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末案例   /   公共空间   /   活动中心   /   梓集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

2021/07/02 12:19:52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0
出品人:向玲
编辑:武晨曦
第 50 期为您介绍的是梓集 fabersociety 创始人左龙。更多关于他,请点击“阅读原文”。
创立“梓集”
“‘梓’在古汉语中有匠人的意思,‘集’就是集合......我们一直很关注社区,里面也有一份乡梓之情的意思......工作室设在深圳,主要是因为空气比较好,当然行业的空气也很新鲜,不太受约定俗成的话语体系束缚。”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6
梓集 fabersociety 工作室 © fabersociety
“梓”在古汉语中有匠人的意思,“集”就是集合,所以“梓集”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匠人的集合体。我们一直很关注社区,里面也有一份乡梓之情的意思。但是后面我们发现需要经常给别人解释这名字怎么来的,说明确实一开始没起好。但是现在肯定不改了。
成立梓集并不是一个主动的选择,因为当时似乎也只有这条路可以走,没有太多具体的目的性,或是为了刻意去达到某一个身份,反而更多是为了避免成为其他的样子。这个行业其实太古典了,如果你想坚持独立思考,留给我们的选择其实也没有很多。
工作室设在深圳,主要是因为空气比较好,当然行业的空气也很新鲜,不太受约定俗成的话语体系束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存在。深圳的整个公民社会体制相对比较完善,自下而上的声音非常丰富,非常独立。而且作为北方人而言,在深圳再也不用穿秋裤,也是件挺美好的事情。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1
大家每年都会拍一组合影 © fabersociety
工作室并不是创业,我们还沿用着上百年前的组织方式,这里面没有太多“创”的成分,它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工作状态。大家对做公司这件事情本身其实没太大兴趣,希望专注在设计上。我们近五年来一直是十几个人的规模,同事都是互相介绍来的,流动性比较低,工作室很多一代目们也还在,整体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一个状态。所以我们非常喜欢搬工作室,不定期地给自己折腾一下。
工作方法和理念:“我们会尽量避免无效的、堆砌工作量的论述和表达,尝试用最简单的方式把话讲清楚。”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5
梓集部分代表作 © fabersociety
目前工作室工作方式上比较扁平,这也是规模决定的。对内我们一直提倡效率,但是是被重新定义的效率,并不是速度优先没有思考,效率与快慢无关。我们会尽量避免无效的、堆砌工作量的论述和表达,尝试用最简单的方式把话讲清楚。平时工作上经常会有持续的输出,也需要停下来做一些积累和反思,同时保持健康。这种模式下,每个人都很重要,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关键。大家的成长都比我快,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激励,觉也就越睡越少。
我们的项目类型比较多样,尺度的跨度也很大,但这能够让我们保持兴奋,每天都是新的,起床就很快。我们不太喜欢过度重复过去的工作,因此实践的方向和重心现在确实不太敢妄下结论,可能需要更多的积累和磨练,去寻找坚持和创新中间的平衡点,至于理念就更不敢谈了,做过的说不出,说出来的做不到。这个是我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再去思考的问题。
创立梓集前的经历
“对于这个职业的态度,早先在大舍的时候基本就成型了,后面的这些的经历也基本是在大舍工作状态的延续......在印度的那段时间对身心的挑战都非常大,当时最深的一种感受就是那里的自然性。”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21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22
左龙在印度期间
© fabersociety
对于这个职业的态度,我觉得其实早先在大舍的时候基本就成型了,后面的这些的经历,包括现在工作室的组织方式也基本是在大舍工作状态的延续。当然这里面肯定有一些自我选择的因素在。
在印度 Studio Mumbai 那段时间对身心的挑战都非常大,虽然去过很多地方,但那是真正第一次长时间处于一个完全没有任何中文环境的地方。所以很多细节对我的冲击很大,身体上的印象也很强烈。当时最深的一种感受就是那里的自然性:工作环境都是半开敞的,自然通风采光,一直伴随着鸟叫虫鸣,屋顶的天光随着树叶的摆动一直在改变它的强弱,时明时暗;起风的时候树叶落在金属屋面上,撩起一片哗啦啦的声音。你经常会忘记自己到底是在室内还是室外,耳边也总有敲打的声音,但不是城市里那种让你很焦虑的敲打,而是很慢很遥远的声音。
“很多项目甚至会先按 1:1 的比例在院子里提前盖一遍,改满意了再去现场操作,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工作方式。”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28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29
