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前身为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中关村厂区)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东方红一号”诞生地,具有丰富的航天工业文化与历史底蕴。在更新改造后,定位为智能制造示范区,聚集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医药健康、空天、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景观设计上更加营造出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活力的街区空间。
现代新型的企业厂区设计,是严谨的工业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它既反映鲜明的企业特色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又提供生态、绿色、文化内容丰富的区域环境。
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在景观设计和打造上,将建筑嵌入城市肌理,释放卫星制造业背后深层的文化魅力,激活城市区域活力和企业自驱力,厂区从传统工厂模式转向文化生产和文化体验的全新视角,以人为本,创造综合叙事空间解决方案。
数字“1958”对于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中关村厂区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其公司创建于1958年。“1958”采用镂空和亚克力板填充的发光方式,增加了炫彩发光系统。
光影移照白墙,清香随风迎面,循光夜访静幽,林木拔地而起。生活的艺境,往往从家门处开始蔓延,北京卫星厂科技园入口,以黄色真石漆、蘑菇石为主原料,在光影的映射下,将入口营造出“城市森林”的空间意境,让艺术与科技完美融合。
入口大门是园区第一个景观点,主体形象采用龙门架和精神堡垒造型,强化工业感和造型感。精神堡垒高度13米,龙门架高度7米、跨度10.58米,这对钢结构的垂直度、水平度与施工难度提出不小考验。
施工过程中,星河团队同时启用两台吊车,一辆吊装材料、一辆带着施工人员同时施工,为了抢进度,项目部协调其他专业干挂石材、真石漆、LOGO字同步施工,在紧迫、有限的时间内,使得大门效果完美呈现。
园区景观廊道通过历史起点、峥嵘岁月、辉煌时刻、回首荣耀、展望未来五个部分,梳理了我国卫星行业的大事记线。在廊道打造手法上,采用在铺装内嵌入铜制文字的方式,将卫星厂历史故事线展示在景观廊道地面上,进入园区时能够对园区历史进行呈现。
廊道长103米、高3米,锈板因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对锈造成损伤影响效果,最终项目部与业主单位沟通决定现场做锈,这对施工工艺和施工难度提出不小挑战。
图纸会审阶段,星河团队发现锈板阴刻字效果不佳,为了保证效果,我方第一时间提出改进方案,经过谨慎、多次探讨,最终决定字体镂空增加背衬板以凸显字体。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20天的日夜奋斗,保住了施工节点,高品质完成廊道施工建设。
功勋设备展厅由两个集装箱拼接而成,里边陈列着生产“东方红一号”使用过的设备。施工过程中,星河团队考虑到设备对集装箱底部的荷载,将地面深化为4公分厚的枕木,增加钢龙骨已满足荷载。历经20多天的加工及现场组装,展厅完美呈现。
东方红广场是园区网红打卡地,也是人气最高的景观之一。这个景观节点,含金量最高的无疑是地面铺装,它由东方红卫星的72面体元素提取而来,正投影看由12条边构成,12个面颜色各异且造型也各不相同,在不同颜色间增加分隔带以保证效果。
广场平面布置取用卫星发射时间,由1970年中国独立发射的东方红卫星到2021年神舟13号,通过大小不一的星光灯在平面时间轴上标记出来,并且可以刻印其历史。
这里是该项目的施工难点,如何保证102个发光灯与混凝土浇筑施工收口,星河团队与设计单位等反复沟通,确认灯具先施工的方案,通过大小不一的星光灯在平面时间轴上标记出来,刻印其历史。
纪念碑及卫星模型是园区最重要的景观点,因卫星模型和纪念碑的特殊性、历史性、数据准确性等因素,星河团队与业主单位、专业加工厂多次沟通确定,最终以1:1比例模型呈现。
根据对厂区内现状树木的摸查, 共有树木181株,多分布在1-2号厂房之间的道路和绿地中,无古树名木,无挂牌保护树木。几经商讨,最终决定保留树木及移栽后树木(176棵),新增加银杏、法桐、北京丁香、珍珠梅、白玉兰、金银木等乔灌木,新增种植包括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箬竹、细叶芒、甜心玉簪、蓝羊茅、鼠尾草等品种。
自承接项目以来,铁汉星河项目部积极克服施工难度高、任务重、干冷天气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科学制定施工计划,以安全生产例会等工作会议为保障手段,统筹协调人员、机械和材料,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积极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等有关部门沟通交流,确定最优方案,保证施工效果达到最佳。
在未来工作中,中节能铁汉星河将继续发扬攻坚克难、勇于拼搏、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实绩树形象、实干创未来,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生活更美好!
来源:中节能铁汉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