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末案例   /   景观   /   城市规划   /   广州市规划院

广州科研机构集聚区空间特征与规划策略丨中国广州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21/10/26 19:27:22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了国家应对新常态的核心战略之一。各类科研机构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之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科学原理、自然规律的探索者,也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坚力量,是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城市创新“智源”。
目前,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集聚了广东省大部分的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拥有雄厚的基础科研实力。这些不同类型科研机构在不同时期共同集聚形成了相应的广州市科研机构集聚区,并呈现出相应空间特征。
01 广州市科研机构集聚区空间分布特征
目前,广州市科研机构依据隶属关系,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中科院广州分院及其所属研究院所为代表的政府部门所属的科研院所;二是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为代表的位于广州市的各个高等院校及其所属的研究院所;三是以广汽的汽车研发部门、相关医药企业的研发部门为代表的企业所属的研发部门,这类研究机构往往附属于所在的企业,其研究也多服务并转换应用于其所属企业。
这些不同类型科研机构在不同时期共同集聚形成了相应的广州市科研机构集聚区,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空间演变与城市发展同步,在不同阶段的城市边缘区集聚
通过分析对比广州市不同时期的科研机构分布(图 1),可以看到广州市的科研机构的空间演变与城市发展呈现同步特征,并在不同阶段集聚于城市边缘区:
1958 年-1977 年间,广州市的科研机构主要分布于市中心以东 10km 范围内,聚焦于五山、新港路和北京路周边;
1978-1999 年间,广州市的科研机构主要以中心增长为主并在黄花岗形成了集聚,少量科研机构开始向东溢出至 15km 圈层;
到 2000-2010 年,广州市的科研机构仍旧以中心增长为主,出现外围散点溢出开始向南跨越发展集聚于大学城片区;
2011 年后,广州市的科研机构呈现边缘式增长,扩展至 25km 圈层并向东跨越发展集聚于科学城地区。
广州科研机构集聚区空间特征与规划策略丨中国广州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1
1958 年-1977 年
广州市科研机构分布图
广州科研机构集聚区空间特征与规划策略丨中国广州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4
1978 年-1999 年 广州市科研机构分布图
广州科研机构集聚区空间特征与规划策略丨中国广州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6
2000 年-2010 年广州市科研机构分布图
广州科研机构集聚区空间特征与规划策略丨中国广州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8
2011 年以后
广州市科研机构分布图
图 1:广州市不同时期科研机构分布图
资料来源:作者研究整理
(2)呈现内聚外散、簇团分布特征,空间集聚明显
从广州市现状科研机构分布图(图 2)可以看到,目前广州科研机构总体分布呈现“内聚外散”的空间分布特征,大部分的科研机构位于主城区范围内,且分布相对集聚,而在外围地区则比较分散。
同时,各行政区内科研机构规模差异悬殊,天河区科研机构数量最多,越秀区其次。南沙、从化、增城区科研机构数量各仅占 2%,科研机构总体空间分布不均衡。此外,其内部空间集聚又表现出两种方式,一是在城市中心地区高度集聚,聚集点主要分布在北京路、黄花岗和五山-石牌等几个地区;二是在城市中心边缘的科技园、高教园定向集聚,主要集聚在科学城和大学城两个片区。
广州科研机构集聚区空间特征与规划策略丨中国广州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6
图 2:广州市科研机构现状分布图
(3)依托核心科研机构,集聚形成七个功能清晰的科研机构集聚区
通过对广州市科研机构分布的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广州市的科研机构依托核心科研机构已经集聚形成七个功能清晰的科研机构集聚区(图 3)。
七个已经形成的科研机构集聚区全部位于主城区范围内,其中,黄花岗集聚区、北京路集聚区、五山-石牌集聚区、农林下路集聚区和中大集聚区均位于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带,科学城集聚区和大学城集聚区靠近主城区边缘地带。主城区外围的南沙、花都、从化、增城均未形成科研机构集聚。
这些科研机构集聚区依托主体核心科研机构,拥有各自不同的主导功能(表 1)。例如五山-石牌集聚区依托华工、华农、华师、暨大、省农科院、省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在高等教育、工程技术、农业科学等方面创新主导明显;广州科学城则依托金发科技、京信通信等企业研发机构,形成通信技术、新材料、质检服务等领域创新优势。
广州科研机构集聚区空间特征与规划策略丨中国广州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32
图 3:七大科研机构集聚区分布区
