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原肖家河小学)始建于 1947 年,1996 年与海淀区树村小学合并,2016 年 1 月由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承办,更名为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随后重建项目启动,历时 8 年终得破茧成蝶,原址上一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崭新学校,拔地而起。
△校园南侧未来绿地公园看向普通教室楼与圆厅©THAD
△圆厅内景©THAD
△重建前后教学楼对比©THAD
△重建前后校园主入口对比©THAD
△重建前后教室楼与圆厅交接外景对比©THAD
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以北,肖家河王庄 1 号,24 班规模小学校,校园原场地中部有一栋三层教学楼和若干平房,场地内所有建筑全部拆除,校园重新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圆厅,普通教室楼,两栋专业教室楼,图书馆,地下报告厅、食堂、风雨操场等。
△建设用地位置©THAD
校园整体建筑风格与北大附小本部一脉相承,灰砖与白色立面构件的运用是对其古典美学的传承和创新,以局部跳耀的色彩提升童趣,整体古朴典雅且不失活泼,契合“快乐,进取,儒雅,大气”的校风。
△圆厅东南侧人视图©THAD
△圆厅入口广场内景©THAD
△普通教室楼入口坡道©THAD
△圆厅外景©THAD
△普通教室楼北侧©THAD
△专业教室楼北楼(左)与南楼(右)©THAD
建设用地条件较苛刻,用地形状不规则,周围环境复杂且限制条件多,设计过程中遭遇东侧四千多平方米地块被削减,加剧了用地不足的严重性。校园南侧为肖家河村现状平房棚户区,环境杂乱,仅有一条约 4 米宽非规划现状道路供学生上下学,北、东、西三侧住宅环绕。考虑对相邻住宅的日照影响、对现状树木的保护、最大化运动场,并满足 24-36 个班的规模与未来持续拓展的可能性,建筑群整体采用周边式布局,在入口圆厅的带动下呈现四通八达的态势,地下空间基本全部开挖利用做为文体用房与生活用房的补充,并于普通教室楼和图书馆首层下方设置半地下架空层室外活动区,在不影响容积率的前提下尽可能提供更多活动场地。
△总平面图©THAD
△棚户区拆除前原校园南侧街景©THAD
△棚户区拆除后校园南侧沿街外景©THAD
原校园内有树木近百棵,含槐树、油松、柏树、杨树、枣树等,校园规划中尽可能对其多保留,延续校园原始的记忆,传承北大附小建筑、树、人共生的自然文化理念。
△原校园内树木与建筑相互掩映©THAD
△绿化与保留树木示意图©THAD
树木和真实土壤、阳光、风和四季等自然元素能够在这里被切实而生动地感知,这些都将成为学生们童年学习生活中具体而美好的记忆。
校园建筑全部采用自然排烟,无需外部能源,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有效减少建筑碳足迹,符合绿色校园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入口处保留树©THAD
△普通教室楼与保留树©THAD
△校园东侧柏树林掩映下的普通教室楼©THAD
△与树共生的图书馆©THAD
开放性、适应性与多功能性
空间在物理层面上的开放、空间功能的可变性、师生对空间使用的再塑造,此三个层面对“开放”的解读,是我们贯穿整个项目的设计策略,与北大附小“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的校训不谋而合。受越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启发,有效的学习并不总是发生在传统环境中的现实,从传统固定式的教学空间转向适应性强的开放性空间是教育建筑的发展趋势。学校成为了一种灵活的工具,师生们可以对其进行再创造,以应对未来校园拓展和不断发展的教育需求。
圆厅——“日月同辉”下沸腾的入口空间,“无台阶”的校园
圆厅是校园的活力核心,其功能不限于入口、交通、集散、文化展示与精神空间。螺旋上升纵横交错的坡道,连通着地上与地下所有的教学与活动场所,适宜小学生活泼好跑动的行为模式,它与公共平台和连廊构成一套崭新的立体户外活动与交流空间系统。这里浪漫且富有力量,日月同辉造型映衬着孩子们风华正茂的姿态,悬索的结构美与偏心的镂空圆带来多重的光影体验激发了师生们更多想象力灵感。
△圆厅内景©THAD
△圆厅内交通流线展开立面示意图©THAD
△圆厅三层向西看内景©THAD
△圆厅三层通往四层坡道©THAD
△圆厅内景局部©THAD
△圆厅悬索局部©THAD
△圆厅通往运动场通道©THAD
△专业教室楼北楼、南楼与圆厅相接©THAD
普通教室楼
普通教室楼南侧,逐层退台,北侧,则逐层悬挑,形成透视强烈的体积感与变化的形体美。种植屋面退台成为南侧未来城市绿地的过度与延申,融入城市大环境,所形成的天然的露台,使每个班拥有专属的户外活动区域,在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也可以第一时间来到户外接触自然、呼吸新鲜空气、远眺绿地进而守护孩子们的远视储备与身心健康,亦可为相关学科的种植和饲养提供每个班独立而特色的场地。同时露台挑板为教室提供良好的横向遮阳。
△普通教室楼东侧街景©THAD
△普通教室楼南侧班级种植平台©THAD
△普通教室楼南立面局部©THAD
△露台圆洞隔墙©THAD
△普通教室楼南侧班级©THAD
△普通教室楼剖面分析图©THAD
北侧的逐层悬挑为校园内区增添了惊喜感与秩序感,并为其投影下的大片室外活动场地营造了天然的雨棚。
