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末案例   /   教育空间   /   大学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24/05/11 11:43:35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位于深圳大学城西校区,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院士带领团队设计完成。设计在建筑功能复杂、面积指标高,建设用地局促,且近半用地为山体的情况下,打破传统校园建筑模式,整合多种功能模块,与山体环境交织穿插,形成了以教学科研为主,集图书、实验、行政、会议及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立体校园”综合体。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Tsinghua University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成功入围美国 A+设计奖(Architizer A+Awards)“建筑+学习”(Architecture +Learning)奖项类别,目前正处于紧张投票中。
01 依山就势
建筑选址于大学城体育中心西侧的待建用地,当年场馆建设留下的堆土,经过多年的自然生长,俨然已是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成为大学城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6
▲ 建设用地原状
基于“本土设计”理念,崔愷院士提出保留这处“偶得”的自然环境,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原点。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9
▲ 设计草图(崔愷 绘)
交通组织与建筑形体,都顺应了自然的地形——体量庞大的实验楼偏于场地东侧,尽量让出山体位置;教学楼布置在西侧,以获取良好的采光和视野,并可与体育馆产生互动;学生公寓则位于南侧;图书馆布置在北侧并悬浮于山体之上,使得山体景观顺延而下至内庭院。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12
▲ 总平面图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14
▲ 建筑生成分析图
景观设计方面,山体由北往南逐渐跌落,深入到校园中心成为核心景观,茂密的树林、伴随山坡缓缓流淌的小溪以及隐藏在灌木丛之间的蜿蜒小路,成为以高大建筑为主的校园空间中一处珍贵的“桃花源”,为师生在学习工作之余寻获一丝惬意。此外,山体提供了从多个标高进入建筑的路径,建筑和景观更加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17
▲ 四层平面图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19
▲ 与山体相融的庭院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1
▲ 北侧山体及山溪延伸进入校园内部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3
▲ 漂浮在空中的图书馆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5
▲空中俯瞰
02 立体校园
建筑的容积率达到 5.0 以上,除了要满足教学、阅览、办公、会议、住宿等国际化办学要求外,还要建设大量复杂的实验室,以满足高技术科研平台和复合化教学空间的要求。传统水平发展的校园规划模式无法适用,因此“立体”和“开放”成为解决问题的两大策略。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9
▲ 校区整体效果
立体,即建筑功能垂直向上发展,突破局促用地对复杂功能的制约。我们对建筑功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进行梳理,将不同功能形成体块,并结合景观、采光、交通、绿化等要素,通过“搭积木”方式将体块相互交错搭接,形成与山体共同交织、拥有多层次绿化和交流平台的“立体校园”。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32
▲ 功能体块组成的立体校园
拆分建筑裙房体量,使其顺应山势形成一系列开放或半开放的空间“聚落”,营造宜人的尺度,提供交流休息的环境。在“聚落”的屋顶,一系列高低错落的平台相应产生,作为多层次的室外交流空间;“聚落”向上延续,以红砖为“负体”,竖向切分宿舍塔楼。在实验楼主楼上面对山景和体育场方向,点缀红砖的“窗口”,为师生在高区提供室外交流、远眺的休息平台。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35
▲ 剖面图
无边界景观,即模糊校园边界,不设封闭院墙。校园空间与场地环境之间通过开放的共享空间融为一体,进而与深圳大学城实现更充分的融合。师生或公众均可通过无处不在的共享空间进入校园空间。开放式的校园设计,以其亲切的姿态实现了科研设施和教学资源更广泛的共享;而大学城乃至整个深圳市,也可以将更加丰富的配套红利反哺给校园。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38
▲ 西侧教学楼外立面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0
▲ 南侧公寓裙房的红砖聚落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2
▲ 校区内庭院空间
03 经典传承
