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姚江水岸·农耕文化博物苑位于余姚市四明山脚区域,紧邻姚江,四面环水,拥有得天独厚的世外桃源环境特征。项目占地约6公顷,包含三栋迁建清代古建筑和室外园林景观空间,总投资约1.5亿元,是余姚市近年规模最大的、兼具研学科普、休闲娱乐、民俗体验、农耕文化展示功能的综合性博物苑。
▲总平面图
项目四面环水而形成为一座小岛,周边分布农田及村落,典型的浙东水乡,拥有得天独厚的世外桃源的环境特征;陆路交通的弱化和水路交通的便利,加强了基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意境与感受;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早期人类文明尤其是农耕文明的发源,为基地中农耕主题的确立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背景。
▲现状实景
博物苑设计以“姚江明珠·诗画江南”为主题,以古建筑与传统园林为特色,着力把握农耕文化展示与园林建筑艺术的契合点,以浙东水乡的文化村落为蓝本,掇山理水、通过假山叠瀑、亭台轩榭、飞虹画舫、溪湖塘池、将三栋古建融合于山水园林之中,构建移步异景、诗情画意的精神家园。
▲实景鸟瞰 (吴清山摄)
三栋古建筑分别从宁波、兰溪、金华迁建至此,是清中晚期的典型的浙江居民,体现了中国大家族的伦理观念与小家族的生活习惯。雕刻精美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通过项目对其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异地保护、传承。
▲三栋迁建历史建筑修缮后鸟瞰 (吴清山摄)
遵从原真性、整体性、独特性的原则,进行古建筑的修缮与异地迁建工作,结合浙东区域文脉,营造稳定环境,永续性活态化保护古建筑,修复精致的木雕、墙雕、门匾等,升级融入耕读文化设施,注入不同的文化展示功能,满足现代人研学、考察、文化体验等需求,让古建筑重新焕发活力与光彩。
▲古民居修复实景 (吴清山摄)
在建筑保护修缮的同时,更重要的在于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周围空间环境的整体性。设计着眼于整体院落的格局和风貌,进行原真性整体保护修缮,并通过“功能植入、功能置换”,做到历史建筑功能的活化再生,赋予建筑新的生命,与当今生活互融,与自然互融,实现价值重塑。
▲书画院入口实景 (吴清山摄)
浙东园林在浙东宁绍平原一带,以私家园林及书院居多,具有浓厚的工商文化传统,且与生活紧密相连,以自然山水为主要载体,表现“古、奇、雅、竣”的江南传统园林风格。
通过空间及山水景观要素分析形成以自然山水、人工堤岛泉池、亭台阁楼等园林建筑、特色植被于一体的山水框架。
▲山水庭院实景 (吴清山摄)
通过江南园林的形式,将浙东耕读文化展示与文人园林艺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山水之间融入游廊、老树、古桥、景石、文化题刻,配植松、竹、梅等人格化植物,以及朴树、红豆杉、胡柚、枇杷等乡土植物,体现耕读文化,整体营造前宅后园、诗情画意的生活场景,升华精神家园。在整个环境营造中大山用土、小山用石,通过叠石、古桥、植物搭配打造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多层次水景空间 。山石之间以草丛、青苔点缀;假山缝隙间用地被植物点缀,弱化山石的坚硬感,达到刚柔并济的艺术效果。
▲假山跌水实景
以开阔水面安排岛屿和建筑,形成曲折深远,离合扩散的格局。浚水理石、采用太湖石置石叠石形成自然的水系驳岸。
▲跌水曲桥实景
古建庭院选用造型姿态优美、质感独特的孤植树、对植树配置,以建筑为画框,自内而外欣赏,将框景、障景巧妙地结合。结合山石、水体植物布置亭、台、阁、楼建筑,与自然之景相辅相成,创造俊丽、雅致的园林景观。
▲内庭院植物配置 (吴清山摄)
▲园林建筑点缀于园林之中 (吴清山摄)
▲古民居门头实景 (吴清山摄)
将具有浙东耕读文化特色的门头、匾额,旗杆、河埠头、画舫等元素融入园中,使游客触景生情,引起共鸣,追忆乡愁;修复精致的木雕、墙雕、门匾等,融入传统古建筑文化;植物配置、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方面借鉴了传统山水画境,在山水之间融入游廊、老树、古桥、景石等,配植松、竹、梅等人格化植物,以及朴树、红豆杉、胡柚、枇杷等乡土植物,体现耕读文化。
▲传统雕刻修复实景
将婚庆、戏曲、手工体验等民俗文化融入建筑、景观中,进行文化展示的同时开展互动体验活动。
▲文化活动融入园中
通过历史建筑异地保护与传统山水体系营建,使建筑与环境共生, 传承浙东风景园林艺术的自然山水。
▲建筑与环境的共生
农耕博物苑建成开园后,已成为余姚市近年规模最大的,兼具研学科普、休闲娱乐、民俗体验、农耕文化展示功能的综合性博物苑。
项目名称 | 姚江水岸·农耕文化博物苑
项目地址 | 余姚市
项目类型 | 农耕文化博物苑、度假酒店
规划面积 | 6公顷
竣工时间 | 2022年1月
设计范围 | 历史建筑迁建修缮、景观园林、园林建筑
设计单位 |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生态与园林研究院
项目主持 | 马少军
主创团队 | 郑慧娜、刘珂、刘国动、张超杰、钱凯凯、郑科、曹圣盼、唐毅、游加来、陈德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