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在上海,一对研究儿童家具的建筑师夫妇,为 2 个小朋友购置的学区房,花 1 年装修,只住 5 年。只是想把它当作“全屋适童化”设计的试验场。他们拆掉了所有不必要的隔断墙,把家重组成一个能肆意奔跑的游乐园。用 72㎡装下三室两厅两卫,能钻、能滑,还有 3 个风格的乐园:哈利·波特、马戏团和摩洛哥风情,让喜欢的 IP 和元素统统入住。这对夫妇将设计的精妙隐藏于细节之中,只想给 2 个孩子放肆玩的童年,让快乐至上成为这个空间的首要准则。
程久军(左),等等几木主理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余晓歌(右),等等几木创始人/设计总监,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两人从建筑公司离职后,于 2016 年在上海共同创立儿童原创设计品牌等等几木,设计作品多次荣获 IF 设计奖、IDA 设计奖、金点奖、金汐奖、缪斯奖等国内外奖项。致力于把玩具的启发性和家的环保性融合,打造可以玩的成长型家具。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有了孩子后,建筑师夫妇余晓歌和程久军也进入了为孩子上学买房的阶段。不过挑房前少了“鸡娃”的驱动,只想着给爱看高楼的孩子找个可以看到上海“三件套”的空间,便在杨浦区买下了这间套内面积 72㎡的小空间。
客厅的落地窗外,一片绿意,远眺还能看见上海三件套。右下角的原木色 Roland 电子钢琴是余晓歌淘选许久才找到的,以配合客厅空间中其他家具的整体色调和质感。
拿到房子,余晓歌最先做的就是拆墙。这套在中介口中不太好卖的空间,最大的缺陷就是“采光”。原户型“拥挤”的格局和动线安排,遮挡掉了大量光线的射入。
接下来就是重组空间。余晓歌调换了客厅和主卧的位置,将每个房间大门朝向客厅核心区域开放,让入户视线直达窗景,任空气自由地穿透整个空间。
餐厅处,等等几木“加一”餐桌与餐边柜组合成一个多功能的咖啡角和用餐区;远处用绘本架改造成的折叠门后还藏了一间密室,余晓歌把原本的阳台空间改造成了兼具收纳功能的客房。
二人最初并没有改造重装的打算。但手里攥着这个“资源”,一想到自己设计师的身份,同时还在经营着自己的原创儿童家具品牌,余晓歌和程久军心里的那股子挑战欲还是没有克制住。
他们决心放手探索,从自己和两个孩子的真实居住需求出发,把它作为一个“全屋适童化”设计的案例进行实验。
入户门上贴满了夫妻二人从旅途汇总收集而来的冰箱贴,细心的话就能发现,他们还特意将冰箱贴们按照地理位置进行摆放,形成了一张用冰箱贴组成的世界地图。
“进门总是黑咚咚的”。余晓歌通过拆墙以及重新归置各个功能空间,将动线减到最小,实现零过道,最大化进门的视线范围,以达到自然提亮的效果。
对于小户型家庭来说,收纳也永远是逃不开的问题。“我们到底需要几个柜子?”是余晓歌在设计之初就提出的问题,并先于空间的规划,提前构思好了每个柜子需要摆放的位置。
而对应的储存量,也在入住之前被精确到了件数,衣柜里可以放几件衣服,书架上能放基本书……得益于余晓歌惊人的空间利用,储物的空间最终还多出了三分之二没有用完。
余晓歌自称做设计时“很抠门”,户型里一点犄角旮旯的小空间也不愿意放过。她遵循着“化整为零”的手法,每个鸡肋的夹角空间都被定制的家具平整地填补,满足收纳的同时也让强迫症在这里得到了“治疗”,视觉始终感到极度舒适。
在这个如洞穴一样的客厅中,还藏着不少有趣的角落,例如滑梯旁的墙上挖了一个形似西班牙红墙的建筑模型;以及将厕所外左下方的墙角做成了《猫和老鼠》中 Jerry 的家,当人走过时,Jerry 头上的灯就会亮起。这些小细节往往第一眼很难被发现,但一旦开始仔细观察就会感到无比惊喜。
常见的“全屋适童化”会从满足儿童活动的娱乐性设计出发,因此也意味着它的使用场景通常面向低龄的儿童。只是,使用几年之后,随着孩子长大,空间很多为配合孩子打造的细节也许会不再如设计之初那样适用。
客厅的墙颇具弧度,就像在洞穴中居住一样,让人看着就很有安全感。“但对于一个小朋友来说,这是他无法逆转的童年记忆。”不去过多思考孩子长大后空间如何适配,余晓歌和程久军以五年作为这个家的使用周期进行设计。
客厅沙发边上的储物柜中,摆满了一家四口旅行时买回的各类玩具、雕塑。如今的客厅如同一个大型游乐场,所有的家具都变成空间中的一件巨型的多功能玩具:兼备滑梯功能的储物柜,可以当作积木发挥创造力的沙发……
等等几木以《哈利·波特》中哈利居住的小房间为灵感设计的“哈利的房间”滑梯柜子,是一个既能玩乐,又能储物的实用型家具。滑梯下还设计了一个带灯的阅读区,平衡两位小朋友不同性格的玩耍需求。
作为《哈利·波特》的忠实粉丝,余晓歌和程久军在考虑为小朋友打造家具时,常常会从自己喜欢的 IP 里获取灵感。
客厅利用夹角的凹空间嵌入一座“哈利的房间”滑梯柜,将它变成家中一个微型的游乐园。这里是孩子最常待的秘密基地,打开楼梯下的小门就能进入到另一个神秘的魔法世界。
从《哈利·波特》中获取灵感的等等几木古灵阁收藏柜,装满了夫妇二人从世界各地旅行背回来的当地特色工艺品。摩洛哥、南非、俄罗斯、圣托里尼……不知不觉,他们已经共同走过了 50 多个国家,有了孩子后,他们每年都会计划起码 2 次的家庭旅行。
只是,爱玩的可不只有小孩,余晓歌和程久军也常常跟着他们追逐打闹,甚至有时出门前的 15 分钟滑滑梯都成了一件必经的仪式。
余晓歌也想过是不是要用这个家来实践设计过程中对空间功能、美学、价值平衡探索。但思来想去,最终的结论还是不如“随心所欲”,把喜欢的场景通通放进去!
