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本项目位于无锡市,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无锡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大米市之一。
本项目有七大核心理念:
文化:设计主张对学校本身个性文化的挖掘与历史传承,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培育师生共同价值追求,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
现代:这里说的现代,不仅仅指建筑本身,它的含义是广泛的,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现代文化因子的注入等等。
开放:开放的建筑空间、开放的教学理念,无论是校园建设还是对教育本身的认知,我们都需要以开放吸纳的姿态跨越式的追赶与开拓。
生态:设计强调对地域气候条件和自然生态特征的适应与利用,创造校园独有的小气候环境,实现内部生态小系统的循环。
绿色;绿色不仅体现在我们的建筑是绿色节能的,更为有意义的是学校教育理念中全新的教育手段---绿色生活。
公共交往:打破固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创造多类型交流、交往场所,让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
可持续发展:我们避免见缝插针式的校园建设,在校园建筑的永续更新发展方面,设计留有宽阔的余地。
结合江南水乡的地域特色和“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设计理念,以文化为核心,营造校园治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抓住教育现代化,功能多元网络化,环境园林化和空间人文化的校园规划原则,体现国内一流校园的特质,并与江南的秀美形象相契合。
努力营造分区合理、动静分离的规划布局,创造出有中国江南文化内涵与现代校园建筑相结合的和谐的校园环境,利用自然景观,创造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内外空间环境的渗透及景观视线的效果,建立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
总体构思
根据相关部门要求,本项目最大容量为36个班,按每班45人计算,可容纳学生1620人。
总体规划以一个文化广场和三个庭院为核心,沿着“文化传承”的纵向生态轴,向两侧展开建筑的空间布局。其中廊桥作为联系三个建筑的纽带,将综合楼,食堂、风雨操场、教学楼联系紧密。
主入口的礼志广场,作为礼仪性的广场,正对校园的综合楼,东侧为食堂、风雨操场,形成入口半围合空间。教学楼与教学楼之间布置观景庭院,在教学楼东侧布置科学园地,小学生可在此种植花草,体验生态文化。
第一层次——设计中始终主张三种精神的贯穿,即生态精神、科技精神、人文精神。
① 对生态的理解不仅仅着眼于规划地段内的生态,更从广义生态来理解,设计强调对地域气候条件和自然生态特征的适应与利用,创造校园独有的小气候环境,实现内部生态小系统的循环。
l “文化传承”的纵向生态轴设计
“文化传承”的纵向生态轴,蕴含着莘莘学子对知识的渴求,是连接现实与未来的桥梁,学子们张开理想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徜徉,感受文化带给自身的无穷力量。
总体规划以一个文化广场和三个庭院为核心,沿着“文化传承”的纵向生态轴,向两侧展开建筑的空间布局。整个学校都通过廊桥连接起来,既能保证小学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又能将教学区与运动区有机整合在一起,达到资源共享,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对话。横向的庭院生态轴与纵向生态轴穿插组合,共同形成了整个校园区域的景观生态架构,有机而整体、平衡而稳定。生态轴的设计,不仅突显出校园的地域特征和人文内涵,而且使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为师生们营造出一种心如止水,孜孜以求的学术氛围和怡人的生活环境,丰富了师生的交往活动空间。
l 学校发展用地的利用
在设计中考虑到学校发展用地的利用,我们从景观效果与功能使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对学校发展用地进行设计,把这块地作为科学园,既要保持生态景观的延续性,同时满足功能上的需要,城市景观与学校资源共享。
② 科技精神的诠释不仅从设计手法、建筑型体上加以体现,更从其分区、空间组织的创新本质上加以把握。
l 网络布局与院落文化
在高效集中原则的基础上,对校园的规划设计,我们采用了网络布局与中国“院落“文化有机结合的手法,它利于校园的整合、学科功能之间的交流与渗透。为了增强环境的通透感和场所感,U字形网络式教学楼的底层有部分采用架空设计,一眼望去毫不遮挡视线,这样不拘一格的院落式布局形成了院院相通、院中透景、景中望院、院景交融的优美宜人的教学环境,进而也得到了U字形教学楼内——网络式教学楼间——半围合的庭院内——全院景区间的多层次、环境迥异的交流空间。网络式布局与院落文化有机结合构成的院景相融的建筑布局美化了校园环境,不仅明确了教学楼的教学功能,还将其功能渗透伸延到室外庭院中,校园建筑群体的品质自然而生。
