杭州西站是一个超级复杂的 TOD。
如果要把这张复杂的图归纳成三句话,那差不多就是:步行友好,与城市交融,创造高能节点。
其实啊,一切高能级的 TOD,无非这三点。
可以这么说,此前,中国最高级的高铁站是重庆沙坪坝站;现在,最高级的是杭州西站。未来,可以期待上海东站,南京北站,苏州南站……
相对来说,重庆沙坪坝站是小站,杭州西站跟上海东站或南京北站一样,都是大站,至少有六七条高铁——基本上都已经开工了,有的甚至是跟杭州西站同步开通的。
对于杭州来说,杭州西站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它南面是阿里巴巴等一堆互联网大厂所在的未来科技城,它的北面是由浙大、西湖大学、中国美院、中法航空航天大学这四座浙江最重要的大学围合而成的「云城」。再稍往北,就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良渚古城遗址。
我们的期许
杭州西站已经拥有了天才般的空间框架,那么它能生长出哪些内容?我们对于杭州西站的期许是:
中国枢纽、杭州窗口、知识圣殿。
中国枢纽?好理解,那么多重要的高铁线会引入,它已经是了。
杭州窗口?我们期许在这里就可以完整地感受到杭州的各种烟火气。
知识圣殿?我们想说的是在这里就可以交换关于历史与未来的各种知识,比如到时候会把什么级别的博物馆放在杭州西站,再比如会把什么级别的商学院放在杭州西站。当然,这只是我们的期待。
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篇幅来讲杭州西站?因为稍微了解一点杭州西站,你就能感受到中国的城市化拥有多么辽阔的前景。中国的每个角落,都值得更美好,都值得注入更浓的创造力。
杭州西站的故事 PPT◀ 向左滑动
*你可以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输入提取密码:2021,获取西站故事的 PPT。
编辑︱卢丹婷
后期︱沈奕飞
视频编导︱费嘉
摄像指导︱王德正
总编辑︱刘德科
主编︱何玲
流程︱周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