受美国近代折衷式建筑风格的影响,清华大学校园中的标志性建筑大多由红砖砌筑而成。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是清华大学在国内的唯一异地办学机构,是清华大学在大湾区的空间延伸。为体现文化传承,我们以清华本部经典的“红区”为基调,通过有历史感的红砖材料与岭南特色植被景观的有机结合,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6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7
▲ 校园东侧经典校门空间
从建筑庭院、裙房向上,至架空休闲空间、高空庭院等部位,墙和地面均采用了红砖元素,既是对经典建筑文化的追忆,又形成了标志性建筑特征。
红砖校门汲取古典拱券的建筑设计语言进行现代化诠释,庄重而不繁琐。
校园西侧采用较为厚重的红砖基座,托起彼此交错的教学楼和教师公寓。基座拾级而上,融合于山体景观。入口处设置弧形的台阶广场,和墙面上的学校名称搭配,形成具有纪念意义的场景空间。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52
▲ 国际交流中心室外入口空间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54
▲ 校园西侧公寓平台入口
室内部分充分利用红砖堆叠所产生的空隙,将光线导入建筑,投射出斑驳的光影。红砖大小一致,体块均等,看似中规中矩,实则可以通过相互之间不规则的穿插、排列与融合创造灵动之美,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57
▲实验楼门厅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59
▲ 实验楼门厅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61
▲ 国际会议中心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63
▲ 校史馆入口
04 交流共享
国际化和学科交叉是学院最大的办学特色。空间布局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建筑有机体中,为师生交流互动、学科交叉融合、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可能。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67
▲ 交流空间分析图
充分利用山地景观,结合地形布置学术报告厅、具有对外交流的重点实验室、餐厅,旨在创造轻松愉悦的建筑空间,自由浪漫的景观环境,成为会议交流、思想碰撞的新舞台。秉承国际化校区自由、多元、开放的特点,方案通过在裙房设置多种交流休息、绿化、餐饮空间,以水平交通桥、廊、台阶进行连接,使不同的空间盒子“聚集”与“叠落”,形成变化丰富的新“红区”聚落。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70
▲ 交流空间分析图
05 实验综合体
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逐渐走向城市化、高密度化、共享化。设计结合实验对环建筑层高、装饰标准、结构荷载、布局需求、强弱电需求、温湿度环境、废水废气系统及自控系统等专业的需求进行归纳,将实验室划分为标准和特殊需求实验室,并加入 PI 学术带头人和研究生的研讨办公空间。标准实验室分布数量较大,对空间环境和实验工艺环境要求稍显复杂,采用集中分层分区设置。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74
▲ 实验室平面布局图
在垂直布局上,对通排风要求高的医学生物类实验室布置在建筑顶部,荷载较大、需要高大空间的实验室位于建筑底部,预留空间和孵化用房位于建筑中部,便于与教学行政沟通联系。另外,实验楼每层都结合实验室布局设置学习区和休息区,部分楼层每两层设置一个垂直交流中庭,强化水平与垂直的交流连接。
06 绿色低碳
深圳市属于夏热冬暖地区,具有炎热、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设计通过围山引水、架筑多层平台、穿插开放空间的方式,将建筑、空间、绿化相融合,平衡了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裙房部分采用休闲绿化空间、室外通廊、弧形楼梯、连桥等方式,提供了多样丰富的灰空间,在高层建筑连通走廊与室外平台,构筑通风廊道,改善室内通风环境,提高建筑能效和舒适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西立面设置遮蔽西晒阳光的金属百叶,通过不同角度的变换,形成了丰富的建筑立面语言。在东立面设置铝拉网系统,结合空中绿植花箱,在遮蔽强烈阳光的同时,形成建筑与绿化共融相生的态势,同时为实验室的室外设备扩展提供了空间条件。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81
▲ A 座实验楼东侧立面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83
▲ C 座图书馆北立面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丨中国深圳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85
▲ C 座教学楼西侧立面
项目地点:深圳市南山区
设计时间:2018 年
建成时间:2023 年
建筑面积:156,000m2
建筑高度:100m
设计主持:崔愷、王超若、范重
建筑专业:闫晓婷、张禹茜、吕翔、董烨程、魏宏健
结构专业:马玉虎、邢超、王奇、王帅、刘家名、段进维
给排水专业:黎松、宋国清、王艳姗、林建德、裴黎君、王子豪、杨东辉、郭汝艳
暖通专业:郑坤、张亚立、赵刚、王伟良、王精勤、杨硕
电气专业:肖彦、张恩茂、李磊、李宝华、宋树云、李俊民
总图专业:连荔、罗云、刘文、白红卫
室内专业:董强、米昂、马冲、司建龙、李亚洁、王曦媚、王杨
景观专业:刘环、谭喆、齐良玉、孙昊、盛金龙、齐石茗月
幕墙专业:孙洲、王刚、李平、苏永伟
照明专业:丁志强、李占杰、黄思平
建筑摄影:存在建筑、马冲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