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01
石屋部落民宿
该项目位于湖北宜昌的一个小山村,整个村落由两条水系环绕,承半环形山地与农田组成,山体大部分为自然原石,项目房子全由当地石料砌筑而成。
源于当地的民俗传承与古法石墙的砌筑方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应当下的生活方式。
房子由原村落的两个兄弟的石屋,外部小石块堆砌而成,肌理混乱,工艺粗糙,但由于时间的沉淀而变成真实。
为了保留石墙的肌理,把原有的木结构更改为钢架结构。
石墙开启大面积玻璃窗,进行适当的拆除和反砌。
两栋石屋中间嵌入一个钢结构玻璃体作为入口前厅与天井,后方增加一把楼梯至二层,保留石墙内外的一体化设计方式。
一层设有西式的咖啡厅和围合式壁炉,客人谈天说地,畅聊人生,另一侧则是中式传统的书、香、茶、画,再配置一个餐厅,以满足不同入住客人的需求。
二层由四间客房组成,三间大客房加一间亲子房,户型的多样性,让客人的体验更丰富。
空间对原有木材进行再次利用,结合石墙与钢材,刚柔并济。
整体内外塑造更讲究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空间与自然的关系,可视的窗景意为画境。
山水田园,古村石屋。依稀记得巴东人毛老师的山歌,清亮悠扬,听之不厌。石屋部落更想表达一种画境,畅想自然与人的融合。
项目名称:南岔湾·石屋部落民宿
项目类型:民宿
项目面积:900 平方米
完工时间:2020 年 5 月
设计范围:建筑/室内/景观/软装
设计公司: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摄影师:奥观建筑视觉
02
拉毫石屋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整个村庄依山而建,村内石屋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伸展,加上周围树木森森,烟雨蒙蒙之际,袅袅炊烟之势,呈现出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和闲适景象。
百美村宿是中国扶贫基金会自 2013 年发起的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创新公益项目,该项目旨在探索全新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致力于搭建乡村和外部联结的平台,重估贫困村价值,创造以村为本的发展机会。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运营了 20 多个村落。凤凰拉毫村是百美村宿中的一站,由中国石化捐赠资金进行建设。
拉毫石屋坐落在山坡之上,场地北高南低,高差约为 30 米。村落周边古树参天,群山怀抱。
我们一方面对村落进行了空间梳理,对公共区域、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进行重新整治,让民宿项目的结构清晰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该民宿项目不设围墙,没有边界,与保留的房屋共存。村落如同自然生长一般,新与旧自然的融合在一起。
拉毫石屋的改造策略为保护原有生态景观,尊重原有场地,复原建筑肌理,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每一栋房屋形成一个院落,院落中原有的树木进行保留,保证私密性的同时形成最大化的景观视野。
房屋之间以石头小径相连,来访者拾级而上,有着曲折迂回、步移景异的体验。
根据民宿项目的本身诉求,我们每栋公共空间和客房的窗户位置,都经过了仔细的推敲,让其具有独特的景观视野。
拉毫村的石头墙体为湘西地区特有的做法,不采用任何砂浆砌筑,厚度达到 55 厘米。
我们仅对南侧的石墙进行改造,让石匠按照传统的干砌法进行重砌,而对其他方位的石墙则予以保留。南侧的石墙重砌后,扩大了采光窗,极大了改善了原有的采光状况。
在石墙内部,采取了钢结构体系置入的手段,并将屋顶抬升 80cm,让屋顶漂浮在石墙上方。
同时,在石墙上部设置了侧天窗,让更多的光线和山林景观进入室内。
除了主体建筑的改造范式之外,我们在局部区域采用了差异化的改造策略。如 2 号院南侧的房屋保留了原有的夯土砖墙,内部植入钢结构。
4 号院的南侧扩建了一处茶室,用混凝土板挑出在山体之外,外立面采用全落地玻璃,眺望森林和山谷。
在拉毫村的改造中,虽然有新与旧的并置关系,但整体上仍然呈现着乡村生活的记忆。
除了建筑的石墙被保留,院落的石墙大门也被精心的保留,石头挡墙上留出缝隙种植花草,利用旧房拆除的木料、搜集的老物件制作景观,这些老的物件被循环利用,将村民生活的关联性融入了乡土文脉。
拉毫石屋是拉毫村“乡村旅游扶贫+”的起点,未来还会有一系列公共空间、公共景观陆续呈现。我们希望拉毫村的改造策略,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不仅尊重了老的房屋和村民的生活方式,也能唤醒乡村的记忆情感,让乡村文脉得以延续。
项目名称:百美村宿·拉毫石屋
项目地址:湖南省凤凰县廖家桥镇拉毫村
捐赠方:中国石化
业主:中国扶贫基金会
设计单位:原榀建筑事务所|UPA
合作设计:先进建筑实验室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何炼
03兰舍
项目选址是我们同业主一起在两期民宿地块之间游走探寻所确定的。此地块位于半山腰处,场地内原生树木环绕,有明显的山脊线和场地高差展现。
场地内有原始的樟树、栗子树、杉树数十棵自然散布,地形延续了山地的地貌,东侧有一块已经耕种了几年的茶田,场地内望向东南边则是一片开阔的田园景观。
场地内保留的樟树与悬挑的客房体量,建筑融于树木及叠水景观中。
建筑由此一步步的推导而形成了小体块分散式的体量状态,以此结果灵活地应对复杂的现场情况。在呼应周边的建筑群落的同时,也让建筑更好的“藏”于这片山林间。
树是场地当中非常重要的界定因素,除了对建筑体量的界定之外,也成为栈道转折方向的主要依据。
栈道作为连接建筑最重要的交通空间,在进入建筑的过程中,我们希望业主也能有移步异景的体验。
紧贴的樟树、开阔的远山以及院外的水池等等景观,都丰富了进入建筑前的空间序列。
入口处的毛石片墙是我们在设计的初始阶段便设想的内容,它具有围合主体建筑院落以及隔离西向道路噪音的主要功能。
片墙在视觉上分隔出了内院与外院,同时在空间的界定上也同样是区分公共与私密空间的重要元素。
片墙的形态由最开始的一折 L 型最终演变成了两折的 Z 型,其结构伫立关系更强。
两个联通一二层的天井,两棵场地内原有樟树对应着这两个垂直向的空间。
客房栋之间的平台,避让场地内的樟树同时可眺望远山。
考虑到安化多雨的气候以及业主喜好半室外活动的生活习惯,我们将设计之初屋面悬挑的 1 米扩大到了 1.6 米,增加了支撑的钢构。
更大的出挑屋面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半室外内院活动空间,也让在内院活动的尺度变得更加宜人。
半围合的内院框出了独有的一片天,地面的一小潭镜面水及天井中的樟树映衬其间,使得内院中散步、喝茶、健身等活动都变得更加自然而惬意。
起居室空间,联通内院与远山景观
在业主入住半年多后,我们得到了许多业主使用上的反馈:空间使用上还原了设计的趣味性;新型屋面构造所带来的舒适效果;室内壁炉提升冬季的舒适度;夏季负一层空间较室外低了 6°-7°的体验;镜面水池排水沟构造使得落叶便于清扫;反梁结构处的防水处理需考虑的更全面;上午的角度比设计预期的减小许多等等,这些反馈都成为我们之后设计道路上宝贵的经验。
项目名称:兰舍
设计方:之行建筑事务所
项目地址: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
建筑面积:458 平米
摄影版权:山兮建筑摄影 陈远祥
延伸阅读
首发 | 现代轻奢,时尚摩登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