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山海禅灯,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屋顶与山亭,屋顶为山,山亭为明灯。籍此象征樵山在南海作为“灯塔”的历史风景之地位。这即是一座山中茶亭,也是一座禅灯,一座可以进入的品茶内观的禅灯。禅灯照亮的不仅是环境,更是人的内心,小中见大,禅茶一味。籍此呼应“佛山”与“禅城”的历史由来,以当代的方式为禅做新的表达。山海禅灯,亦灯亦亭,也是为了追拟宋代的“草庐”与倪瓒的“容膝斋”,那是中国士人傲骨的“小楼精神”。灯亭虽小,却是人傲立于天地之间的姿态,夜山上的明灯。
“Lighthouse of Nature” consists of two components: the roof and the small pavillion. The roof represents the mountain, while the pavilion is the light. This symbolizes the historical and scenic significance of Qiao Mountain acting as a “lighthouse” in Nanhai. It is a tea pavilion in the mountain and also a Zen lighthouse——that one can enter to meditate or having tea ceremony. The lighthouse illuminates not only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human heart, reflecting the big world in the small one. This also echoes 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Foshan” and “Zen City,” providing a contemporary expression of Zen. The “Lighthouse of nature” seeks to evoke the “grass hut”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Ni Zan’s “Rongxi Pavilion,” which represents the “spirit of the small house” of Chinese scholar. Though the lighthouse is small, it reflects the stance of individuals standing proudly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an eternal light in a dark mountain.
▼小楼精神,“spirit of the small house”© 造园建筑
灯塔与禅灯
西樵山,是山与海的交汇处,亦是南海的起源,是制高点。西樵山在南海是作为“灯塔”的地位存在。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之楼观以标胜概”,楼阁亭塔是标记高度的胜景,也是点亮历史风景的灯眼。所以我们在这里做一座当代的灯塔,是对当地山海灯塔格局的空间物化。
▼夕阳将下,华灯初上,lighthouse during sunset©朱雨蒙
▼湖边的夜灯,Night lights by the lake© 造园建筑
佛山亦是一座与佛同名的城市,据闻唐代城内挖出三尊佛像,便就此改名。禅宗所言法如明灯,破除迷暗;讲究传衣钵,不着偶像;灯灯续照,薪火传递。以亭为灯,意味禅的思想长明世间,照耀六合。
灯塔与佛家明灯的意向压缩叠合出一个可以进入的“禅灯”,以西樵山为底景,点亮佛山的山海精神。
山湖之间,桂树之夹,between the mountain and lake, amid the laurel trees© 朱雨蒙
容膝斋·最小的中国园林
山海禅灯分为亭与基座两部分。
核心空间的六角灯亭,两平米见方,仅容三人促膝而坐,可以认为是一个当代版的“草庐”或是“容膝斋”。“仅容双膝”是中国士人对自我空间的理想尺度的形容,是以极小尺度对抗纪念碑式的大建筑,也是王澍老师所说的“小楼精神”。“容膝”显然是一个夸张化的表达,但它宣告着一种与世俗不容的精神与立场,故而容膝斋成为文人自我独立人格的空间化身。六角灯亭中,艺术家孙玥的陶瓷艺术作品也为其注释——一个发光的核心,多窍的云石,亦隐喻着文人的“傲骨”。小亭也是最小的“微美术馆”,以一件艺术作品建构了一个场域。
▼促膝相谈,talking in a narrow space© 造园建筑
▼夜的容膝斋,night view© 造园建筑
▼灯亭的艺术品:多窍的傲骨,artwork: lofty skeleton© 造园建筑
