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3/07/04 11:39:53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随着电视剧《狂飙》的热播,取景地——江门长堤成为今年春天大湾区最热门的打卡地。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城市风貌,在剧中是“旧厂街”所在,是高启强生长之地,也是其为了生存和致富走向人生岔路的背景板。强哥吃猪手面、与安警官决裂的新市路骑楼街、弟弟卖小灵通的墟顶街,成为游客必经的打卡场景。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有过民国时期侨邑之首的繁荣,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城市商业开发后,也面临着城市中心北移而没落的窘况,可以说非常契合《狂飙》所表现的现实主题。
“狂飙”过后,江门长堤历史街区于今年六月入选第四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我院深度参与了该项申报工作。在拥有正式保护身份后,长堤的开发也迈入 2.0 时代——长堤 75.95 公顷将获国家开发银行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贷款的资金支持,以“金融+历史文化保护”的模式助力街区活化发展。后续,我院还将配合推进保护规划及街区更新单元详细设计,支撑街区渐进式微更新,在留住旧城生活的同时,注入新时代的活力。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
民国时的江门长堤
图片来源:历史资料▲
从“西江墟市”到“五邑之首”
街区肌理展现六百年城市年轮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7
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演变图
图片来源:自绘▲
江南的烟墩山与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山水汇合之处故称“江门”。江门河道沟通西江和谭江,江门亦是两江通航必经的“门户”。依托水路之便,江门在元末形成了墟市,辖属新会县。三十三级台阶上的墟顶街,正是江门的城市原点。明朝时的墟集密布在墟顶街、卖鸡地等地势高处,顺着台阶可以下至河岸滩地。明代岭南学儒陈献章曾在江岸垂钓,钓台之上“江门风月一台收”。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1
白沙先生陈献章钓台故址▲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3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4
江门城市原点——三坑瓦埠头
图片来源:自摄▲
随着明清岸线的不断南移,墟集到了清乾隆年间发展成为店铺作坊林立,谷栏、果菜栏、咸鱼海味栏、鱼栏、猪栏、牲口栏、杉竹栏等陆续设立,形成规模达 20 余条街道的“新市”。清末一口通商时期,粤海关设立“江门埠”,一度跻身广东省四大商业重镇,进出口贸易值仅次于广州海关。
民国时期,江门因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引来军队争驻,因华侨乡亲众多也获得外汇金融刺激,现代实业得到发展。1925 年,广东省国民政府批准江门为省辖市,修长堤和钓台路、常安路等垂直于江岸的马路,扩宽太平、新市、莲平等已有道路,修直了仓后路、新市路、葵尾路,建设了 13 条骑楼马路;而华侨投资兴建的余庆里、南芬里、启明里等 5 处侨房地产也同时修建。当时的骑楼街上,密集分布了数十家百货、电器五金、糖烟酒茶业、屠宰及烧腊业、酒楼。1928 年,在范罗冈高处建成了中山公园和江门中山纪念堂,作为现代城市的精神高地。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9
民国时期江门长堤全景
今天的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展现出城市演进的历史年轮:两山之间为起点,岭南三间两廊民居顺势而建、街屋沿道路呈鱼骨状排布;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的骑楼街往江岸层层展开,华侨居住区以网格规整布局穿插期间。民国时期的建设规模之大、风貌之完整,在珠三角城市中没有他处可比拟。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2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3
侨房、骑楼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5
中山纪念堂
图片来源:自摄
▲为保护长堤历经六百年自然生长的城市年轮,我们在保护规划中实行了分片高度管控——以中山公园、蓬莱山、河道对面的烟墩山为历史街区的制高点和主要瞭望点,打通中山纪念堂与骑楼片区及江门水道、蓬江大桥的视线通廊,对不同的建成片区进行不超过现有平均高度的高度管控,保护山水格局和群落肌理。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9
高度控制与视线控制
图片来源:自绘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32
高度控制与视线控制
图片来源:自绘
▲侨资旺乡的实证地
金融产业引入历史文化街区的试验地
作为珠三角西部的区域中心和重要对外口岸,近代江门出洋历史悠久。清末民初,江门华侨投资额比重数次超越广州位于首位。同样是广东省重点侨乡,潮汕和兴梅地区的华侨多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江门华侨则跨越远洋旅居美洲、澳洲、加拿大。华侨向侨乡引入了西方商品,并大量投资商业,促进了商品的多元化和商业发展,长堤骑楼商业街片区日趋繁盛。大量侨汇流通与兑换需求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近代长堤的仓后路和新市路集中涌现大量银行、银号,20 世纪 40 年代极盛时期多达四十多家,同时,长堤部分洋货店也兼营接理华侨书信与银信的汇兑业务。
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的 27 条历史街巷中,有 6 处不可移动文物、71 处历史建筑、推荐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线索 258 处。这些历史实物遗存中大多是民国时期侨资兴建的骑楼和侨居,受到华侨审美偏好的影响,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融合了近代营建技术和岭南传统建筑工艺,保留青砖、木制趟栊门等传统做法,同时引入西方柱式,水刷石、水磨石等近现代材料结构与装饰工艺,体现了民国江门四邑地区的工匠对西洋风格及材料的主动吸收。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39
