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 根本堂建筑摄影
六工汇位于北京首钢园北区的核心地块内。项目占地 13.2 公顷,是一个拥有国际甲级办公楼、全新零售餐饮体验和充满艺术、文化多功能区域的综合体项目。
感谢筑境设计
何为六工汇
「六工汇」的名字源于《礼记》:“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六工」指的是六个主要工种,寓意着匠人精神,也寓意来自不同城市、不同行业和背景的人;同时「六」也暗指项目的六个地块;「汇」则是汇聚、聚集的意思,寓意创意的火花在这里聚集、碰撞、燃烧。首钢在生产时期是将矿石,煤炭等材料汇聚在一起,经过冶炼成为钢铁。而转型之后的首钢则是将不同行业的人和思想汇聚在一起,首钢的能量和火热,被重新点燃。
项目概览©根本堂建筑摄影
六工汇位于北京首钢园北区的核心地块内。石景山脚下,秀池和群明湖之间,东侧紧邻群明湖大街。项目占地 13.2 公顷。地上建筑面积为 16.5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含地下) 为 22.3 万平方米,包括 23 个建筑单体,是一个拥有国际甲级办公楼、全新零售餐饮体验和充满艺术、文化多功能区域的综合体项目。
六工汇位置图
筑境设计
六工汇空间结构
六工汇是环绕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训练中心的重要城市织补建筑群落,项目北望秀池,南观群明湖,西眺石景山,是两湖区域的核心建筑群。
六工汇与西侧的国家体育总局冬训中心项目,北望秀池,南观群明湖,西眺石景山,是冬奥广场两湖区域的核心建筑群。
六工汇实景鸟瞰图根本堂建筑摄影
通过链接两湖区域周边重要自然及工业地标,将原本松散的工业布局逐渐转换为具有连贯性的双 U 字形布局,进一步界定了与之呼应的关联城市空间结构。两组群体环抱“带状绿脊”,建构了极具东方性的“阴阳相生”的咬合结构,令整个区域拥有了很强的整体性和城市感。
六工汇与冬训中心双 U 字形布局,筑境设计空间结构以“两廊四轴”展开。“两廊”开放空间轴连接两湖形成公共空间生态通廊,串联多个广场区域。中央代征绿地结合制粉车间儿童运动公园、冷却塔浓缩池运动休闲公园和五一剧场东演艺休闲公园三个主要公园,共同建构了区域空间内南北藤蔓式脊状生态廊道和带型广场群,成功链接了群名湖和秀池,充分发挥了区域空间的景观优势。“四轴”,视线轴、开放空间轴、滨水轴与商业轴为城市空间提供了非常清晰的节点对位关系。
▲上:两廊四轴的空间结构;
下:南北藤蔓式脊状生态廊道
©易兰设计,筑境设计
商业轴——从购物中心看向三高炉
Jerry Yin
▲远眺群明湖及俯瞰 7000 分机房施工现场
Jerry Yin
从二泵站远看四高炉
根本堂建筑摄影
六工汇购物中心
六工汇购物中心正坐落于滨水轴与商业轴交点位置,是六工汇的要冲地块。项目总建筑面积约 6.2 万平方米。地块内保留建筑包括 7000 风机房,第二泵站,九总降等,设计在对以上保留建筑进行改造、保护的基础上,织补新建建筑并辅以多层次景观设计,依托工业遗存和冬奥运动主题,定位“创建跨界产业总部社群,打造新型微度假式的生活方式”,致力打造汇聚低密度的现代创意办公空间、复合式商业、多功能活动中心和绿色公共空间的新型城市综合体。
根本堂建筑摄影
▲购物中心硬朗的水平挑檐
根本堂建筑摄影
街角透视
根本堂建筑摄影
大气沉稳的总部办公楼
根本堂建筑摄影
总部办公楼的立面局部
Jerry Yin
空间拓扑,留存历史肌理
场地内的主要建筑有第二泵站,7000 风机房,九总降与十一总降。其中第二泵站的历史最为悠久,始建设于民国北平日据时期(约 1939 年),由当时侵华日军驻石景山炼厂队伍始建,并于 1992 年由首钢重新改造,是四高炉的附属设施,一直运行至 2008 年四高炉停炉。