为了让家看起来更有趣,余晓歌将卫生间分隔成两个不同风格的空间。正对餐桌的外墙中间,挂着《哈利·波特》魁地奇比赛中的金色飞贼。夜晚,当这盏看似平平无奇的夜灯被打开后,影子就像它张开的翅膀。
下图为位于新西兰玛塔玛塔附近,《霍比特人》电影三部曲的取景地,弧形门窗十分可爱。
柔和的弧线设计存在于空间的各个角落。仿佛从《霍比特人》中的夏尔镇里走出来的拱形或扇形门窗,让每次进出都有别样的仪式感;吊顶与吊顶间都用弧线相接,脚步伴着视觉也随之流动起来。
与左侧厕所连通的圆窗就位于花洒边上,马桶上的彩色玻璃窗与浴室连通,轻轻一推即能对话。因为家中男性占比很高,避免排队使用的情况发生,原本仅有的卫生间也被隔成了两个,也给余晓歌在风格尝试上多了一重选择。
左侧较小的厕所从动画电影《深海》中获取灵感,片中同款的玫瑰花窗为小小的空间折射出梦幻光影;右侧则在材料上做了尝试,通体使用微水泥制造出柔润的反差。
魔毯高低床、面包书柜以及纽特衣橱全部来自等等几木。门后的书柜上堆满了哥哥钟爱的各类恐龙玩具。
儿童房则希望将那种玩乐的体验拉至最满,用高饱和的色彩勾勒出了一个热闹的马戏团。考虑到这个家并不会居住很久,夫妇俩希望孩子在这段还不完全需要独立的时光里,可以有更多相互陪伴成长的时间,于是决定让两个孩子住一个房间,哥哥睡上铺,弟弟睡下铺。
儿童房的木门下方也做了一个矮门,很受两位小朋友的喜爱。我们拍摄日当天也试着钻了一下,打开小门蹲走进去的瞬间好像回到了小时候,非常神奇。但用 9㎡容纳两个孩子的生活所需并不容易。余晓歌通过使用交错床的方式利用上层空间,扩大使用面积,一上一下两个窗户的设计,让两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相同的日出、日落,保证了使用感受上的公平。
两个孩子的书桌与厨房仅一窗之隔,可升降的桌面也能满足孩子站着做手工的需求。从带着充气质感的气球灯,到特别设计的行李箱储物柜,房间里的每个细节都像是以梦为样本,把马戏团里多彩的旅程都收纳进了空间中。原本的阳台空间被扩充为孩子们的学习角,马戏团的帐篷变身吊灯,让风格借助视觉元素在这里延伸。
等等几木“光阴”书桌,可以电动控制升降,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飘窗的功能;悬浮感的床体削减紧凑的体感,也方便扫地机器人来去自如。
而夫妇两人的主卧则仿佛走进了格兰芬多学院的宿舍。余晓歌用《哈利·波特》中最为经典的绿色作为空间主调,采用高半墙设计来增加空间的纵深感。窗户换成整面窗,当升降书桌的高度水平于窗沿下限时,可以有效地制造出落地窗的效果,拓宽空间视觉。
《哈利·波特》珍藏柜里将两位屋主多年来的收集、亲手组装制作的周边全部展示了出来,每次经过都会不由自主停留,仿佛那个世界都被定格在了柜子里,方便自己随时转移。
屋主的两个儿子,一个正在上小学,一个还在幼儿园,年龄相差不大的他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放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胡闹”。平日里,就算工作再忙,两人也会轮流接送孩子、做饭,并和他们一同做作业、玩耍。
男主人告诉我们:“这个家的所有硬、软装都以孩子为中心。虽然这个家的设计使用周期只有五年,但只要这五年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快乐的童年,那当下所做的就很值得。”
为了方便在做饭时可以同时照顾到孩子们的学习时间,余晓歌将儿童房学习角与厨房的封闭墙体打通,通过一扇透明叠窗进行联结,构建出一个双面吧台,透明折叠窗利用光线的穿透感也帮着空间变大。
厨房的风格则是来自夫妇二人的一次旅行经历,摩洛哥漂亮的蓝色花砖在余晓歌和程久军的脑海里停留已久,直到开始装修,这种“拥有”的欲望才得以释放。厨房面积虽小,但五脏俱全,每每进入,都有回到当时漫步街头的错觉。
回顾整个从设计到落成的经历,与其说是给孩子们造个童话乐园,这个慢慢将喜欢的场景装进空间的过程,对于余晓歌和程久军而言,也是为自己实现了一些存在已久的梦想。
“当这个空间充满了你的爱好、你旅行的印记,你会发现,自己也和他们重过了一遍自己的童年。”余晓歌夫妇说道。
监制 | 庄娅琼
摄影 | 蔡云普
文 | S
编辑 | 猪猪
助理|easson、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