Studio Mumbai 的院子
© fabersociety
Studio Mumbai 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操作方式,建筑师只有几个,剩下的几十人全是本地非常有名的工匠。所以它很多项目,尤其是印度本土的项目基本都是自己工作室的工匠来施工的。工作室有一个非常辽阔的院子,很多项目甚至会先按 1:1 的比例在院子里提前盖一遍,改满意了再去现场操作,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工作方式。那边当时的工作强度实在是太大了,唯一的慰藉是厨房里那罐老干妈。回国以后,可能我们的优势更多还是来源于自己的本地性。虽然大家有很多海外经历,但是一旦回到中国,我们就忘了孟买,忘了哥本哈根,也忘了波士顿的大雪。有的时候我们杵在深圳的马路边上,感觉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
项目 01
三分一宅
“如果非要说它的戏剧性,那可能是深圳本身史诗般的城市气质,给它涂抹了一个相近的底色......有些项目在拆掉之后,我们才会特别想去写它。三分一宅也是这样,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36
磨机楼顶的三分一宅 © fabersociety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39
鸟瞰© fabersociety
我们自己很喜欢这个项目。场地是蛇口大成面粉厂的磨机楼,我们进去以后发现它的空间本身就很酷,所以想把三分一宅放到屋顶上,让大家从地面上可以看到,并被吸引通过磨机楼上到屋面去体验,这是当时一个初衷。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42
改造前的磨机楼© fabersociety
我们有好几个项目现在都拆了,拆了以后我们才忽然想总结一下它,三分一宅也一样。行为艺术可能谈不上,我们大家都是老实人,如果非要说它的戏剧性,那可能是深圳本身史诗般的城市气质,给它涂抹了一个相近的底色。至于它的时效性,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角色,什么角色说什么话,不要总想着僭越。建筑也都有自己的寿命,生老病死其实绕不开。所以三分一宅对于我们来说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45
短暂存在的三分一宅(2015 – 2020)
fabersociety
我们在很多项目完工之后都没有第一时间去记录它,因为我们总觉得它还在生长,我们想继续去观察它。所以我们对很多项目都做了后续的跟进,包括一些记录和修改,甚至比较大的变动调整。
很多建筑师说建筑就像自己的孩子,但是你为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写传记也有点奇怪。所以有些项目在拆掉之后,我们才会特别想去写它。三分一宅也是这样,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02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
“它可能是我们做过的最纯粹的一个项目,一切都关乎于空间,关乎体验本身。”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52
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空间 © fabersociety
博物馆主展厅位于地下室,而霍尔设计的整个建筑体量是通过核心筒架在空中的,所以改造前进入的方式是从室外通过核心筒电梯下到地下展厅。这样的一个序列对于一个企业总部级的博物馆并不太合适,所以主要的设计任务就是去重新整理一个进入体验,但同时又不能过度影响现状非常成熟的园区环境。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55
场地平面图
© fabersociety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58
建筑剖面图
© fabersociety
从地面到博物馆地下一层之间有 6.9m 的高差,在非常有限的场地条件下,我们很难去创造一个特别舒展的流线,而应首先保证下降的效率,所以希望地面开的洞口尽量小。场地之前有一个景观水池,水池正好有个降板,所以我们首先把板上覆土开挖成了一个下沉庭院。人先进入到庭院后,再通过楼梯进入到序厅,最后回身通过坡道进入展厅。这样从地面到展厅的下降过程就被逐渐化解成了三段不同的体验,变得没有那么枯燥。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情绪的调整,光线被压暗,杂音被收起,人也会逐渐平静下来。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62
入口空间内部 © fabersociety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64
细部 © fabersociety
庭院和入口有一个错位关系,在场地中形成了四个不同状态的边界。下沉的庭院也降低了屋面的高度,最终你在场地里看它,刚刚及腰,水平展开的状态依旧属于地面,不会像一个突兀的加建。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67
花园和楼梯细部 © fabersociety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69
水与光 © fabersociety
而上面一层水面收纳着周围的建筑、绿植和天空,让它更好的融进环境里。建筑景观还有室内我们是整体考虑设计的,它可能是我们做过的最纯粹的一个项目,一切都关乎于空间,关乎体验本身。