其次是同样为四高炉服务,为高炉提供冷风的 7000 风机房,自 1977 年建成后历经 1991 年与 1998 年两次自东往西的大修扩建,能清晰的看到建筑被分为明显的三段。
九总降则是建设于 1978 年,是原首钢电网唯一电源点,一直坚持运行至 2019 年,直到整体项目建设开工,才将所带负荷过渡接入公网供电,完成退运工作。
十一总降单体简单,年代最新,经综合评判后保留价值较低。
拆除余:老建筑的保留部分
筑境设计
整个场地的原始肌理基本由 7000 风机房,二泵站组团与九总降组团两个东西院落构成,中央则是贯彻地块南北的主要通道。
设计考虑保留场地最原始的肌理,通过在中央植入新院落串接两个现状院落形成由东到西,旧新交融的层进式院落空间,构建商业东西向的主要动线,同时也保留了原来中央厂区 7000 风机房与九总降间的南北路径,衔接新商业中心与北侧办公区,原十一总降位置的轮廓则成为新商业中心的北入口。
织补新:新旧建筑的和谐共生
筑境设计
至此整个总图关系基本形成,东区围绕二泵站及风机房院落打造商业中心东侧主入口与东区核心中庭,中部新建庭院塑造商业中心的活力核心,同时开放北入口串接北侧地块,西侧则保留部分九总降建筑,结合原院落图底关系,改造成新商业中心独特的运动主题庭院。
购物中心沿凉水池东路的整体立面
根本堂建筑摄影
购物中心的西入口广场
根本堂建筑摄影
购物中心的北入口广场
根本堂建筑摄影
保留修复,老建筑新功能
项目核心保护再利用的建筑是第二泵站和 7000 风机房。
二泵站由北侧主空间及南侧辅房组成,其主空间的核心是其室内极具冲击力的木桁架序列。而东面作为整个商业中心的主要入口,设计也是将二泵站东侧墙体取消,让木桁架暴露出。极具纵深感、引导性的桁架序列,也成为主入口最具昭示性的标志。而南侧的辅房的东立面则以大面玻璃的方式呈现,内部的小桁架也隐约可见,与主桁架相互呼应。
左:改造后-- 购物中心东入口广场© 根本堂建筑摄影
右:改造前-- 原有的第二泵站和 7000 风机房
Jerry Yin
二泵站保留的最大难点也是在木屋架,由于年代久远,原石棉瓦屋面已多处渗漏,无法使用,结构也已出现明显外倾,鉴定情况极为不利。但由于木结构构件关系非常复杂,落架大修难度极大,最终在比选多个加固方案后还是选择了增大梁柱混凝土截面的加固方式,虽然改变了下部承托框架几何尺寸,但达成了尽可能减少对木屋架的破坏,留存最具特色木构主体的目的。
更新后的二泵站木屋架
根本堂建筑摄影
保护核心的木屋架部分,通过仔细测量每一根木构建的尺寸,复核结构受力与截面防火性能之后见缝插针的植入加固加强构件,使得原本木结构的效果得以完整保留(也得益于修编后木构防火规范对于木构防火口径的认定)。
而二泵站外墙则采用修新如旧的手法,结合新业态的功能需求,在红砖墙体上局部点缀玻璃及深色铝型材,让新旧融为一体。
更新后的二泵站木屋架
根本堂建筑摄影
7000 风机房占地约 2500 平方米,高度约 24 米,黄色的天车、两侧的强壮的天车梁、大小的圆形风洞、纵向长窗和纤细的风帽以及粗壮的消声器,无不带有强烈的功能性特征。改造保留了建于 70 年代最东侧的建筑部分,完整保留了建筑外墙与主体结构。使其在晾水池东路界面上与二泵站共同形成完整的坡屋面序列。内部则保留原排架结构空间及天车等装置构件,成为新商业的特色中庭。
7000 风机房原排架结构空间及天车等装置构件
©Jerry Yin
修旧如旧,历史细节重生
外立面细节与构筑物的保留与重建也同样为新商业中心充实了历史的细节。7000 风机房的外窗采用原样复建的方式,由于原建筑外立面钢窗已无法使用且无法满足新建筑的节能要求。设计最终采用双层窗构造,外窗为结合钢窗原型修复的装饰性窗,而内窗则采用大块保温玻璃,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厂房外窗的视觉效果。原 7000 风机房外墙为砖砌涂料,历史中墙体的色彩会随着使用时间渐渐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又往往会被整体再重新粉刷,整个过程好像一次次轮回新生,颜色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复呈现由深变浅的时光退晕,设计期望尽量保留这种状态,因此在尽量保留原墙体的同时,让新的墙体和旧的墙体一同被刷上颜色,让他们一起走入墙体色彩的下一个轮回。
