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项目名称: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楼
位置:上海
设计公司:华建集团华东院ECADI
近日,由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创设计的岳阳医院门诊综合楼改扩建工程投入运营。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医院的投入使用将有效提升上海市北部中心城区的医疗硬件设施水平,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有利于促进国家中西医结合医疗事业的发展。作为上海市重大工程,该项目由医疗与康养建筑设计研究二院、创新设计中心创作二所、建筑设计项目部项目设计五部联袂设计。面对这样一个在城市中心城区的更新项目,设计团队克服用地局促等困难,秉持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理念,通力合作、精心设计,将土地价值发挥到极致,实现新旧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融合以及医疗功能与品质的综合提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是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组建的第一个中医医疗机构,被誉为“上海名中医的摇篮”。
医院学科齐全,集医、教、研三位一体,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是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享誉海内外。医院总部位于虹口区甘河路110号,是上海市北部中心城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疗机构。项目基地位于虹口区总部院区内。由于用地极为紧张,经过多轮比较论证,确定拆除原有基地内四层门诊楼及二层特需门诊楼,在相应位置建设新的门诊综合楼。该项目可建设用地面积约8109平方米,规划限高60米。新建门诊综合楼总建筑面积48744平方米,其中地上13层,主要包含门诊、医技及住院功能;地下3层,主要为设备保障用房、机动车库。本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采用PC装配式结构。基于用地条件及功能布局的综合考虑,本项目采用简洁的矩形平面,与院区现有的高层建筑有机衔接,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形态。
在总体布局上,第一,改扩建建筑要满足红线退界要求及与既有建筑的防火及卫生间距;第二,要满足改扩建建筑自身及对周边既有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第三,从近远期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合理梳理院区内外交通,做好人车分流,形成地上、地面及地下立体高效交通系统;第四,充分利用地上空间,在功能布局合理的前提下用足规划限高,有利于减少首层建筑占地面积,营造良好的室外公共空间环境;第五,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以满足后勤保障及机动车停车功能; 第六,设计时注重处理好建筑造型与院区既有建筑的关系,新旧建筑形成既现代又统一的整体空间规划布局;第七,优化景观设计,以改扩建建筑带动院区景观环境品质的提升。
院区内部交通采用单向循环模式,就诊患者车辆从南侧甘河路进入院区后,就近进入地下车库,就诊后从北侧腾克路离开院区,与城市交通形成“右进右出”的顺时针融入关系,可有效减少拥堵,提高院内外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地下室共设置机动车停车位290辆,可有效缓解院区的停车困难,并可错峰向周边居民开放,实现停车资源的社会共享。同时,设计综合考虑新建建筑与保留建筑及远期规划的衔接,预留地下空间的通道接口,并设置地上二层连廊,实现院区内立体交通运作模式。建筑内部根据洁污分流、医患分流原则,结合垂直功能分区,分别设置门诊病患专用自动扶梯及医梯、住院病患专用医梯、医生专用电梯、货运电梯及污物电梯。
同时配置气动物流及轨道物流,大幅节省人力成本,提高运转效率。本次改扩建项目,不但担负着功能提升的使命,同时也对院区景观环境的改善作出回应。在设计时,运用绿色生态语言有效柔化建筑形象,消减高密度城市环境带来的拥挤和压迫感。引入地面景观花园、屋顶花园、空中绿色庭院及局部垂直绿化墙面,多种生态设计语言相结合,由外而内,形成院区微气候,最大限度改善现有的医疗景观环境,也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宜人的就医空间和舒适的休憩场所。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内部采用暖色系装饰材料,如地砖、墙面、吊顶皆为米色或木色系,外部结合多种生态语言的运用和简约的地面铺装,设置绿化小品、内外一体化无障碍设计,细节处尽显人性化设计思维,营造立体丰富的医疗景观环境。医院建筑的特征之一是功能的复杂多样性。在设计时,由于住院、医技和门诊对应的空间原型各异,相应的流线也大不相同,主要可分为医护人员、住院病患、门诊病患、洁污物流四大流线。
经过多种布局方案尝试比较,设计最终采用了“蛋糕”型的通用式平面布局,即将主要疏散楼梯间布置在方形平面的四个角部位置,中间区域可根据功能进行灵活分割,也为院方未来调整平面功能提供了可实施性。老院区改扩建项目的立面造型设计,往往面临诸多的限制要求,必须做到“瞻前顾后”,才能更好的融入原有环境。新的门诊综合楼既要反映时代特征、医疗属性和医院一以贯之的历史文化内涵,又要与现有院区的环境相融合,同时还要兼顾功能布局和整体造价控制,在设计时更要“小心翼翼”地努力突破创新。由于院区内的既有建筑为不同年代建造,造型并不统一,立面材质和色彩也纷繁多样。在门诊楼外立面的设计思考上回归本源,从医院以“中医”为亮点的发展特色出发,新建建筑与院区现有建筑展开形式对话,采用面向未来、创新引领的姿态,融合现有整体而不拘泥于过去,同时,结合建筑体量,提出“大医精诚、中正鼎立”的设计理念,在立面的划分上采用与中医文化相关的“药匣”作为概念,提升了建筑的文化属性。
门诊区域中心位置,设置6层通高的中庭空间,为来访人群提供开阔的空间视野,一侧设置自动扶梯,患者在上下的过程中可以对科室的布局一目了然;住院区域内部南北均设置庭院,极大改善病患走廊的自然采光及通风环境。在室内装饰材料、色彩及标识的搭配上,运用质朴素雅的色彩语言和装饰符号,凸显中医文化的特色。每一个城市更新项目,都承载着不同的使命与期待,也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和挑战。对于中心城区的老院区而言,由于改扩建项目涉及原有院区整体功能的梳理,且建设用地通常十分局促,环境限制因素较多,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设计本身就像是针对原有院区的一场“治疗”,要细心谨慎,精准剖析,辨症施治,步步为营,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2023年8月,门诊综合楼正式开始对外接诊营业,这是新鲜血脉的一次有力注入,使老院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同时也是设计团队历时六年的紧密合作、振奋人心的城市更新设计实践!
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楼外部实景图
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楼外部实景图
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楼内部实景图
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楼内部实景图
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楼内部实景图
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楼内部实景图
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楼内部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