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末案例   /   餐饮空间   /   火锅店   /   现代火锅店

海底捞观澜湖新城店

2018/11/16 15:32:15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海底捞观澜湖新城店-0
不同空间的卡座采用了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作为焦点
海底捞观澜湖新城店-2
与“食盒”菜架一同为本项目打造的系列家具
海底捞观澜湖新城店-4
光影虚实,因时而变,应景而生
海底捞观澜湖新城店-6
海底捞观澜湖新城店-7
海底捞观澜湖新城店-8
海底捞观澜湖新城店-9
与“食盒”菜架一同为本项目打造的系列家具
海底捞观澜湖新城店-11
海底捞观澜湖新城店-12
朋友们来自天南海北,有重口味也有小清新,难得相聚,每到饭点,总是会有一段让人头疼的对话。
“不吃辣?”
“不鲜不食?”
“鸡鸭鱼牛羊都想吃?”
“那么到底吃啥?”
“吃火锅吧。”
火锅大概是包容度最高的饮食形式了。国人与火锅如此亲近,不管是日常在家有啥煮啥的随性,还是亲朋好友逢年过节围炉而聚的热闹,火锅里有着你我丰富的集体记忆。
火锅很简单,不挑人、不挑场合、不挑口味;
火锅也很复杂,小小一口锅里,装下了人生百味和说不完的故事。
由文明之初的“共火而食”,发展至今日的“围炉而聚”,吃火锅这件事不仅是为了满足温饱,更充满了仪式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而未来的火锅店,应该具有怎样的气质?
在消费文化深刻影响的当下,大量千篇一律的面孔让人望而却步。城市、商场、门店,有着容易辨认却也容易遗忘的外表。
剥离表象,也许,一切的形式最终都会回归于文化本身。
追根溯源,回望我国文化中对于饮食的朴素认识,即是“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于吃的执着和情结,让吃的过程伴随着种种看不见的秩序,并进而形成了千百种迥异的氛围。
因此,设计师以“礼乐”为灵感,让火锅这一悠久的饮食传统与儒家文化中流淌了千年的血脉产生共鸣,打造一个克制、雅致、能引起文化认同的餐饮空间,让设计回归文化,致敬文化。
海底捞观澜湖新城店以“礼乐”为核心,结合地域,以岭南建筑为灵感,将其一一抽取、解构,再将海底捞品牌和火锅本身欢聚、愉悦、周到、个性的文化氛围渗透到每个细节,让吃货们“吃火锅”这件事变得更纯粹。
结构形成空间,而氛围赋予空间归属感和人情味。当人们置身其中,色彩最容易唤醒人们的记忆与认同。而最让人们感到亲切的,即是自然的颜色。
它雅致,沉静,含蓄,带着些许时间的质感,仿佛是某个曾经走过的游廊、厅堂、院落……
设计师将建筑中变幻的光影关系以投影的形式运用于大厅,各个空间的灯光交相辉映,使空间更有层次,灵动鲜活。
在有限的空间里,适宜的尺度,让空间呈现出秩序感。在去除符号化的表象后,留下的即是情感与精神本身。岭南建筑的气质,不在于某种具体的形态,而在于深层次的精神与传承。
置身于有氛围的空间中,细节往往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饮食一事,既是日常,也是仪式。不需要特地强调,只需从生活中信手拈来,去其形,留其意,点滴的情感汇聚于此,火锅自身具备的烟火气,最容易让人流连忘返。
什么样的空间会让使用者愿意多停留片刻?除却基本的功能上的舒适性与合理性,也许是更深层次的需求即是情感上的共鸣。
现代人吃火锅,已经不再只是为了满足食欲。我们在火锅中品尝人生百味,又让生活赋予了火锅种种意义,熙熙攘攘,总有故事;来来往往,皆为人情。
以设计的力量,让食客在这样一个空间中,感受饮食、建筑在礼乐这一文化脉络下的隐隐共鸣,吃,也可以吃得很有文化。
“一起去吃火锅吧。”
项目名称:海底捞观澜湖新城店
设计时间:2018.3-2018.7
完成时间:2018.9
面积:800㎡
主要材料:木纹防火板、石英石、皮革、拉丝古铜
摄影:江河摄影
海底捞观澜湖新城店-44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