03阳朔 GEEMU 积木社区营地
“我们的进入,并不应该抱着一种猎奇的心态……在他现有的日常性基础上去延展,做一些新的尝试,反而可能更有意义。”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74
阳朔 GEEMU 积木社区营地 © fabersociety(点击这里查看更多)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76
首层空间 © fabersociety
积木是一个亲子教育主题的社区营地,所以一开始我们就打算把它做成一个幼儿园,这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我们预留了足够多的公共区域,这会牺牲掉很多直白的经营面积,但不这样做就不像一个幼儿园。后来积木里出现了很多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而公共空间的存在给它们提供了可能性,包括许多一开始没有想到的空间场景。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79
空间重塑的方式 © fabersociety
这个项目比较大的挑战在于它是一个改造项目,而原始的样子就是村子里随处可见的自建房,没有任何惊喜。我们第一次看场地时,眼馋周围一些传统老民居,再转头看它真的意兴阑珊。但后来我们想其实这就是阳朔新的日常。当地人不想再去住阴暗潮湿的土房子,而首层很高,面积极大,空间非常冗余甚至浪费的自建房,是他们理解中有品质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进入,并不应该抱着一种猎奇的心态,居高临下地去质疑他们不懂他们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觉得在他现有的日常性基础上去延展,做一些新的尝试,反而可能更有意义,因为这也是回归阳朔当下以及当地的一种方式。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82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83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84
中庭的演变 © fabersociety
另外一个难题当然就是施工了,项目前后由于各种原因换了三家施工队伍,每家都有新的问题。所以我们当时基本全程驻场,同事轮流过去,可以说是一起硬扛下来的,这也不是一个比喻,有的时候大家真的是在现场扛东西,亲自上手干了不少活儿。
但这个事对我们影响很大。施工图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标准,但是有时在施工现场的适用价值甚至不如一张简单的手绘草图。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并且尝试去总结一套更高效的传递施工信息的方式。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88
兴坪古镇新的日常 © fabersociety
首先图纸上我们尝试逐渐突破 2D,平立剖固然很宝贵,但是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尤其是在一些标准并不高的建造环境下,它的转译效率非常低。在这个基础上,另一个方式就是培养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施工团队,并且尝试维持这种建造上的延续性,这可能跟在印度的经历也有关系。我们希望自己和施工方的关系并非对立的状态。大家本质上做的是同样一件事情,沟通的语言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存在那么大的误差。建筑师经常会说施工队不能理解他的说法,我觉得这个事情大家其实都有责任。
几个关键词
01“乡村”“乡村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运转体系,我们的介入不只是简单重构新的秩序,而应该先融入它的漩涡,然后再去强化它。”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93
左:日本乡村养老院内景;右:养老院的仿木纹立面
© fabersociety
对于乡村,我们其实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反省。早期关注乡建,一是审美层面,设计自由度比较高,场地环境和材料很容易出效果;二是很容易抢占价值高地,在村里盖一个房子,好像做了很了不得的贡献。但是后面近距离接触了一些乡建大旗下的实践,发现和本地日常的每一天其实没太大关系。乡村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运转体系,我们的介入不只是简单重构新的秩序,而应该先融入它的漩涡,然后再去强化它。
而对当地性的理解,我们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筑师的观察视角。在 2015 年的时候,我们跟着塚本由晴去参观了他在东京乡村的几个实践作品。当时有两个印象比较深的细节,一是其中有个项目,它空间结构的跨度都是根据离村子最近的木材厂能够生产、加工和运输的最大木材尺寸来定的,整个建造过程从物料到人工,都尽量以一种当地的经济逻辑来呈现。而因为这个木材厂,当地所有的房子最大跨度都是一致的,这种联系可能区别于简单形制上的模仿。
