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2023年10月,随着前滩31综合体全业态的盛大开幕,一个集文化、娱乐与商务于一体的地标性项目正式亮相上海。其中最为瞩目的亮点是拥有2500座的室内演艺中心,开幕至今已成功引进了众多国内外顶级音乐剧、舞剧以及知名艺术家、歌手、艺术团体的高质量演出,成为城市文化新名片。
该项目位于上海前滩国际商务区核心地带,地处南北高架、高青西路、东育路以及海阳西路围合地块,总建筑面积约21.6万平方米,与地铁6、8、11号线东方体育中心站通过地下通道连通。前滩31由香港信德集团与上海陆家嘴集团携手打造,涵盖了演艺中心、商业娱乐、精品酒店及超高层写字楼四大功能板块。
结合地块深厚的文化底蕴,前滩31致力于创建一个开放的城市空间和公共艺术中心,旨在成为市民享受高端文化艺术生活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文化艺术引领城市复兴的新标杆。天华自项目初期便深入参与,负责包括方案深化、施工图设计、BIM设计及绿色建筑和LEED顾问等关键工作,与各专业设计团队紧密合作,以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协作精神共同促成了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
与传统独立建设且功能单一的大型剧场不同,前滩31项目自规划之初便致力于通过多种业态的复合,实现演艺场馆的市场化运营。该项目包含一个总容量为4000座的演艺综合体,其中包括2500座的Hall A剧场和1500座的Hall B黑匣子剧场。此外,周边还配置了7万平方米的超高层写字楼、2万平方米的精品酒店以及1.35万平方米的配套商业。
这种多业态组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循环体系:演艺中心吸引了大量文化消费者,演出季期间的停车、餐饮、消费及住宿需求均可在项目内部得到满足。而在非演出时段,演艺空间可以转换为宴会场地,此时酒店的厨房和后勤服务亦可提供协同支持。全面的业态组合显著提升了演艺空间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使前滩31成为上海首个集演艺、商业、办公、酒店于一体的全新一站式文化生活目的地。
山谷式的广场空间
尽管多业态带来了诸多优势,但也给项目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提出了挑战。项目用地面积为2.67万平方米,容积率为5.0,建筑密度达到65%。高强度的开发标准加上前滩地区对贴线率的严格控制要求,使得传统剧场中常见的临街集散广场设计无法实现。为此,建筑师创新性地将剧场、商业、酒店和办公区域均沿城市道路布置,并在场地中心自然形成一个山谷式的广场空间。该广场在演出季可以作为观演人员的集散广场使用,在非演出季也能举办各种商业活动。内向型的广场设计增加了底层商业配套设施的延展面,有效地吸引更多人流进入项目内部,增强了整体商业活力。
通过这一独特的设计理念,前滩31不仅解决了高密度开发带来的挑战,还成功打造了一个融合多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综合价值和吸引力。
自前滩31开业以来,剧场已成功举办了多种类型的精彩演出,涵盖了从经典到现代的各种艺术形式,包括沉浸式音乐剧《大彗星》;世界经典原版音乐剧《猫》;维也纳春之声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陶喆、罗大佑等流行音乐巨星演唱会;群星云集的《剧耀东方·2024电视剧品质盛典》等。此外,还有全新观演体验的睡眠音乐会:舞台区域的常规坐席被撤除,取而代之提供了近百张卧席,用心为观众打造“解压、助眠”的音乐现场体验。
音乐剧《大彗星》现场。扩展舞台模式创造了全新的观演关系©前滩31
明时睡眠音乐会现场。可升降平台切换成平面模式,提供了专属卧席空间 ©前滩31
剧场之所以能够成功举办对空间要求各异的各类演出,得益于其卓越的多功能空间设计。根据英国Theatre Project团队的设计理念,剧院空间需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变性。通过舞台区、乐池区以及池座区的不同升降组合,剧场能够轻松适应各种不同的演出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交响乐表演、流行音乐演唱会、晚宴和颁奖典礼等。
