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末案例   /   餐饮空间   /   咖啡店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

2023/08/25 13:33:00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0
谭啸
“海港礁石”延续了海的风格,大小不一的礁石堆叠在偶然和理性间徘徊。自然界建筑物都在与地球引力做博弈,故此,竖向的石块较为理性地尊重原有的纵向结构,水平石块相对偶然些,石块与石块间留出了缝隙和开口,小的缝隙成了光的路径,大的开口成了与街道空间对话的窗口。
“因为光有了路径,你才看到它走过的脚步”
厦门 kariFor 品牌主营咖喱菜式,酱料是从自然植物中提取香料调制而成,纯粹而质朴,项目选址于厦门沙坡尾避风坞,甲方和设计团队默契达成了希望这次改造能传递出本土咖喱新秀品牌的精神。
沙坡尾——厦门古港口,城市大建设中的历史幸存儿,骑楼、宫庙、避风坞等老旧建筑是它的底色,充分展现了城市渔港的历史肌理。不断出现的新兴业态店铺、文创集市、艺术工作室以及随处抬头可见的摩天楼为沙坡尾注入了新的活力。新旧共生的建筑、多元交融的文化形成了延绵数百年的沙坡尾特有城市风貌,这里有别于闽南红砖风貌的城市立面,是城市面貌多样性的标本,也是这个城市的“弄潮儿”。
© 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
▲项目概览
© 谭啸
场域特征
初探现场后,建筑位于街道拐角处,一层是不等宽的三开间门面,正对斑马线,内部空间急促,中心是两根间距不到一米的柱子,又因其不规则的平面构成了多个夹角空间。二层是简易的双坡房屋和三角形露台,以及一处卫生间,三角形的露台区域朝向沙坡尾。如何利用场地特征、梳理空间关系、优化整体的空间体验是本项目主要构思和探讨的问题。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11
▲项目区位
© 图源网络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14
▲城市底色
© 图源网络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17
▲场地现状
© RESP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20
▲鸟瞰
© 李迪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23
▲周边环境
© 谭啸
设计概念
在此条件下,设计团队回答了如何在城市滨海地段下塑造属于厦门的 kariFor“餐食空间”。设计源于场地,追溯历史,项目所处地段区域在历史上曾经遍布礁石。塑造一处拥有海港边礁石下特质的餐食空间,延续场地固有特征,“海港礁石”概念便孕育而生。海港错落堆叠的礁石也犹如咖喱一般,皆源于大自然的馈赠。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28
▲厦门港海岸礁石历史照片
© 图源网络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31
▲大小不一的礁石堆叠在一起
© RESP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34
▲结合道路斑马线布置出入口
© 谭啸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37
▲城市巷弄的视角
© 谭啸
城市表情
沙坡尾片区的城市街道表情丰富且多样,城市的基调犹如海风拂面般清新透彻,符合海的气质。“海港礁石”延续了海的风格,大小不一的礁石堆叠在偶然和理性间徘徊。自然界建筑物都在与地球引力做博弈,故此,竖向的石块较为理性地尊重原有的纵向结构,水平石块相对偶然些,石块与石块间留出了缝隙和开口,小的缝隙成了光的路径,大的开口成了与街道空间对话的窗口。建筑展现的表情希望能激发街区的活力,延续沙坡尾片区的“多元共生文化”,同时,建筑形象设计也传递出餐厅品牌 kariFor 源自厦门岛,清晰明确。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42
▲结城市图腾被框景进入到室内
© 谭啸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45
▲大的开口成了与街道空间对话的窗口
© 谭啸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48
▲入口处
© 谭啸
庇护所
建筑紧邻城市道路,车水马龙的交通容易干扰空间气息,结合道路斑马线布置出入口,食客藉由迎面墙转身进入室内,避免了开口直面马路的唐突。礁石空间的做法谋求塑造一处相对独立的餐食空间载体,隔绝一墙之外的喧嚣,让路过海岸触碰海浪的食客踏入这个空间时,便能够感受到安静与自在的庇护。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53
▲室内玄关处
© 谭啸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56
▲安静而自在的庇护空间
© 谭啸
感知路径
进入的灰空间内退而低矮,使得外部体量明确而结实,室内空间围绕两根柱子塑造出的四边形微景观布置。纵向的柱子拉伸了空间竖向尺度,微景观和柱子界定了餐座、入口玄关、走道等不同功能,同时延伸了空间深度,在局促的尺度里营造了空间层次。因场地尺度受限,玄关左转,宛转而狭小的楼梯尺寸犹如岩石中人工开凿出来的台阶,人被引导进来的光线吸引拾级而上,顶层低矮的层高作为餐食空间更为静谧、亲切。推门而出视线开阔起来,在围绕三角形微景观的露台上可眺望厦门港过去与现代的城市图腾,露台的布置提供了一种新的功能可能,可供不同时令季节下多样的经营性活动空间之用。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61
▲空间围绕双柱布置的微景观
© 谭啸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64
▲有了缝就给光留下的光的路径
© 谭啸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67
▲顶层低矮的层高作为餐食空间
更为静谧、亲切
© 谭啸
餐食氛围
如何思考餐食空间中食客、食材、食室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规则的石块堆叠,自然而然形成了缝,有了缝就给光留下的光的路径,阳光从这些缝隙温柔的切入,室内的空间就有了光的图像,绿叶苔藓与光的对话,让空间情绪瞬时自在起来。餐室夜晚的灯光,从这些缝隙迸射到城市街道,形成不同方向的光带,清晰且明亮,建筑犹如夜晚城市街道的发光宝盒。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73
▲可眺望厦门港过去与现代的城市图腾的露台
© 谭啸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76
▲围绕三角形微景观的露台
© 谭啸
碰触材质
礁石的肌理尺度面向城市,近人尺度运用细腻可触碰的面材,光线被建筑表皮柔化,声音被吸收。玻璃作为消隐的作用,不参与空间职能的分配。藤木家具和天然石桌础的材质在空间中成为展台,展示质感的餐具和美食。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81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82
▲近人尺度运用细腻可触碰的面材
© 谭啸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85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86
▲楼梯间
© 谭啸
一方宁静
“海港礁石”努力捕捉自然界的自然,捕捉空间的原始状态,寻求在喧嚣的港湾中一方宁静之所。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91
▲夜览
© 谭啸
项目图纸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95
▲一层
平面
© RESPONSIVE
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丨中国厦门丨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99
▲二层平面
© RESP
项目名称:海港礁石—kariFor 餐厅改造
设计方:厦门泛华·回应建筑工作室(RESP Studio)
项目设计-完成年份:2022.3-2022.12
主创及设计团队:陈延安 周伟栋 游兰兰 陈志山 肖理兴 彭勃
项目地址:中国福建厦门
建筑面积:100 平方米
建筑结构:混合结构
材料:天然石、实木、肌理漆、玻璃
客户:厦门胡氏乱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厦门五维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厂商:厦门有束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甄材家居有限公司
泉州南安胜凡石材有限公司
摄影版权:RESP 李迪 十摄影工作室/谭啸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