第二个细节是一座养老院的外立面,用的是仿木纹质感的 PVC。这个做法一开始可能不容易接受,因为它摸上去手感很假,敲起来的声音也很空洞。但后来我们看到,周围所有村民盖的新房子几乎都使用了这样的材料,因为它非常耐用、好打理、价格便宜,生产的厂家技术成熟,村民很喜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别地方性的做法。
02“社区”首先你要准确识别和深入理解这个社会关系是什么,然后这个空间产物再去持续地强化自我定义,也就是前面聊到的建筑生命周期问题......一个项目在建成之后是要继续呼吸的,呼吸它所在的社区的空气,我们不希望它水土不服。”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00
嵌入南油社区的 Lab O.C.O © fabersociety(点击这里查看更多关于社区)我想引一段话:“我梦想是个敦煌洞中的奴隶兼画工,如今谁都尊称他们是艺术家;我也宁可如少年时在山沟里为新嫁娘的木箱木床画上龙凤呈祥,为死者的骨灰盒画上松柏常青,然后在红白喜事的宴会上分得一副碗筷,听乡亲口口声声称我是大画家。”这段描述很动人,因为它其实是一种非常深度的人文历史和社会关系的介入,或者说很精准地描述了社区和创作之间的那种沁入体肤的连接关系。这可能是我们一直以来格外关照社区的原因,从根源上讲可能是因为比较害怕孤独,所以需要找一个能够承载我们所有语言的环境。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02
不同状态的 Lab O.C.O
© fabersociety
很多建筑师都很喜欢城中村,它有一个很现成的粘稠的社会和社区关系在里面,摩肩接踵的,感觉很温暖。包括阳朔的积木和南油的 OCO 项目在内,它其实无关大小,更多的是持续的去理解它为什么属于这里。项飙先生在研究温州村的时候也提到,认识一个社区的能力就意味着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身边的社会关系和网络,它为什么会是你能够看到的样子。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06
内外的延续© fabersociety
其实社区这个词,社会学家到现在也没有达成共识,它可能有几十种不同的定义。我们觉得社区应该是固定的可识别的,但是它超过家庭和血缘;同时里面的人可以反过来通过社区进行自我定义。那对于设计来说,这意味着首先你要准确识别和深入理解这个社会关系是什么,然后这个空间产物再去持续地强化自我定义,也就是前面聊到的建筑生命周期问题。一个项目在建成之后是要继续呼吸的,呼吸它所在的社区的空气,我们不希望它水土不服。我们有些项目完工后,从建筑学来看可能它“越长越歪”,但你换个角度看,就可能会发现它还挺接地气的。
03“新旧”
每个项目的旧其实都带有一个特定时期的历史图层。拿南头这个项目来说,村子改造前是一个非常杂芜的样态,这种丰富性其实是一系列历史时期和事件的图层叠加所产生的。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11
深圳南头项目,改造后外观 © fabersociety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13
结构外化的做法是回应新旧图层的另一种方式 © fabersociety
“新旧”一直是我们特别在意的一件事情,不仅仅是在建筑学语言里。每个项目的旧其实都带有一个特定时期的历史图层。拿南头这个项目来说,村子改造前是一个非常杂芜的样态,这种丰富性其实是一系列历史时期和事件的图层叠加所产生的。所以对我们来说,这一次的改造和加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南头从临时变得永久,从无序变得规范,从不确定变得非常安全。它在将来会承担新的城市功能和历史使命,这是一次必然被记忆的运动。
然而大部分楼栋的结构加固动作都是消隐甚至无关的,这也促使了我们在这个项目中选择只表达一件事:我们将整个加固的扶壁柱外化到立面上去,用一种非常诚恳的方式去把它展示出来。那么这个图层就被置入到旧的马赛克立面之上,并通过自下而上的收分强化传达它的结构属性。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17
04“日常性”“未来我们总有一天会厌倦宏大叙事和城市奇观,需要接受重新在日常性上深度发掘高效而黏稠、丰富而延续的城市体验......我们的职业本质不再是创造某个特别震撼的公共奇观或者某种唯美纯粹的存在,而是基于复杂性去达成一种多方的微妙平衡。”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19
改造前的创想社© fabersociety
我们经常会在项目中提到“日常性”。用创想社举例,一般的工业改造项目,大家会本能地去拥抱和重现它的工业惊奇,但创想社这个项目现状其实算不上工业遗址,甚至可以说是工业垃圾。改造前的厂房是东莞最普通最日常的一个废弃的生产空间,但它同时又代表着东莞制造业世界工厂的黄金时代。在整个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其实这一类最普通的工业建筑才是需要我们去关照的。所以对我们来说,这个项目最大的价值就是让人们看到,这些素面朝天其貌不扬的厂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仍然有新生的可能性和存在方式。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22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23
改造后的创想社,重新在日常性上发掘丰富而延续的城市体验
© fabersociety
整个项目完成以后,一周之内所有的商业和办公都被租赁出去了。设计的时候我们顺带整合了东侧的市政绿地公园,不论白天晚上都充满了居民,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点。
