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末案例   /   建筑   /   工业建筑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

2024/06/06 00:00:00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项目名称: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
位置:益阳
设计公司: 普罗建筑
摄影师:存在建筑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4
在中国的县域地带,存在着一种“中间化”的城乡结构。它既不同于以新技术产业作为文化驱动力的大型城市,也不同于纯粹以农业景观作为缓冲区的乡村田野。在这样的区域,大量存在着更为粗暴的城市化现象,其所希望构建的现代城市结构意向,往往无法被相对原始的产业所承载与消化,从而演变成各种具有冲突性的城乡奇观。这种“奇观”,一方面构成了“真实城市”的有趣性,另一方面,这种“中间化”也造成了城市空间发展的不可延续性,阻碍了”具有延续性的地域文化”的形成,从而不断构成无法定义的,空洞化的“千城一面”现象。湖南安化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产业驱动”的县级城市。
安茶博物馆工厂基地位于安化黑茶产业开发区的最前端位置,紧邻资水。在这里,震撼的自然山水景观与巨大封闭的产业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割裂。产业具有巨大的能量,它吸引了资源与人形成新的聚集场所,对于整个安化的黑茶产业布局来说,安茶博物馆工场的姿态与属性将决定一种新的城市空间文化的建立,将代表当地产业空间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如何将这种乡镇过去粗暴的产业工业化发展模式进行优化改良?探讨,并建立一个既延续本地风土文化,又适应大型产业落地性发展的“模型样板”,并最终推动本地产业空间的文化性演进,成为这个项目最重要的出发点。将工厂变成一个“城市聚落”,就能将巨大的产业建筑与自然之势融合,再次重塑当地空间文化肌理,对于整个安化的产业空间转型带来巨大的示范作用。
当工厂不再被理解为一个巨大的功能单体,而是多个在江上漂流的异形石块,最终在此汇聚和碰撞,慢慢形成稳固的整体,从“工厂”成为“工场”。其不同部分彼此之间产生的随机的复杂关系,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与自然景观空间的渗透缝隙,最终成为江边一个开放的城市聚落。在这个新聚落中,文化,自然,场所,知识,物流,情绪,形成一个活跃的流动关系,重塑了茶产业核心的人文价值,并使这种价值在城市空间的体验中得以传达和释放。同时,茶厂建筑本身成为资江边上一个新的大地艺术景观,成为一座人造的“灯塔”。传统工厂空间追求资源效率的最大化,是完全的“私人领域”和“物品聚集地”。其通常需要与人活动的场所,城市公共交往的场所,做刻意的隔离与阻断。而安茶博物馆工场不同于传统的产品生产工厂。
黑茶的生产与包装过程,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重新认识黑茶这种“产品”与地域文化,自然环境深度结合的产品,我们希望重新策划一种新的工厂,将手工黑茶产品的制作包装,存储,与展示,售卖,文化交流这全流程通过“博物馆工厂”这样一种空间组织模型给呈现出来。通过将三种黑茶的展示文化空间对中央工厂(非遗手作包装)的包裹,形成一个现代的黑茶文化的“新聚落”。在这几个功能之上,植入一个巨大的三角形混凝土体,一个“环廊”,将周围的自然环境吸纳到各个聚落的缝隙之中,使其成为一个空中风景游廊,成为一个工厂中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或者说,在城市游走空间中,置入一个工厂。游廊在建筑室内外穿梭,形成工厂采光,通风的重要建筑架构。
在环廊三边的每个边上,是分别为三种不同黑茶所设立的展示馆。根据千两茶,天尖茶,茯砖茶不同的特点特性,呈现三种不同的空间状态。如何将周边与场地内的自然吸纳到建筑的内部,是建筑形成自然聚落的关键点。通过“游廊”“窗口”“狭缝”等结构,使资江与群山的风景成为聚落的一部分。同时,在聚落内部,通过让植物完全与建筑生长在一起,形成“野生”感的“人造之山”,建筑自身复杂的缝隙与错落成为植物融合的场所,是人们感觉到自然在建筑中那强盛的生长感。安茶博物馆工厂希望体现黑茶文化里地域文化为茶叶制作所带来的灵魂。在整个建筑的室内外材料运用上,完全遵循利用本地材料这一原则。
通过安化本地的蘑菇石,资江边上的碎石所打造的石笼,茯砖茶脱模而出的混凝土砖块,天尖茶的竹编工艺,千两茶本身的捆绑容器等,来构造起整个聚落的地域气质。在这种策略的引导下,建筑本身可以渐渐脱离建筑师理想的“纯建筑”领域,真正成为使用中满足当地文化与需求的不断进化与生长的房子。实际上,经过业主根据新的需求的不断加建,如屋顶晒茶场等新的功能体,聚落本身越来越丰富,多样,成为“活着的聚落”。在当下,标志性建筑,网红店,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正成为建筑师对生活空间环境进行提升与优化的主战场。而在更广大的“中间地带”,在摩登城市与田园牧歌的中间,大量的“产业空间”正在悄然无序侵入,形成“非城非乡”的环境黑洞。
而这些无法进入城市规划与建筑师工作体系的场所,事实上更广泛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文脉。安化的这一案例,非常典型。这种巨大的产业空间,如何能与地域的空间文化发展相结合,与自然环境对话,同时能够从文化上反映产业对于地方空间建设所带来积极影响与长远贡献,并将其转化为建筑的创新语言,不仅是从设计角度,更是从一个社会发展的角度切入的重要课题。安茶博物馆工场,一座博物馆式的工厂,一座工厂式的聚落,一座聚落式的公园。我们认为,当一座建筑具备足够的包容性,它自己就可以成为城市。而当它的态度足够明确与笃定,它最终将融为自然。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12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14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16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18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20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22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24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26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28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33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35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37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39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41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44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46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48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外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50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内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52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内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54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内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56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内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58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内部实景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60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平面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62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平面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64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平面图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丨中国益阳丨普罗建筑-66
益阳安茶博物馆工场剖面图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