△普通教室楼北侧逐层悬挑©THAD
班级教室与走道之间设置了开敞教学区,以可移动隔墙与教室分隔,可灵活展开合班教学活动,满足校方“三室一厅”的新型教学模式。
△普通教室楼开敞教学区©THAD
△普通教室楼五层走道©THAD
架空层活动区
因用地限制,校园户外活动场地极其有限,设置在普通教室楼与图书馆的半地下架空层成为了一种解答,它提供了完善的避雨、防晒、通风等功能,成为孩子们晴雨皆宜的游戏与运动场所。
△架空层活动区©THAD
△架空层北侧阶梯©THAD
图书馆
由二层直通架空层的阅览大阶梯、引入天光的各类天窗、绕树而造的形态,模糊了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界限,提供了多样化的阅览体验。
△与树共生的图书馆©THAD
△图书馆阅览阶梯©THAD
△图书馆二层内景©THAD
专业教室楼
专业教室楼分南北两栋,含劳技、美术、书法、音乐、语言、计算机、手工艺、自然科学等各类专业课与兴趣课教室。北楼首层为校方后勤办公区,顶层设置一个天文教室。南楼于走道和教室之间设置阳光中庭。
△专业教室南、北楼外景©THAD
△专业教室南楼中庭©THAD
校方誉为“超大宝藏”的地下空间。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为文体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场地和多样性,包含 500 人报告厅,两个篮球馆、50 米 6 道游泳馆、可供全校学生分两批用餐的餐厅,和各类中大型音体美专业课活动室。主要空间均设置窗井与天窗保证室内风和光环境的舒适,并满足消防自然排烟要求。
△报告厅©THAD
△游泳馆©THAD
食堂宽敞高大的空间既可承载师生用餐,将可折叠桌椅收纳后,又可作为各类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和演出排练等情景的多功能活动空间。
△学生食堂通往圆厅©THAD
篮球馆为单一大空间,它的单纯性很容易转化为高度的适应性。其空间质量又与报告厅不同,体育馆的平地面是多功能的前提。它即为平日各种体育项目训练比赛提供场地,也是大型的会议、庆典、宴会等举行的所在。
△篮球馆©THAD
地道风与诱导式通风塔结合的自然制冷新风系统,联合我院绿色建筑工程设计研究所进行了仿真模拟,因故未能实施。
因日照计算与规划限高造成层高紧张(例:普教楼层高仅 3.75m)、加之造价控制无吊顶,为改善室内空间品质,采用了管线穿梁设计。
圆厅悬索结构,外圆与中心镂空圆非同心,故悬索非正交编织,均为无规律斜交,每个锚具节点角度不同需逐个单独开模,采用了犀牛建模与厂家专利技术,亦体现了加工生产智能化水平;
圆厅报告厅与北区地下风雨操场采用了预应力空心楼盖结构,增大了室内净高。
应“十四五”课题,结构专业以专业教室北楼为示范工程采用了新型十字形柱(轧制 H 型钢与轧制 T 型钢焊接制成)。
标高复杂、层高多样、净高紧张
地下空间使用接近极限,普通教室楼更是在地下 10m 以内做出了近四层,以圆厅为核心由坡道螺旋上升串联各楼,多处衔接位置净高紧张,管线排布困难,需全专业紧密配合优化以满足净高要求。
设计过程中新减隔震规范的出台
新规范要求学校建筑需中震弹性,结合异形装配式难度加大,且初期导则不完善,结构专业与清华大学土木系联合做了相关科研工作。
异形造型
1)因退台和悬挑,普通教室楼每层教室与交通核无法统一标准化设计。
2)节能设计体形系数较大,造成门窗等保温构件性能要求高,与造价控制有冲突。
3)屋面雨水问题难解决,其他设备立管也难以上下对位需逐个针对性解决。
4)异形设计造成钢结构斜撑与结点较多,抗震阻尼器密集布置,增大了管线穿梁定位难度。
用地不足,地下室满铺
因地下室满铺,且地下大空间外墙紧邻用地红线,加之对树木的保护,基坑支护工程、排水沟、管沟等构造与室外管线敷设等相关的室外工程挑战大。
自然排烟
根据防排烟规范中宜优先采用自然排烟的原则,考虑风管使空间品质下降,地下室全部采用自然排烟,大量布置了排烟窗井、排烟窗、补风窗,局部增设电动排烟天窗,为保证窗井排烟效果采用了护坡桩截桩,构造做法复杂。
地下室窗井与运动场地冲突
为保证运动场等活动场地的完整性,所有排窗井顶部上人钢格栅均与地面齐平,窗井内排水压力大,场地排水设计复杂。
△其他规划方案草案©THAD
△地下一层平面图©THAD
△地面层平面图©THAD
△首层平面图©THAD
△二层平面图©THAD
△普通教室楼立面图©THAD
△剖面图©THAD
项目名称丨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
项目地点丨北京市
建筑类型丨教育建筑
用地面积丨15,613.30㎡
建筑面积丨35,720.33㎡(地上建筑面积 15623.19㎡,地下建筑面积 20107.03㎡)
设计时间丨2016-2022
竣工时间丨2024
设计单位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丨清华大学土木系
建设单位丨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施工单位丨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丨杨洪生 赵宏伟
建筑设计丨刘昌励 鲍薇 王宇彤 章文娟 李春旭 孙瑜珠 盛文革 康琳 刘冉
结构设计丨罗云兵 刘湘 江波 许锦燕 王晓鹏 刘爽
给排水专业丨崔艳辉 王春香 袁野 冬宇辉
暖通专业丨李冰 徐纪轩 詹泰益 张悦 刘建华
强电专业丨韩苓苓 钟新 武毅
弱电专业丨李艳霞 刘路
造价专业丨崔江 李征宇
室内设计丨刘昌励 鲍薇 王宇彤 杨宇康 李春旭
建筑摄影 |三景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