更新后的 7000 风机房东立面
根本堂建筑摄影
北立面的两个巨大混凝土筒也是复建了原 7000 风机房的消声器,成为新商业的电梯井。其他诸如风机房外立面的风帽,钢铁大门和混凝土门套等等的原位保留也带着自己的历史故事成为了新商场的一部分。
复建的原 7000 风机房的消声器
根本堂建筑摄影
三重院落,业态赋新注能
六工汇整体定位为“以 Z 世代,家庭消费,首钢园产业客户为核心客群的新业态城市更新综合体”,本地块的购物中心定位为“FAMILY MALL”,主要业态既包含园区基本配套需求,又具备家庭亲子主题运动娱乐休闲功能。引入“新能源++ 商业”的理念,意在打造智慧化、数字化未来生活体验空间,同时也是首钢工业记忆的在地体验发生场所。
项目所承载的历史和更新与购物中心所带来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理念,正以独特的化学效应融合塑造着独一无二的休闲体验的商业 IP。
整个购物中心由东至西可以简化勾勒为三个院子,他们依次串起了商业的整条动线。7000 风机房与二泵站组团院,新建的商业核心中庭院与九总降的拓扑院,分别代表了历史,当下与未来。
剖透视图,递进的“三个院落”筑境设计历史院
站在晾水池东路街角,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由二泵站独特的木桁架所构成的购物中心主入口空间。而第二泵站本身却不仅仅只是入口,他退去工业的功能后完整保留的独特室内空间未来将做为精品餐饮带给人全新的体验。而其南侧面向群明湖侧的辅房,设计将外墙做局部通透与开放处理,为未来餐饮带来更多面向湖景的视野与享受外摆的可能。
历史院,二泵站保留的木构架
根本堂建筑摄影
历史院,保留的二泵站木构架局部
根本堂建筑摄影
历史院,保留的二泵站木构架局部
Jerry Yin
经过二泵站与 7000 风机房间新建的过渡空间,7000 风机房高大而颇具历史感的中庭空间整个进入视野。厂房特有的排架结构,钢屋架,天车等元素,近 24 米的室内高度,让人一下能体验到整个风机房的历史与大尺度下的震撼。而厂房中嵌套的玻璃盒子,未来将做为京西首家蔚来旗舰店。
自 7000 风机房中庭往西,经过一个 4m 净高的过渡空间,便到达新商业的核心中庭。两个高耸且各具特色的中庭之间经过一个低矮的空间衔接,带给人一种时空穿越的错觉。
历史院,更新后的 7000 风机房室内黄建志当下院新商业核心中庭从设计初便期望强化商业的社交与体验属性。商场应该不单单是满足商品销售的场所,更多的应该成为生活理念的输出平台和生活体验的试验场,相较传统商场的集约布置,围绕核心中庭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公共空间与展示平台,衔接各层的大台阶与散落各层的错落平台与商业盒子,都将为互动,展示,交流等活动提供可能。未来整个购物中心也将围绕核心中庭布置以体验类、亲子类、运动类等为主的丰富业态,期待其能成为商业与消费者对话的新媒介,孕育生活新理念和输出生活新体验的新空间。
当下院,购物中心错落有致的平台和商业盒子
黄建志
横纵交错的中庭天窗也成为空间内一道独特风景,灵感来源于工业建筑钢结构屋顶交错相连的钢构体系,提取原型后将它与现代的玻璃材质融合。7000 风机房交错钢构的实与新建中庭交错玻璃顶的虚,形成的一组有趣的对比,也给室内带来了丰富的体验。
当下院,购物中心中庭玻璃顶
©Jerry Yin
