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项目名称: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
位置:江苏
设计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摄影师:陈颢、Yuhang Dai
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街区位于京杭大运河边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高邮市。基地地处高邮古城风貌区,大运河从城西穿流而过。基地周边的老街和巷弄,纵横交错,致密甚至有些拥挤的尺度构成了中国传统城市中朴实而鲜活的烟火气息。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他以饱蘸乡情的笔触,将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复活在他的作品中。“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纪念馆的设计需要考量汪老丰富的文学成就和艺术人生,同时要与高邮的地域文化和自然相呼应。基地东侧有几颗大树被保留,西侧有清代老宅和汪曾祺故居需要保留修缮,北侧的人民路,向西一直通到大运河,向东可达著名的文游台(北宋词人秦少游纪念地),人民路的沿街商铺承载着汪老儿时的记忆,他的很多文学创作,都源于运河以及这片由水网联系的古城。
设计将文化特色街区内的汪氏家宴、汪家客栈、汪迷部落等功能沿南、西侧布置,灰墙灰瓦,与保留的北侧沿街商铺、西侧汪曾祺故居、清代老宅共同构成街区的“底色”,融入古城。而街区的概念,意在“锚固”城市肌理,让设计融入市井生活,唤醒汪曾祺笔下高邮的城市记忆,还原汪曾祺艺术人生的原点,多维度展现他对于文学、生活以及生命的感悟。在汪曾祺的作品和谈话中,不乏有这样的描述:“城的地势低,据说运河的河底和墙垛子一般高。我们小时候到运河堤上玩,可以俯瞰人家的屋顶。”可以说,“水”、“城”、“间”三者构成了汪曾祺文学作品的主要空间与环境特色,这种特色与高邮古城肌理相契合。纪念馆的一层由纵横交错的片墙构成基座,其中面向西侧的片墙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分别指向汪曾祺故居、清代老宅及汪家客栈;而纪念馆的二层体量则化整成“椟”,“漂浮”于一层基座之上,既融入古城肌理,又能容纳收藏作家在不同文学领域的成就展现(珠),此为“置椟藏珠”。
两个庭院空间(水庭,树院)则是向传统民居院落空间构成致敬。纪念馆室内空间构成,重点打造入口门厅及台阶式休息厅,观展流线在两者之间迂回转折,形成空间节奏上的变化。双螺旋楼梯成为入口大厅的视觉焦点,而钢索悬挂的L形连廊成为台阶式休息厅的空间特色。掀起一角的三角窗成为展馆的标志性元素。三角窗长长的起翘,让混凝土盒子不再笨拙与封闭,有了“如翚斯飞”的神韵。窗内展示的是汪曾祺的文学世界,窗外则是他所描绘的现实世界,一束阳光透过三角窗洒在汪老的书桌上,内外世界仿佛穿越时空般交流……这掀起的一角,也让观者在参观过程中,不经意间“可以俯瞰人家的屋顶”。通过螺旋楼梯可以到地下一层,这里有咖啡休息厅和临时展厅,它们围绕水院布置。这里可以凝视墙上汪老深邃的文字,也可回看入口大厅的人来人往。穿过一层报告厅,还可以来到汪老书吧静静品读,隔窗与树庭中的汪老坐像展开心灵对话。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外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内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内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内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内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内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内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内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内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内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内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内部实景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平面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平面图
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建筑立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