广州科研机构集聚区空间特征与规划策略丨中国广州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34
表 1:科研机构集聚区相关情况一览表
资料来源:作者研究整理
02 广州市科研机构集聚区空间特征的待优化之处
(1)科研机构集聚区与广州创新平台空间耦合度有待提升
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提升广州自主创新能力,广州市提出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联动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打造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含广州大学城)“三城一区”创新核。
通过对比“三城一区”核心创新平台与广州市科研机构集聚区的空间关系,可以看到广州科研机构仅与广州科学城、大学城呈现一定耦合关系,南沙科学城、中新知识城均未形成科研机构集聚。
同时,科研机构与创新节点、创新园区、科研平台的耦合性都相对较弱,沿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尚未形成科研机构集聚。整体上,广州市的科研机构集聚区与广州创新平台空间耦合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围绕科研用地呈圈层式用地布局限制了周边创新产业的集聚与发展
从五山石牌集聚、中大集聚区和黄花岗集聚区等科研机构集聚的用地布局示意图(图 4),我们可以看到广州市科研机构集聚区的用地布局上,呈现围绕科研用地形成圈层的特征。如五山石牌集聚区和中大集聚区以科研院校为中心,居住用地围绕科研用地圈层式布局;黄花岗聚居区的科研用地则被大量的居住用地、军事用地和公园绿地围合。
科研机构集聚区圈层式的用地布局使得范围内的科研创新空间扩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且这种围绕科研用地形成圈层式布局,也使得中心城区高校和科研单位周边缺乏增量空间,限制了周边创新产业的集聚与发展。
广州科研机构集聚区空间特征与规划策略丨中国广州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45
图 4:集聚区圈层式用地布局示意图
(3)科研机构大院形态明显,集聚区内部空间较为破碎
目前,这些科研机构集聚区内仍旧存在着许多大院形态的科研机构,特别是位于中心城区的几个集聚区,如黄花岗集聚区、五山石牌集聚区。这些大院形态的科研机构,如黄花岗的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州地理所等,一方面占有大量的城市用地,另一方面存在大量的围墙。
这种明显的大院形态下的封闭社区与围墙严重地切割了周围的用地空间,对周围的空间造成了严重的割裂,使整个集聚区内的空间形态较为破碎,不仅阻碍了这些科研机构与周边空间的联动和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周边创新空间的发展。
此外,这种封闭式的大院空间形态也导致这些科研机构集聚区即使拥有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等国家、省、市各类科研机构,但由于机构开放性不足,科研主体间缺乏创新交流与共享,导致无法形成具有显著效应的城市创新空间。这也是目前广州市许多科研机构集聚的创新集聚区未能基于大型科院院所优势资源形成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区的重要原因之一。
(4)缺乏专业化、多元化服务配套设施
广州市约 30%的科研机构分布于中心城区外,这些外围地区的科研机构总体呈现出较为分散的形态,且由于其位于中心城区外围,往往缺乏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服务配套设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外溢的科研机构集聚区的发展。
如科学城片区,由于支路网密度不足形成了大量由主、次干道划分的大地块;由于地铁线路位于集聚区边缘,造成大部分科研机构未能被地铁站点服务范围所覆盖,可达性较差,而大学城目前也仅有大学城北、大学城南两个地铁站,服务覆盖范围有限。
此外,科学城的娱乐、商业等设施配套也主要位于科学广场,整体服务不均衡,园区外围只是零散分布小型商业,整体住房、生活配套发展节奏相较产业发展较为缓慢,科技人才的生活、娱乐仍然较为依赖中心城区,造成区域交通压力大。这些都导致科学城和大学城等外围的科研机构集聚区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有待加强。
与此同时,位于中心城区内的几个科研机构集聚区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服务设施,但这些服务设施特别是商业娱乐设施都较为低端,难以支撑创新高端产业的发展。例如中大聚集区内的娱乐、商业等设施主要位于邻近的城中村、批发市场等位置,业态以低端的沿街商业为主;黄花岗集聚区的商业服务设施则多以社区商业和餐饮为主,业态单一,缺少支撑高端产业发展的服务设施,如高端酒店、商务办公、休闲康体类设施等。
04 广州科研机构集聚区空间优化策略
(1)立足“三城一区”创新体系,强化基础创新四大圈层
2017 年 10 月,《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明确提出广州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优势,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广州将依托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点打造“三城一区”创新体系。
因此,广州科研机构布局应立足“三城一区”空间体系,以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含广州大学城)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极核,引导科研机构集聚,并在已形成的七个科研机构集聚区基础上,围绕“三城一区”核心平台进行“智源”培育,强化全市基础创新四大圈层:
在城市中心 5km 圈层内,推动越秀“产学研医政”创新联动,促进黄花岗基础科研与双创融合发展,推动老旧城区向创新街区转型发展。
在 10km 圈层内,依托五山-石牌与中大科研机构集聚区,发挥高等院校人才集聚优势,打造校区、园区、社区融合发展的智慧创新街区。
在 20km 圈层内,促进广州大学城面向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将教育基地转向研发创新区,提升广州科学城城市功能,加快产业园区向创新园区升级转型。
在 50km 圈层内,引导科研机构向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科学城集聚,形成两个新的科研机构集聚区,提前为科研机构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预留用地,结合区域优势资源,聚焦海洋、信息、生命等重点领域,精准培育创新功能。总体在全市层面打造八个科研机构集聚区,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2)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广州核心智力区
鼓励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和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将创新要素向现有科研机构集聚区和新增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以此建立五山-石牌、新港路、大学城“高教研发驱动核”,建立广州科学城、黄花岗科技园“产业创新驱动核”,建立南沙科学城、中新知识城“区域协同创新驱动核”,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创新园区、创新节点和科研平台,共同构筑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引擎。
以科研机构集聚区为创新源,建设广州核心智力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创新企业集聚。中大、华工等高知识教育机构和中科院等高水平研究机构担当核心智力区重要角色,提供高教研发和创新服务。重点加强核心智力区创业环境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实现创新突破,打造大湾区自主创新“新源头”和创新驱动“新引擎”。
(3)因地制宜优化创新空间布局模式,提升用地功能复合性
因地制宜构建多类型科研机构集聚区创新空间布局模式,优化用地结构,提供多样化的创新空间载体,构建“一里地”创新空间群落。
老城区重点盘活土地资源,打造“创新楼宇+创新街区”的“硅巷”式布局模式,通过改造释放空间,在老城区嵌入式容纳创新创业者,打造科技集聚区。利用老城区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强大的科研力量、齐全的金融支持、丰富的文化生活、诱人的基础教育资源等优势,发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促进“院区、街区、社区”联动,提升老城区创新能级。
高教园区及周边地区注重产学研一体化空间发展布局,突出园区、校区、街区、社区“四区联动”。开展大学城及周边一体化规划研究,为高校知识创新、大学生创业、企业孵化等寻找承载空间;优化国际创新城的用地布局,调整增加科研用地或新型产业用地,更好承接大学城创新功能外溢。
产业园区及科技园区重点提升城市综合配套功能,提高园区用地复合性和功能混合度,统筹布局研发、试验、生产等核心功能、教育培训、信息服务、会展等生产服务功能和居住、购物、文化娱乐等生活服务功能,加快园区及周边地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科学城提质扩容工作,布局重大科学装置、高等院校、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加大科研创新投入,保障创新产业可持续发展。
(4)健全创新政策机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广州要继续探索促进产业科技发展的新模式,加快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
积极探索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接续支持机制,吸引一批国家项目在广州开展延续性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探索建立符合国际规划的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制度,加大对首次投放国内市场、具有核心和知识产权但暂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重大创新产品采购力度;探索知识产权交易及运营合作新机制,吸引国内外知识产权资源在广州集聚。
建立旧城创新资金可持续投入机制,改区内平衡为市内平衡,由政府注入先期资金,通过税收优惠、租金及物业管理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多渠道募集社会资金,用资本运营实现资金自身的保值增值;按照“先核心后拓展”“先易后难”的原则,采用小规模、滚动式的推进方式,加快资金周转,缓解资金需求压力。
广州科研机构集聚区空间特征与规划策略丨中国广州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76
文图提供|余炜楷、魏少峰(规划设计五所)
编辑版式|GZPI 办公室
文章主要内容来源院级课题《广州市“大院大所”空间特征及规划优化策略研究》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