阮籍曰:“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开轩”与“登高”,可以说是人与自然交互的最重要的两个动作——开轩是纳风雨入怀,登高则是主动将身体推入天地。山海禅灯就是围绕这两个动作构成的简单的小世界:身处小亭中,五面支摘窗皆可向上支起,形成类同宋画中建筑装折的灵动姿态;出亭登高观望,远处西樵山剪影肃穆。禅灯小楼并非隔绝外界天地的场所,而是一个强调自我世界与自我坐标的建筑,是一个能够接引自然万物的容器,山风雨月云雾便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望西樵山,mountain view© 造园建筑
▼凭栏唤友,greeting friends by the rail© 造园建筑
新作原址重建于旧有廊亭,基座坡度与大小都原样取自原有屋面,算是对曾经存在事物的某种程度的延续。小楼可视为在曾经坍塌的或被拆解的屋面之上生长出的小世界,故而有着拔地而起、脱离地面的“独柱”姿态,是与过去的对话,也是废墟上的“重生”。
下半部的基座表意有二:一为坡顶的屋面——“屋面”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功能上,也可视为格局的转换层,是视野和想象越过世俗的日常跃迁到另一层级境界的标记物。可以说屋宇之下是世俗的日常,而屋宇之上则是属于《瑞鹤图》中仙鹤盘桓的天宫境界。故而小楼矗立于屋宇之上,即是被置于一个虚拟的高度。其二为浪的隐喻。屋面以瓦片水纹铺设,如波如浪,偶有气泡翻飞,小楼屹立于风口浪尖,如同海之幢。山海同构为一物,成为托举小楼的环境,也是步入小楼的前序。
所以山海禅灯不仅是最小状态的建筑,更是最小的中国园林——有山、有水、也有亭。它以压缩叠合的方式构建出一个园林的残片,是对“小中见大”的当代语言的一种诠释。小与大无关乎真实的面积,而是观念上的尺度。维摩诘在一丈见方的狭小空间里,迎接文殊菩萨和佛祖的八万四千名弟子。“方丈”一词,强调了佛教事件的发生场所的尺度之小,之闭塞拥塞,却在另一维度上,翻转幻化出了大千世界,正所谓“芥子纳须弥”。禅灯之小仅可纳膝,而在大的层面却可以标记其在广阔历史空间中的坐标原点。
▼亭子与基座,pavilion and the plinth© 造园建筑
当代中国茶空间
山海禅灯亦是一次中国式茶空间仪轨的探索。空间的序列映射着身体的姿态,构成茶会雅集的四段式演绎:先是拾阶上“山”,而后在山腰围榻上等待雅集客人,随后步入灯亭围炉煎茶,茶宴结束后从茶亭中走出,在仅容一人的眺台上将思绪推向远山。
在宋画中,楼阁意味着登高远眺,故而往往总是缩于一角,将视野留给无尽的云山。山海禅灯的眺台则是最小的“楼阁”,是楼阁图的残像,登高诗的余音。凭栏之时,已然成为了诗中人,画中人,坠入历史的交响之中。
▼“中国的茶室”,Chinese tearoom© 造园建筑
千利休说日本的茶庭乃是“茶的参道”,因日本茶事如同一场主客共同参与的修行,每个动作不得逾矩半分。而对于中国人来说,饮茶是一个更轻松的事情,但不应仅仅止于味蕾。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中国的茶室”,一个以茶为核心的接引天地自然的园林剧场。传统中国文人的山野茶会,正是在自然中偶遇一片林泉而起兴的雅集。山水是生发雅集的动因,亦是其终曲。中国式的茶室,必然要回到自然,那是所有中国文化的源头。
通体铁艺的绿色是为追拟铜在自然中挥发氧化的铜绿之色,亦是石青之色,历时之色。山海禅灯如同经久伫立在天地间的长明灯,不知年份,已然苔痕阶绿。它肃穆的静默在那里,成为山之亭,海之幢。
▼湖边微美术馆群策展人·建筑师·艺术家全体合影,curator, architect and artists©朱雨蒙
▼模型,models© 造园建筑
▼轴测,axons© 造园建筑
创作项目信息:
创作项目名:山海禅灯
主创建筑师:王欣、孙昱、谢庭苇
设计单位:造园建筑,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合作艺术家:孙玥
创作从属展览信息:
展览名:“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渔耕小舍——湖边的微美术馆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承办: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南海区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瀚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南海区西樵镇政府、九江镇政府
总策划:孙倩
顾问:北川富朗
策展人:王子耕
建造单位:魏源建造事务所
赞助商:广州东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荣熙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杭州日兴家具有限公司
摄影:造园建筑,朱雨蒙
设计时间:2024 年 8 月
建成时间:2024 年 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