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划定
图片来源:自摄自绘
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现留存有三座按当铺:宝和按当铺于街区的东端、永安按当铺和莲塘南按当铺位于西北端,镬耳山墙,花岗岩外墙高达 3-4 层,开细长条形窗洞,形似碉堡。三座按当铺作为街区曾经的制高点,见证了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民国时期商贸的繁盛。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43
从中山公园望永安按当铺
图片来源:自摄▲
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兴替,今天的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希望再次通过“金融+”的方式,实现街区的二次振兴。省住建厅、国开行选取长堤为试点,探索“金融+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保护活化路径,通过“两个规划、两个报告、四个专题、一项机制”作为实施的起点和抓手,其中,“两个规划”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个报告”包括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申请报告和国开行贷款申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四个专题”包括数字街区建设、历史研究与价值挖掘、遗产活化与微改造业态控制导则、道路交通及市政设施改造指引,“一个机制”为长堤地区总设计师制度。
借助国开行贷款,将“金融+”的新业态置入历史文化街区的骑楼、侨房、当铺等传统空间中,从而给历史文化街区带来二次生机。
景区即社区、社区即景区
留住长堤烟火气
随着九十年代珠三角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骑楼街市形成了电器、布艺、玩具、食品等行业的批发和零售店铺,首层为商铺、楼上为仓库,店铺连续、步行空间可遮挡风雨,可达性极高。曾经,骑着摩托车去旧街是老江门人的采购日常,然而,随着线上电商的冲击和街区不断老龄化,批发零售业如今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长堤历史街区内由于很大一部分的房屋产权人飘洋在外,建筑风貌得到较好存续。1914 年由华侨投资建设侨房的启明里片区,东临蓬江大桥,是江门长堤片区率先进行改造升级的社区。秉承着“民生为先、修旧如旧、活化利用、记住乡愁”理念,白沙街先后投入 3000 万元对启明里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及活化工程。通过民生基础建设、非遗保护和挖掘、业态引入等,启明里迎来新蝶变,重新焕发老街区新活力——以“一巷一特色”打造铜虾巷、葵扇巷等,展示江门非遗文化;以“一屋一故事”挖掘、展示启明楼、黄金屋、报纸屋等代表性的房屋故事;南芬里片区内还设有侨批馆、江门非遗手信馆等侨乡文化展览项目。百年老街区不仅成为江门市新晋的网红打卡地,也被列入广东省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之一。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52
长堤城市设计方案图
图片来源:自绘▲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55
启明里
图片来源:自摄▲
而今的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内生活气氛浓郁,巷里间粤剧声声依旧,巷口的小食店炊烟袅袅,水街农贸市场人来人往,上步路的年货店一到佳节便张灯结彩,新华路上的旧书店仍旧滋养着放学后的读书郎。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59
改造后的水街市场人群熙攘。
图片来源:自摄▲
借助启明里片区的先导作用和“狂飙”热度,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延续街区骑楼空间业态呈同类聚集分布的特质,沿河岸往内陆依次划分为文旅融合区、主客共享区和居住生活区,分区内引入差异化的功能业态,以“景区即社区、社区即景区”的方式介入更新改造。
以平行于河岸的五邑滨水文化径、骑楼市井风情径、广府街屋风情径串联分区中的各个更新单元,游客可在不同风貌的街巷中漫步、踏看江门河道的繁华水岸、骑楼市井、麻石街巷,居民可在慢行化街区中便利出行。以垂直于水道的百年商都发展轴浓缩城市年轮的各个切片,保留了场地最为突出的山水地形特征。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64
三坑瓦外的兴宁路
“狂飙”热度带来久违的人头涌动
图片来源:自摄▲
对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设计团队希望提升街区旅游服务水平、更好展现侨都风貌的同时,留住街区的烟火气。对不同保存状况的建筑遗存分类整治,为居民创造更多步行友好的公共空间,倡导交通慢行化、规整管线下地,提升街区的居住品质;将线下体验型的新兴业态置入传统的骑楼、侨房空间中,以单元、重点建筑群的形式逐步激活和提升街区业态。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69
业态布局与游径设计
图片来源:自绘▲
在每个更新单元详细设计中,设计团队利用街块生长中的小片公共空间、围合内院和破败建筑,进行局部抽疏和改造,增加不同开放程度的公共活动场地。对于骑楼窄面宽、长纵深的空间,通过将骑楼局部打通、联通疏解的庭院,开放相连的天台,从而激活难以利用的二层以上骑楼空间,也使天台成为俯瞰历史街区及其所在山水环境的极佳视角。在滨江骑楼街顶回看中山纪念堂在范罗岗上的塔尖,同样是一种有待发掘的对话。
对于山江之间连绵展开的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我们希望“景区即社区、社区即景区”的介入方式能保留住乡愁、为城市文脉注入新元素,塑造融汇中西韵味、凝聚历史气息的“天然影棚”。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丨中国江门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74
堤东路更新单元详细设计效果图
图片来源:自绘▲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