灵活可变的舞台及坐席模式
在常规镜框舞台的演出模式下,乐池的大小可以通过乐池区域平台的升降来调整,可以满足大型乐池布置或设置为座位数最大化的完全坐席模式;当有大型舞台剧表演时,乐池区平台可升高到与舞台区齐平,形成舞台区域最大化的扩展镜框舞台模式;池座区的座椅可以分组转移到池座下方的库房收纳,使整个池座区成为大型宴会、颁奖礼的场地。
剧场常规镜框舞台模式——大型月池布置、完全坐席布置
剧场扩展镜框舞台模式——小型、大型舞台延伸池布置
bilibili2024百大UP主盛典
适配颁奖盛典的扩展舞台模式©前滩31
剧院展演空间中,除了2500座的Hall A剧场以外,还有一座可容纳1500人的Hall B黑匣子剧场,这个空间的设计同样灵活可变:场地可以通过移动隔音墙分隔为最多三个独立区域,每个区域的灯光音响均可独立控制,伸缩座椅的灵活布置可以让黑匣子的功能在剧场、秀场、展览空间中灵活切换。开业至今,黑匣子剧场已经举办了多场时装走秀、新车上市发布会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活动。
Hall B黑匣子剧场:2025上海时装现场现场©前滩31
HallB黑匣子剧场:2023华为问界新M7发布会现场(图源网络)
黑匣子剧场模式示意示意
黑匣子剧场分隔模式示意
前滩31项目位于浦东前滩核心区域,轨道交通6号线、11号线贴邻项目基地穿行,地铁隧道距项目地下室外墙仅不到15m,而演艺中心的声学标准要求极高(NR20),需要通过设计隔绝地铁隧道带来的震动与噪声。
场地概况
设计对整个演艺空间采用了“房中房”的构造措施:隔声吊顶采用弹框减震吊装吊架;楼面采用浮筑楼板;墙面使用了弹性龙骨支架隔声墙系统;加厚和车库之间的楼板至200mm厚。“房中房”的设计阻断了固体传声,同时在剧场外围的房间也均使用了隔声墙体,从外到内隔声等级逐级递增。而在靠近地铁隧道的地下室外墙则采用橡胶隔振垫,从源头减少地铁线路传导的震动与噪声。
房中房隔振设计
HallA演艺空间剖面
HallA演艺空间内部
除了外源噪声,演艺空间内部的噪声源主要来自于空调送风,设计通过增加竖向管井及水平风管截面尺寸,以及在12米/18米两个标高送风,降低了空调系统的风速,从而大大降低了空调噪音对剧场内部声环境的影响。
根据剧场演出及空间变化的要求,混响设备采用了电子可变混响,可将混响时间在1.1秒至2.5秒的区间内调节,为扩声演出、室内乐、歌剧、交响乐和合唱团等不同演出类型提供完美的声学支持。
剧院前厅中庭空间
有别于传统剧场设计的场地条件和功能定位,前滩31演艺中心在用地相对狭小、容积率建筑密度双高、紧邻地铁线路的限制条件下,有效地与酒店、商业、餐饮、办公等多业态功能彼此协作,成为了市场化运营发展的剧场的典范——一座大隐于市的演艺中心,文化体验与生活态度相结合的前滩标杆目的地。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上海前滩31
项目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
项目业主:信德集团(香港)、陆家嘴集团(上海)
总建筑面积:21.6万㎡
竣工时间:2023年
天华服务范围:土建LDI,BIM设计,绿建及LEED顾问
合作公司:
PM单位:现代咨询,ACOME
造价顾问:凯谛思(Arcadis)
星级建筑师:捷得(JERDE)
执行建筑师:巴马丹拿(P&T)
舞台设计师:英国舞台项目(Theatre Project)
结构顾问:奥雅纳(ARUP)
机电顾问:卓展(China - team)
基坑设计: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上海筑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室内设计:如恩设计,HASSELL
室内LDI: 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
厨房洗衣房顾问:奇凯博厨房设计顾问(CKP)
声学、LED、AV顾问:声美华(SMW)
泛光照明顾问:上海光语照明设计
室内灯光顾问:BPI
获奖情况:2022 - 2023 地产设计大奖·中国 未来方案项目银奖、规划项目优秀奖
图片来源:TIANHUA天华,前滩31,网络(来源于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