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末案例   /   建筑   /   酒店建筑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

2025/02/27 00:00:00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项目名称:北京睡眠研究所·糖
位置:北京
设计单位:多么工作室
图片数量:32 张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4
场地与环境
此项目位于北京通州区台湖镇唐大庄村,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与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相距仅 2 公里,成为环球影城周边距离最近的民宿村落之一。我们的项目处在村子东南角的十字路口这一关键位置。初临此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芜衰败之景,坡屋顶建筑的房盖缺失,庭院中杂草丛生,门窗洞口更是被改得奇形怪状。经一番了解,原是前一租户欲将此地打造为民宿,却在装修中途搁浅,最终无奈放弃。于是,业主委托多么工作室对其进行全面改造,仍作民宿之用。
▼流动、衔接与延伸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8
▼灵动而富有质感的外墙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10
▼几何体量流动的关系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12
营造神秘的沿街入口
在我们的设计中时常强调三个关键词,流动、衔接、延伸。几何体量流动的关系,以及建筑在场域中的气质,一直是我们的关注重点,也是我们的设计惯性,这种惯性是无意识的并且随着时间在不断转变。
起初,建筑外墙的沿街立面凌乱不堪,平顶与坡顶房的山墙面生硬拼接,呈现出随意、单调的沿街景象。为扭转这一局面,重塑位于主要路口建筑的形象,赋予其体量感与可辨识度,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推敲。先是给予建筑一个微微向前的力,并以入口门洞的四个角为起点向四周延伸至建筑的边缘,塑造出全新的结构线,随后将这些线条柔化,形成一个内凹形的入口灰空间,使扁平的墙体有了几何雕塑感,静态的建筑有了流动感。这个充满流动感的入口,既实现了雨棚的功能,又不见雨棚,完美地融入到了建筑的身体。而这些流动的线条与一望无际的白色,为建筑赋予了诗意与惊喜之感。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17
▼建筑入口概览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19
▼建筑入口的雕塑感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21
建筑整容
鉴于建筑原本的破败状况,为使其脱胎换骨,我们并未选择大刀阔斧的推倒重建,而是采用融合的方式,从既有建筑中探寻可结合的线索,对其进行细微的改造,以营造出颠覆性改变的错觉。我们将这种改造方式称为建筑整容。
这里的整容绝非简单的粉刷与修整,而是基于原本的结构骨架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关系。通过少量局部的改造,影响建筑的大部分感官效果。在新形象中仍能窥见旧建筑的影子,甚至能让您察觉到其变美的过程。
▼动态轴测图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26
▼人体丈量建筑的尺度 © 多么工作室
▼对称而有秩序的前院空间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29
▼视线由前院穿透到后院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31
▼室内与室外的互动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33
▼阳光洒进前院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35
▼光与细部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37
▼几何感的建筑构件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39
顺势而为的布局
平面布局大体维持了原本建筑的关系框架。由于前一任租户已砌好了客房的隔墙,为了节省成本,我们只能基于此进行房间分配。在充分考量流线与动静分区后,我们将前院平房的三个开间中,两间合并为一个公共空间,设置了休息区、餐厅、前台、布草间、卫生间。坡顶房的三个开间里,其中两间已有用于隔层的钢结构,我们继续将其打造成 LOFT 家庭房。公区大厅的位置一经确定,两个院子便与其共同成为整个场地的核心区域,为四周的客房提供服务。
▼公区概览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43
▼公区就餐空间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45
▼公区休息空间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47
▼公区长桌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49
▼由公区看向后院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51
▼静谧的后院空间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53
▼视线由后院穿透到前院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55
两个院子原本就存在于建筑之中,皆给人以内向宁静的氛围。我们将前院定义为开放空间,左右两侧的建构形式对称且有秩序,塑造出了极具精神性的纯白院落空间。后院则相对封闭,主要为客人提供一个具有一定私密性、可供放空发呆的室外活动空间。而大厅空间成为了连接前后两个院子的媒介,大块透明的落地玻璃面使光和视线得以贯穿。
▼跃层客房俯瞰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58
▼客房的立体感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60
▼空间的流动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62
▼容器一样的空间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64
▼客房半透的楼梯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66
▼软装硬做的体现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68
软装硬做,手工感建筑
少量的材料、极少的装饰,一直是我们对纯粹空间的向往与追求。在我们的设计中,始终秉持着对建筑、空间、家具一体化控制的理念。项目中大部分工作都是由设计师通过数字化方法预制,再由师傅现场手工制作完成,大到建筑外墙、屋顶雨水嘴、大门,小至室内的房门、床架、家具,都倾注着我们的专注与匠心。相较于直接购置成品,我们更倾向于让各个元素在现场诞生,它们彼此自然共生,仅需少量必要的成品作为补充,只为营造出独属于我们的设计语言、整体自然协调统一的空间,让建筑语言随时间沉淀,愈发醇厚。
▼夜景下的前院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72
▼夜幕下院子里微弱的光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74
▼区位图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76
▼平面图 © 多么工作室
北京睡眠研究所·糖丨中国北京丨多么工作室-78
项目名称:睡眠研究所·糖
项目类型:酒店民宿
设计方:多么工作室
项目设计:2023 年
完成年份:2024 年
设计团队:王维,陆志毅,盛乐
项目地址:北京,中国
建筑面积:200㎡
用地面积:255㎡
摄影版权:多么工作室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