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马元感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概况
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临港创新创业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本项目是临港双创带的首发地块。项目位于临港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内,主要功能为研发、中试及其配套。总建筑面积约 21 万㎡,由 7 栋高层建筑,17 栋多层建筑组成,并设有一层地下车库。
▼项目鸟瞰©史巍
项目建成后将汇聚全球高新科技科研成果,推进产业项目积聚,为创新创业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规模化、综合性的产业研发基地。
▼整体鸟瞰,综合性产业研发基地 ©史巍
难点
作为首发地块的产城融合示范园,设计难点在于:如何结合市场需求,汇产业、聚人气;如何打造园区地标,兼顾多样化、统一性;如何控制时间和成本,实现可持续的预制装配建筑。
▼形体分析 ©gmp
总体建筑用地为长方形,面积约 8 万㎡。通常人们习惯斜穿对角线,这样距离最近,于是总体布局自然生成了”X 形”景观廊道,将周边的居住小区和规划中的 CBD、中央公园、BRT、公交站等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将北侧退界 30 米的绿带营造为互利共生的产城融合带,结合绿化景观适当布置健身休闲设施。
▼整体顶视图 ©马元
根据上位要求,项目建成后,需实现 50% 自持和 50% 销售。为适应多样变化着的市场,共设计了四类建筑,尽可能做到可分可合、可租可售、弹性灵活。其中,东塔和西塔临近城市道路,适合做成地标性高层,由于体量大,适合自持并出租;中部的小高层方塔体量适中,适合自用或销售;其他的多层独栋和双拼,体量小,适合整栋或半栋销售。
▼项目沿街外观,地标性高层©史巍
由此,突破了传统方盒子矩阵布局,形成秩序分明、简洁独特、多样统一的园区建筑空间肌理。
▼局部鸟瞰,多样统一的建筑空间©史巍
单体多样统一
为实现临港新城的这一标志性建筑群,充分体现科创精神,展现产业园区的审美特点,结合建筑功能及用户体验,建筑设计注重统一性和多样性。
▼园区内景,建筑统一而多样 ©马元
▼园区中的绿地 ©马元
首先,将每个单体的顶层做局部提升,使得各个建筑从形体上有了更为轻盈灵动的共性语言。继而,外立面采用模块化设计:东塔高层建筑的立面模块尺寸统一为 1.4m×4.2m,各模块的窗墙比不同,参数化组合后形成类似“跳动音符”的律动效果;西塔高层建筑的立面模块通过组合,形成了旋转上升的韵律;多层建筑的立面模块宽度由 1.05m 至 4.2m,分作几种不同的宽窄进行组合,兼顾了私密性和室内视野。
▼部分建筑底层架空©马元
▼贯穿园区的景观轴 ©马元
▼与绿化结合的内院 ©马元
▼模块化立面 ©马元
合理布置建筑平面,尤其是核心筒,以提升建筑使用系数,确保室内空间规整,并可根据市场需要灵活分隔,实现可分可合、可租可售。
▼架空空间 ©马元
PC 装配式的创新
本项目规模大,单体数量多,成本控制严,同时又要满足混凝土构件的预制装配比例要求,对设计、施工与管理都是严峻的考验。设计通过以下 4 个方面的创新,显著提高了装配式公共建筑项目的落地性、实用性和可复制性,PC 构件预制率达到 40~47%。
▼优化梁柱节点配筋©耿耀明
设置黏滞阻尼器的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即可消能减震,增加建筑抗震防灾能力,又能减少构件自重,并提升预制装配率。优化了框架梁柱和节点的配筋及连接方式,提高装配式框架的施工效率。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 T 板叠合楼盖技术,实现大跨室内空间。在装配式建筑中采用 BIM 和 RFID(无线射频识别芯片)技术,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粘滞阻尼器 ©史巍
上述创新示范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其他同类型项目中。通过核心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和集成示范,为相关标准规范和标准图集的编制提供了技术实践依据。
▼双 T 板叠合楼盖©史巍
结语
经过业主、设计、施工等各方努力,本项目已获上海市的一批重要奖项: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首届 BIM 技术应用创新大赛“最佳项目奖”、“园林杯”优质工程等。
▼晨光中的东立面©史巍
▼夕阳下的园区©史巍
夜景 ©史巍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gmp
▼一层平面图©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gmp
项目名称:临港重装备产业区 H36-02 地块项目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网站:
合作设计单位:德国 gmp 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完成年份:2016&2019
文章作者:史巍
同济院设计团队:
项目总负责人:王文胜
建筑专负&项目经理:史巍
建筑设计:陶匡义、程熠、张帆、王菁、潘心怡
结构设计:陆秀丽、张涛、耿耀明、周汉杰、冯峰、沙全治、赵永磊、王海霖、邹诚、刘志远、胡锡勇、张思奇
给排水设计:李意德、潘若平、肖乐、何音腩、韩欣洋、阮群
暖通设计:常爱青、苏志、袁寅、何克青
电气设计:冯明哲、麻伟男、顾巍
BIM:张峥、张东升、杜明
gmp 设计团队:
设计:曼哈德·冯·格康和尼古劳斯·格茨以及玛德琳·唯斯
竞赛阶段项目负责人:任允平
竞赛阶段设计团队:李旸,奥利弗·卢瑟,任培英,朱玲莉,范烨静,汉斯·罗斯
实施阶段项目负责人:任允平、朱玲莉
实施阶段设计团队:李旸,钱铄,任培英,巴文森,干可雨,李平乐,辛静
中国项目管理:潘梅
景观概念设计:WES 魏斯景观建筑
项目地址: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秋山路 1775 弄
建筑面积:206440㎡
摄影版权:马元、史巍
业主:上海临港新兴产业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