未来我们总有一天会厌倦宏大叙事和城市奇观,需要接受重新在日常性上深度发掘高效而黏稠、丰富而延续的城市体验。同时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一个重要的感受可能是学会和解,这包括和业主、和工地、和预算等等,但最重要的是和我们自己。我们的职业本质不再是创造某个特别震撼的公共奇观或者某种唯美纯粹的存在,而是基于复杂性去达成一种多方的微妙平衡。
近期计划和展望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29
前海城市新中心地标方案设计国际竞赛(优胜奖)© fabersociety
近期还是以委托项目为主,有的时候不忙就做做竞赛,对我们是一种工作状态的调整。大项目意味着摆脱“纯粹性”的工作思路,你需要考虑更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并达成共识,比共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平等交流的惯性和相互尊重的基础。这是城市给予的机遇,视而不见肯定是不对的。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32
公园中的当代艺术中心和未来馆© fabersociety
前段时间,我们赢了东莞 CBD 中心公园国际设计竞赛第一名,现在已经进入了方案修改和深化的阶段。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尝试去重新定义城市公共文化地标建筑:一个融入整个景观和公园系统的公共文化底盘。
这个项目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后面会很漫长。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37
苏州山塘街项目:脱开已有的杂糅和混沌,新的部分更加当下,更加可“辨识”© fabersociety
今年还有几个项目期待落地。
一个是积木社区,现在正在拓展它的二期餐厅和教育营地。在理解空间如何关连孩子的使用方式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份甚至很大程度上已经从建筑师转到了教育工作者,所以它对我们的意义就更大了。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是在苏州山塘街一个几百平米小房子的改造。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对我们来说压力却比较大。因为它属于文保建筑,山塘本身也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历史非常厚重,所以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小心。“文化遗产保护的成败取决于阅读时间的能力”,什么应该留,怎么留,会不会错过,而哪些又可以动,怎么动……一直处于边做边反思的状态。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42
深圳梅红小学项目:庭院里的树影婆娑,继续沉淀着梅林光阴© fabersociety
另外我们最近刚刚赢得深圳福田第二届新校园设计竞赛的梅红小学项目,也希望通过它重新讨论一下校园的边界是什么样子。相信很多人晚上看着空荡荡的校园,空荡荡的球场,其实都觉得很可惜。所以在我们想象中,如果放学后学校的公共空间能够被居民重新使用,而这个场景也能被学生、家长和社区广泛接受,我们觉得会是个让人感动的画面。
同时,现在深圳校园面临的高密度问题,是被动的城市发展遗留,建筑在拥抱高密度的空间机遇时,依旧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希望尝试在高密度中寻找“低密度”的自然体验,让校园是一次克制的留白,不那么满,也不那么具体。
这些就是我们最近在做的一些事情,希望今年会有一些好的结果。
“这几年大家在批判建筑师应当回归建造、回归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点我们同意,但最近好像有些矫枉过正,我觉得不能太看轻自己,不能太妄自菲薄,因为这样的话会失去责任感。”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48
梓集工作室© fabersociety
我们没有明确的计划,更没有规模或者是产值这方面的要求。但是如果说展望的话,首先是工作室可能不希望有太多的个人符号在里面,因为这样其实会失去很多可能性。我们理想的工作状态是大家能够在相似的价值坚守里,更自由更充分地进行自我表达,最美好的情况是能够殊途同归。如果有人告诉你只有某种方式做建筑才对,那千万别信。我们需要尊重每一个努力工作的同行,尽管大家都很不一样。
对于未来我们还是保持乐观。这几年大家在批判建筑师应当回归建造、回归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点我们同意,但最近好像有些矫枉过正,我觉得不能太看轻自己,不能太妄自菲薄,因为这样的话会失去责任感。每次实践,除去我们自己的努力,也会调用大量的社会资源。这些不应该被随便浪费,要谨慎,要诚惶诚恐。这更需要我们偶尔跳出建筑师这个身份,往前再站一站,更好地理解眼下的困境,并做出善意的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每一个实践的动作才更加的“适宜” ,这也是工作室大家在一起共事的基础。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52
小号小号
深圳万科总部博物馆入口改造丨中国深圳丨梓集fabersociety-154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