未来院购物中心西侧入口以北,保留了原九总降的部分建筑及其组团的图底关系,通过二层环廊的强化,打造成购物中心最西侧的未来院。他是项目中最大的一块留白,也为未来留下更多的可能,30 米见方的院落尺度为商场提供了举办多样户外活动的条件:运动竞技,儿童乐园,品牌展示……而二层的围观游廊以及商业朝向此的层层退台设计,也成为内外互动的最佳媒介,也将为此庭院空间带来更多的人气与更佳的展示效果。
▲未来院,商业的层层退台
© 根本堂建筑摄影
▲未来院,连续的观景环廊
©根本堂建筑摄影
▲未来院,二层环廊观景©根本堂建筑摄影
新旧回响,助力北京冬奥
站在群明湖南岸往北侧眺望,高炉、烟囱组成深色纵向工业图景,购物中心则以横向轻盈的肌理与色彩,大面的横向线条,轻盈的玻璃材质与工业背景纵向元素与深色基调形成相得益彰的对话关系。
在匹配周边建筑尺度与天际线高度需求的基础上,地块内办公楼设置于地块东北侧,成为整个项目组群沿群名湖大街南北视廊的重要起点,其与东侧四高炉、北侧三座高炉和石景山遥相呼应、互为抵角之势,展现了新旧对话间强烈的力量美。
购物中心与整个北岸厂区底图相融合,既体现出商业中心自身的标志性,也成为构筑群明湖北岸新风貌必不可少的一块拼图,建构了 2022 奥运单板滑雪大跳台赛区的重要转播背景。
▲从群明湖远眺购物中心©黄建志
城市更新不是孤立地解决旧建筑保存和新功能注入的问题,而是要善于发现遗存建筑的空间特征并恰如其分地与新功能结合,即“选合适的旧瓶,装恰当的新酒”。将历史遗存与新业态、新空间、新形象更好地结合,既是设计的重难点,又是项目的机遇,处理好这些关系,曾经冰冷萧瑟的工业建筑也能充满温度,把集体记忆和未来展望共同融入转化为我们创造的崭新的生活日常。
期望六工汇购物广场独特的建筑空间与丰富业态能成为未来小型商业综合体更新与新商业业态理念输出的一次积极尝试,更希望它能成为冬奥园区配套的补充与完善,为 2022 冬奥添光增采。
▲办公塔楼南立面和北立面局部
©Jerry Yin
项目名称:六工汇购物中心
设计方:筑境设计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16.9-2019.8
建设时间(起迄年月):2019.8-2021.10
主创建筑师:薄宏涛,殷建栋,张昊楠
设计团队:筑境设计
建筑设计:薄宏涛,殷建栋、张昊楠、刘鹏飞、高巍、邢紫旭、郑永俊、丁丽娜、张莹
结构设计:崔学宇、李慧、王向华、王月明、贾玉鑫
木结构设计:上海隽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机电设计:孙岳 蒋志勇 吴宏 李云根 于明松 翟瑞娟 王家瑞
幕墙设计:同创金泰建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易兰(北京)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北京弘石嘉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上海麦索照明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标识设计:北京良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施工方: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北区
建筑面积:62739 平方米
摄影版权:根本堂建筑摄影、Jerry Yin、黄建志
委托方:铁狮门,首钢基金,首奥置业
品牌: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超白玻璃
金筑铝业 (天津) 有限公司-- 氟碳喷涂铝板
多玛凯拔集团-- 水晶旋转门
小号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