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北京林业大学
在“几何丨游山”主题下,团队认为“几何”是一种内在的结构关系,是根据基本单元的特征来生成整体的形态。与此同时,基本单元几何特征的唯一性与单元组合方式多样性的碰撞,创造出了“游山”的多种可能性。
感谢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参赛作品“丹岩”获“021 营造大集 | Fair of Making”一等奖。营造大集作为中国建筑学会的科普专项活动,由北京建筑大学主办,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作为建筑学相关专业本科生采用真实材料进行设计建造的实践活动,营造大集旨在培养学生的建造思维、积累真实建造经验,促进校际交流。
©北京林业大学
▲项目概览
©北京林业大学
本次竞赛活动共有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 14 支代表队参加。经过 4 个月的讨论、设计与实地建造,最终 14 个作品在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落地绽放。
▲绽放的“丹岩”©北京林业大学
此竞赛活动的主题为“几何 | 游山”,旨在寻找某种基本几何作为空间逻辑的起点,实验、探索从局部到整体的路径,找到几何与“自然-- 人造”景观(Artificial Landscape) 的对照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延伸至身体。北林团队认为可将此次搭建活动比拟古人之园林叠山,选材若选石,搭建似叠山,其解题思路正是叠山大家张南垣所盼“如入岩谷”,此意在塑造“壶中天地”之态。竞赛结束后,作品“丹岩”在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的草坪上进行了第二次搭建,成为独特的校园景观,供师生与附近居民欣赏游玩。
▲在草坪上进行搭建
©北京林业大学
独特的校园景观©北京林业大学“壶中天地”意境设计不再局限于对于自然山石的具象拟态。在“法”的层面,希望通过从日常生活中取材,探索其几何特性,挖掘其造景精魄;而在“式”上,则重视身体的体验和感受。北林团队的设计把活动规则对场地的限制理解为“方寸之间”的中国古典园林中,正如“壶中天地”的意境,“由外而入,宛若壶中;由内而出,始若人间。”除了关注“可观”的静态之景,设计也重视“可游”“可居”的游山之感。岩洞之中的容纳停歇之所,是获得“可居”之感的关键。同时,设计希望空间能够与风、光、草木产生动态的互动关系,带来不同的感受。
▲丹岩与周边环境的互动
©北京林业大学
营造过程
在“几何丨游山”主题下,团队认为“几何”是一种内在的结构关系,是根据基本单元的特征来生成整体的形态。与此同时,基本单元几何特征的唯一性与单元组合方式多样性的碰撞,创造出了“游山”的多种可能性。
▲作品”丹岩”第一次搭建完成
©北京林业大学
▲作品近景
©北京林业大学
团队选用了红色镂空垃圾桶,这样一种日常可见的材料作为基本几何单元体。利用垃圾桶的圆锥形几何特征,可以塑造出具有优美弧线的穹顶空间。同时镂空的垃圾桶可以产生变幻的光影效果,并与环境相互渗透。由于竞赛主题要求“可预制、可拆解、可重复建造”,因此搭建又是一次事件性的景观营造活动,活动结束后垃圾桶可以转变为校园的日常使用设施。
▲来源日常生活的基础单元材料
©北京林业大学
充分思考基础单元体的特性后,团队采用来源于日常的材料——纸杯,进行等比例缩小模拟实验。同时,在前期的实验中不提前构想一个确定的目标形态,而是在实地搭建中,不断进行体验和修改,寻找几何体连接与形体变化的规律与技巧,将搭建与设计融为一体。
▲等比例缩小纸杯模型的尝试 ©北京林业大学 营造利用了基础单元体的几何特征的“机巧”,依托垃圾桶的圆锥形几何特征,塑造优美弧线的穹顶空间。在基础单元的连接方式上,利用红色绑扎带,将锥体垃圾桶 3 个一小组 10 个一大组进行绑扎,形成稳定的三角绑扎结构。整个作品的搭建仅用 6 小时完成。
