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绍兴博物馆新馆设计
The New Shaoxing Museum
项目概况:
基地面积: 9469㎡
建筑面积: 47025 ㎡
容积率:1.48
建筑密度:38%
绿地率:28%
项目背景
Project Context
绍兴以水乡著称,也是越文化的诞生地。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江南水乡的经典之地——镜湖。镜湖河道密布,湖泊众多,享有“水乡泽国”的美誉,其文化积淀厚重,境内古迹如云,民间工艺发达,集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优势于一身。
▲水乡,绍兴
镜湖新区博物馆坐落于镜湖新区的东南侧河道旁,紧挨景观公园山体,远眺CBD天际线。本案面临的最大设计挑战即是如何在一个地域文化鲜明的环境里推陈出新。在设计初期,我们面临四个挑战:
▲总平面
一.
如何处理博物馆与河道、对岸城市CBD的关系,并利用水来衔接两岸建筑的联系。
二.
如何将传统进行熟悉的陌生化,构建一个面向绍兴未来五十年的博物馆,而不是仅仅面对过去几百年文化的总结。
三.
如何建构一个高效的博物馆,而不是一个文学叙事下的功能缺陷建筑。
四. 如何利用当代数字建造工艺,创造最能代表当下时代精神的建筑。
带着这样的自我追问,我们找到三个最能代表绍兴传统水文化精神的建筑作为参照——兰亭、流觞亭和沈园。这三个原型都在探索建筑与水的关系。
▲沈园 水与反射
▲兰亭 水与岛岸;流觞亭 水与运动
其中,兰亭关注水与岛岸;流觞亭反映水与运动;沈园讨论水与反射。将这三者结合并进行转译,“镜中游”便跃然成为本案的设计概念。
▲CBD天际轮廓与水中倒影
王羲之有云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在步行流线中去体会水中的博物馆,从水的倒影里,感受镜湖新城的天际线。
▲视线,体块分析
镜湖新区CBD的高楼耸立而成的天际线以及基地南侧的渔林公园为镜湖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景观资源。而如何充分利用场地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概念的起点。
▲整体效果
建筑形式
Architectural Form
形体
场地周围绿色环绕,河道与渔林公园连为一体。若按照面积需求可以直接做个巨构在场地上,但这并不适应于水乡的精巧。倘若调整体量直面河岸,下方构成基座,基座之上获得最大的景观视线,可俯瞰对岸CBD天际线及南侧山体。体量调整阶段,可汲取在绍兴出土,绍兴博物馆的馆藏越王不光剑的几何线条语言,与绍兴出土古玉的温润圆角形式,削切几何形体。
▲形体概念来源
表皮
建筑立面表皮设计灵感来自于绍兴本地柯岩的石材肌理,与南宋绍兴年间画家马远的水图波纹断面相结合。
▲表皮概念来源
利用智能计算机算法,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提供定制的开窗大小。材料为FRP纤维加强塑板,以干挂的形式布置建筑立面之上,形成巨大的水波纹面,与无边水池的肌理交相辉映。
▲表皮肌理的提取、抽象
空间体验
Space - Experience
观众由入口通道向上进入二层,回看无尽水面且与远处河道水面融为一体。整个镜湖新区CBD尽收眼底。
▲水池的倒影效果
进入博物馆层,可回看入口大厅,坐扶梯向下,可途经大台阶处的教育互动区域。观众可以在此停留休憩,团队可以利用大台阶空间进行讲解活动,最后到达底部展厅层,回看通高空间,阳光点亮远处的大厅。
▲室内到室外平台
随着通高空间向上至入口大厅,可见通高空间。设计取自传统江浙一带常见的天井样式。
▲室内看城市
▲室外平台看城市
离开入口大厅,延无边水池漫步可到达景观餐厅,回望水面,整个镜湖新区再次映照与此,由此诠释“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意境。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建筑规模:
建筑类型:
设计单位:
设计团队:
绍兴博物馆镜湖新区新馆
浙江绍兴市
47025 ㎡
文化建筑
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创 创新设计中心▪西木工作室
联创研究院
-
END
-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