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来自:木舍品艺术设计工作室
这些漂亮的墙壁,不是艺术馆作品,也不是城市涂鸦。
它就在村子里,画的就是村里的奶奶和孩子。
一座村庄,在艺术家眼里,能有一番不一样的风景。
一场艺术改造
电线杆,变成史上最大支的2B铅笔。
餐厅陈旧斑驳的外墙,被画成一辆酷酷的餐车。
这不是几个艺术家的行为艺术,
而是一场艺术的“救助”。
他们想用艺术改变一个地区的单调和文化贫瘠。
故事的起源在云南梁河,一个只有三条马路的县城。
和很多县城一样,青壮年们大多外出谋生,留下来的做点小本生意。
县城里没有电影院和其他娱乐设施。
一份杂志从出刊到现身昆明街头可能需要3天,但却有可能永远到不了梁河。
5年前,浸泡艺术圈多年的信王军来到来到这里,县城文化的“匮乏”让他久久不忘。
他决定开办“先生书院”,把最好的文化艺术传播到最偏远的地区。
租好院子,开始改造,才发现“匮乏”只是开始。
一块钢化玻璃,从昆明运到梁河整整花了8天。
艺术家们决定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
没有中意的茶盘,在路边捡块石头,请打墓碑的师傅凿了一个。
一辆废弃的手拖车可以被做成一张桌子。
一辆废旧自行车也改造成炫目的花车。
用黄色的颜料,在古老陈旧的木门和白得晃眼的墙壁上刷出了一道巨大的光芒,用“一束光”迎接所有走进书院的人。
一堂艺术教育
一间5万余本的藏书厅、两间阅读室、一间电影放映厅、一间艺术教室和一个油画体验区。
除此之外,还有老师长期驻守,帮助留守儿童提供艺术教育和思维开拓。
“先生书院”像一盏灯,将整个乡村点亮。
甚至,著名导演的系列微纪录片《发现德宏》的收官之作也讲述了这个书院。
“先生书院”每天都有中小学生、居民来看书、画画,慕名而来的旅客也不少。
用心的书院老师在门口的小桌子上放了《来访登记簿》。
据统计,
自开放以来“先生书院”每年都要接待来访者一万多人次。
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师生,公职人员,画家、音乐人、作家也经常光临,甚至还有外国游客和志愿者。
除了对孩子开展艺术教育之外,“先生书院”在无意中成了一个文化艺术交融地。
它像温暖的家一般安顿着一颗颗长途跋涉的心。
“先生书院”的“一束光”曾在午夜12点被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敲开过。
他特地拎来一桶在大理买的农家自酿米酒。
这个提着酒的汉子是一位卡车司机,来自陕西,去往瑞丽。
回程的当天下午,他装好满满一车西瓜后,没有直接上高速,而是顺着陇川、盈江一线的二级公路,在半夜12点到达梁河。
在书院随意吃过一些东西后,卡车司机执意付钱,他坚持“不能给书院带来负担”。
饭后,已是凌晨1点,卡车司机载着满满一车西瓜驶入夜色。
回到陕西后,他给书院寄来4大箱书,都是孩子们爱看的科幻小说。
这位卡车司机叫豆永东。
像这位卡车司机的一样的人有很多,他们和先生书院一样,有个质朴的梦:
“让梁河的孩子,有书读,受到艺术熏陶。
”
一个艺术未来
“先生书院”带孩子们放过一次风筝。
云南的蓝天白云下,孩子们拿起画笔,给风筝上色。
放飞风筝只是其中一瞥。
云南德宏地区有4.9万留守儿童,依托“先生书院”,辐射到周边的贫困学校和儿童。
越来越多
人,主动地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的现状和需求。
孩子们的作品甚至在北京798艺术中心得到展出。
有个孩子在自己的画上写,“突然就有了未来”。
这是一堂即兴音乐、肢体、绘画课,这堂课被起名为《矛盾》。
当音乐响起,一个孩子手里拿着矛、一个孩子手里拿着盾的即兴表演,孩子们掌声不断,都玩嗨了。
孩子们的绘画过程,还在重庆的美术馆被还原。
“我希望‘先生书院’可以成为一个载体,给乡村孩子和热爱读书、艺术的乡亲们一个永久免费的可以看书、喝茶、聚会、画画的家,
一个可以让想象力尽情发挥的家
。
”
如今,除了云南的两家“先生书院”,山东寿光开了第三家。
以前,梁河的年轻人考上大学后,便不会再想着回去。
但这两年信王军遇到一些当地年轻人,他们告诉他,
因为有了“先生书院”,故乡里也有了更多牵挂
。
让乡村越来越美,让艺术走进乡村。
“先生书院”也像孩子手中的那只风筝一样,等待着风,更好地飞翔。
---END---
- 往期内容回顾 -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