稳定的三角形绑扎结构©北京林业大学搭建的过程“漫不经心”,不设限定,追求“天趣”。在搭建过程中,随时利用身体的不同体验方式来调整完善设计,利用单元的基础组合方式与变型组合方式来实现这些游览体验,创造出确定与不确定性结合的作品。如陈从周先生在《续说园》中认为“石无定形,山有定法。所谓法者,脉络气势之谓,与画理一也。”
绑扎过程与细节
©北京林业大学
“妙手偶得”是营造过程中另一关键。采用双层垃圾桶嵌套对底层基础结构进行加强。同时,在观察其形态特征与整体的关系后,保留连接处绑扎带尾部纤细长绳,丰富岩洞表皮的体验。最终形成的整体为多元壳体,壳体可以使得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具有很好的空间传力性能。整个设计作品不再另设承重结构,其单元本身,既是表皮形态,又是承重单元。
▲细节
©北京林业大学
审美体验
丹岩所给予的审美体验,正如张南垣新法中的欣赏,重在“拟入画中行”。静观时体验外在之“景”,动观有内在之“境”。其可分为赏态、听音、赏影、触形,四种“静观”方式;又有曲行、折返、依仗、洞观,四层“动态”体验。
赏态。远观作品,本身为红色,状若小山,故以赋名“丹岩”。小山轻盈而重重叠叠,如女子秀丽朱妍,故为“丹”;小山可触可入可依仗,坚韧顽固,此为“岩”。岩口低矮,洞口低于平视时的视线位置,给人以隐秘之感,身处其中进行形态欣赏,这样内向的、较为封闭的空间,是归隐静心的场所。
▲孩童的参与
©北京林业大学
听音。山水有清音。岩壁多有缝隙,而身置其中,恰逢微风过境,动静交织,固有一番乐趣。康熙《无锡县志》中秦松龄所言“坐卧移日,忽忽在万山之中。”也可描述此感。“忽忽”在这里有了具象的表示,为风声与岩体相触的声音。
▲游者在倾听
©北京林业大学
赏影。赏影是赏虚实结合的意趣所在。光影与人影相映成趣,虚实成境。丹岩整体通透,丝线绰约,投射在地面上的情状生动,光影斑驳。
触形。椎体累累,形势自如,引人伸手触探究竟,或是试图晃动,或是试图推移,或是试图抬举,皆是探境之举,意外之趣。而柱体上缠立柔软红绳,好似绒毛,又引人轻抚、梳理,何尝不是另一番对待柔弱之物的乐趣。一柔一刚,感触不同。
▲触碰探索
©北京林业大学
曲行。曲径通幽,是岩体在或是收缩或是舒展所形成的行进体验,景象呈现得格外生动有致。行进的道路转折、逶迤,串联各处景致,忽而见景,处处不同,处处皆景。
折返。丹岩并无固定游线,多条道路供游人随意选择,偶然遇到尽端路,须原路折返,也有一番趣味。
▲孩童在其中绕行、奔跑
©北京林业大学
依仗。石壁坚硬,表面平整,亦可依仗稍作歇息。
洞观。凿壁为洞,框景如画。洞壁为实,窗洞为虚,虚实相生,景色交融,给人以物我混同的思考。
▲洞观
©北京林业大学
从“景”入“境”——文化底蕴
一是从视觉上塑造“山岩”,垒石嵌空,曲折平远,巧夺天工;二则是注重身体上对于山岩的感知,到达“如入岩谷”的境界体验。画意叠山,以留白的手法,将作品本身进行延续,与远处的树林天空交相呼应,从而达到“象外之境”,此为“平远”。所入之境,不仅是身体之境,更是心境。曲径窥探,入洞遁隐,归隐取静,此为“深远”;憩石静观,沉浸自然;仰首望远,心潮澎湃,此为“高远”。作品极简巧妙,结构体系和空间形态完美结合。诗意浪漫,引发游览者多维解读,在游“山”中体验真知。
▲凝望
©北京林业大学
项目名称:丹岩
设计方:北京林业大学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21.10
主创及设计团队:指导老师:郑小东 张诗阳 姜娓娓
组员:廖丹妍 高嘉阳 李秦 李汪汪 王淇钰 郑睿楠 赵祎祺 李超吾 毛衍云 蹇汶辰 晁储同 张光昭
项目地址: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北京林业大学
建筑面积:10㎡
摄影版权:北京林业大学
客户:北京建筑大学
小号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