l 各分区间的有机联系统一
在划分校区功能分区时,以整体统一、有机联系的原则为指导,通过“文化传承”的纵向生态轴和横向的庭院生态轴的分隔及向校区的相互伸入渗透,将校区分为四个片区即行政信息区、教学实验区、素质运动区、后勤生活区,各功能区之间相互联系紧密,区划集中。总体上达到了功能分区有机联系统一。
③ 人文精神是学校的品位体现。
设计时,在其各自的轴线对位上设计了体现其特点的文化广场,其间的小品也迎合其各自特点,学生在此,分别体会到不同的学习与生活氛围,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品质,受到不同的文化熏陶。在校园建筑的规划布局上,不仅设计了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教育教学用房,同时创建了优美的户外活动交流,休息的室外空间。强调人与环境、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突出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思想。
第二层次——空间特质的表达
① 在空间处理上偏重于理性,校区教学楼形态的规整布置,并采用一些高技派的手法,表达一种稳重中蕴含激情的精神态势。
② 在从主入口处到校区的教学、运动区域的空间序列安排上,有很强的次序感和节奏感。
③ 打破设计中各自为政的设计,更注重校区的空间共享,室内外空间的过渡转承,行人视线走廊的穿透引导加以丰富开拓,使之富有视觉穿透力,表达更深一层的空间特质。
第三层次——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环境景观的设计理念突出“场、绿、院”的主题,来组织校区的总体景观系统,形成由大到小,由表及里,丰富多层次的景观体系,同时也是师生们学生、生活、交流的室外空间体系。
l “场”:校园内的广场是以绿化带为主的大型开放空间,这些区域突出了校园环境的整体形象和特征,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体现出校区的独特魅力和人文意境。
l “绿”:整个学校的绿地比较多,主要以科学园为主。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学生们在科学园里从事力所能及的种植活动,增加着生活阅历;亲历播种、开花、结果等植物生长的全过程,感受生命的成长历程;参与小菜园的种植,学生们体验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懂得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应该珍惜劳动成果,自觉养成节约的习惯。
l “院”:由建筑组群中各具特色的院落空间组成,以桃李园为主,其他教学区的院落为辅,各个院落所对应的是“学习”“生活”“文体”“信息”“交流”等各不相同的功能,通过环境小品、植被、校友赠品和学科名人等要素来构筑各具个性的院落空间。
第四层次——群体风格与个性展现
校园建筑应有校园建筑的品格,探求适应学生和学习生活,反映学生心理与环境行为的建筑形式。校园建筑在表现不同建筑个性的同时,加强建筑的群体意识,处理好个性展现与群体风格的关系。在设计时注重校园建筑的整体性,统一协调的建筑群体就象一曲和谐的乐章,主调不断地涌现、重复,会增强人们的记忆,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建筑风格和形式上,力求体现21世纪的校园风貌,塑造时代感强、文化内涵深厚的建筑形象。建筑群体错落有致,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形成多层次、多空间变化的空间效果。简单的几何图形符号重复运用,建筑细部强调典雅别致的节点处理,从墙面线条到门窗形式及色彩搭配上,整体建筑风格简洁统一,文化气息浓厚。建筑外饰以砖红色的外墙、灰黑色的涂料,间以浅色格栅为主基调,共同营造了富有时代气息和充满青春活力的美丽校园建筑空间。
第五层次——便捷的交通体系
根据规划设计条件的要求,旺庄东路上主要设置该学校的步行学生接送出入口,教师车辆入口和非机动车出入口。在现状规划道路上设置家长接送的车辆出入口和社会停车库的出入口.
a.地下步行系统
步行的家长接送学生,通过进入地下的踏步,进入学校的家长接送区,学生通过刷卡闸机进入学校安全区,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学生放学时,通过学校内部的楼梯进入地下接人区,等待家长。此接送区布置了学生短暂停留的休息室,还设置天然的采光。
b.地下车行系统
开车的家长通过东侧现状道路入口坡道进入学校地下室,把学生送到地下安全区域,学生从此进入闸机,然后进入教学区。教师车辆入口设置在旺庄东路上,在此地下室附近安排80个教师固定车位,教师通过附近的垂直交通进入教学区和办公行政区。
社会停车库入口位于学校用地范围外的东侧绿地范围内,该区域有相应的采光、通风设施和人行垂直交通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