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PART.1。
创作背景与项目概况
随着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成都,这座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正坚持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2020年成都高新区政府发布《成都5G智慧城先导区深度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中建西南院与AECOM组成联合体中标,方案以“未来感+烟火气”为核心理念,提出建立科技结合人文的产业生态社区,以产业生态圈模式打造市民生活圈,将空间、产业、服务有机融合,通过建立生态活力廊道和标志性场景节点,编织面向未来的体验型科创生活社区。新川之心公园作为5G智慧城先导区的中心绿地,是多条生态廊道交汇点和活力街区的临街面,承担生态绿核、慢行枢纽、市民乐园、烟火场景的职能。原公园建成于2016年,面积约21万㎡,设施陈旧,游憩方式单一,已无法满足产业生态社区对公共空间的刚性需求。在参照东京南池袋公园、埃因霍温科学园、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等案例,提出了公园有机更新策略,在强化公园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链接,为居住人群和产业人群提供高品质的游憩空间和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
#1 项目鸟瞰图
#2 云檐阳光棚
#3 形象升级
#4生态环境
PART.2。设计理念
延续原有公园“生态、科技、人文”三大主题,通过“牢筑生态本底,重组慢行交通,激活边界活力,点亮夜间经济”四大策略,强化公园作为城市绿心的核心功能,拓展公园渗透城市产业的能量强度,激活公园提升城市活力的独特作用。项目打造“一环两岸五景”的全天候体验,将自然与科技的复合体验完美呈现。
2.1牢筑生态本底
公园水域占比48%,陆地占比52% ,项目对水下生境,陆地生境和水陆交错带生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将水质从四类提升到二类,将植物种类从原有的103种提升到199种,动物种类从原有的31种提升到57种,大大提升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在水下,通过建立水下森林生态链,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增加水体透明度,为市民观水亲水提供了良好的体验。在水边,通过补充湿地浅滩,丰富栖息地类型,织补生态位缺口,为两栖动物和水鸟提供庇护繁衍的场所,在陆上,通过打造近自然花镜群,吸引蜜源昆虫,牢固生态韧性,整个环境提升工程,在未移动一棵大树的前提下,实现了“鸟语花香,鱼翔浅底”的盛景,也在未来高密度城市核心区,为市民留下一片偶遇动物的秘境。
#5林水一体生态群落
#6 水下森林
#7 滨水植物营造
2.2重组慢行交通
公园原本四面被市政道路包围,自行车与机动车混行,随着区域路网的逐步完善,逐步形成了小街区,密路网的城市格局,为在公园界面第一街区,实现车退人进,打造无界公园创造了条件。基于交通量分析的基础上,项目对车行空间,骑行空间,步行空间进行了路权再分配,将区域慢行交通分担比例从46%提升到52%,增加自行车专用道3.7km,健身步道1.8km,并且实现了步行通勤到与步行游憩道的独立路权, 实现区域无人驾驶车辆,公园内无人观光车,智慧慢跑运动环,智能化全覆盖,在保证通行效率的前提下,为各类交通场景提供了安全智能舒适的运行体验。
#8 智慧慢跑环
2.3激活边界活力
公园北侧为商业与服务用地, 南侧为办公居住文化用地,西侧为城市主干道,东侧为生态绿地,设计针对不同城市组团功能,进行主题化场景植入,让公园参与到城市的生长中,实现公园-街道-城市的融合式发展。公园北侧以“云檐岸”为主题,形成极具未来感的烟火市集。以标志性的商业建筑为背景,400m舒展云檐面向开阔水面徐徐展开,形成极具想象力的滨水商业空间,通过将车行道后退一个街区,打造灵动灰空间,植入高品质消费场景,实现生态空间与商业空间的完美融合;公园南侧以“交流街”为主题,打造开放共享的交流街区,蓝花楹夹道的浪漫街道空间,咖啡外摆与疗愈花园星罗棋布,通过街道一体化打造,半私秘空间营造,和消费场景植入为脑力劳动者走出公办室,在自然中获取灵感,在交流种擦出火花提供了可能;公园西侧以“友谊狮”为主题,形成凝聚人气的城市客厅,以新加坡政府赠予的原版鱼尾狮雕塑为焦点,与银杏广场和风物亭构成整个5G智慧城先导区的标志性门户,为举办城市级宣传活动提供舞台,体现成都开放包容的姿态和生生不息的活力。
#9云檐下部空间
#10 鱼尾狮广场
#11风物亭
2.4点亮夜间经济
公园周边在未来将会聚集大量高净值人群,中青年人口及其家庭将形成强劲的消费力。此次提升着重考虑了公园的全时段体验与夜场景营造。到了夜间,北岸灯光秀沿云檐曲线流动变化,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南岸商铺林立,街头花园变成人们夜生活的载体,热闹非凡。位于水面中央的卧波桥在夜晚流光溢彩,桥身两侧增加隐藏式水幕喷泉形成数码水帘,桥下剧场与水面齐平,举办音乐演出、T台秀、发布会等多项活动,营造梦幻体验。同时,打造以卧波桥为中心,东西联动的水上音乐喷泉水舞秀,届时整个湖面湖滨及周边建筑会形成整体联动,形成声光电一体的沉浸式体验。通过水秀联动滨水消费场景,让新川之心成为白天公园,夜间乐园的全天候明星。
#12云檐阳光棚夜景
#13 卧波桥水秀
#14回望公园
PART.3。结语
生态和谐,功能完善,全时可用。新川之心通过有机更新改造,建成之后不止聚集了新川片区的居民,周边临近城市片区的居民也同样被吸引。公园与城市紧密联系,生态效力外溢,区域活力激发,大大提升了周边商业氛围与价值,让新川之心变成展示成都吸引力、烟火气与幸福感的窗口,是公园有机更新参与城市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刘乔 潘霆豪 撰文)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高新区
设计时间:2020年9月-2022年7月
建成时间:2022年10月
业主单位:成都高投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21.65万㎡
建筑面积:1000㎡
项目团队:
·设计总负责人:程锐
·设计副总负责人:张静 陈艺 刘乔
·景观专业:伍贤强 李佳雨 潘霆豪
·建筑专业:塔战洋程轲峥陈汐刘帆
·园林专业:陈丽娜
·结构专业:李秋稷马永兴
·给排水专业:周维屹文稚维杨攀
·电气专业:刘永晨 刘明
·泛光专业:程珂叶东航 尹霞
·幕墙专业:莫红梅
·暖通专业:郑璐
·桥梁专业:徐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