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末案例   /   教育空间   /   培训机构   /   悉地国际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

2021/08/31 23:05:29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0
本案例分析了百度国际大厦的创意理念和技术细节。这座综合性大楼地处华南,是互联网巨头百度的总部,作为全球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办公大楼之一,它的高度仅次于同样位于深圳的腾讯滨海大厦。在承接该项目后,设计团队意识到必须解决该项目可能给城市人口密度带来的巨大压力,设计解决方案旨在大楼用户和自然环境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以缓解这种矛盾。这个概念的关键点是探索摩天大楼内部空间利用的新方法,以缓解这些建筑的高密度和孤立性,促使其更加系统和有效地运作。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2
图1 百度国际大厦的“拉链”立面朝向深圳湾公园中心的椭圆形广场
背景和机遇
中国经历了30 多年的快速发展后,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2018 年,中国有80 多个人口超过500 万人的城市,中国的城市居民人口总数高达7 亿人,与整个欧洲人口数相当。被誉为“深圳硅谷”的深圳湾公园办公开发项目就吸纳了约50 万名员工和数千家知名企业。科技园区内土地资源日渐枯竭以及摩天大楼的数量迅速增长(图2),使得城市密度不断攀升,亦对公共交通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构成巨大压力。这种焦虑紧张的氛围会对工作环境和生产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6
图2 百度国际大厦(中间位置)位于“深圳硅谷”——深圳湾公园内 © NBBJ
高层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 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众所周知,摩天大楼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反复堆叠标准层的建筑类型,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优选结果,也是在有限的土地上最高效地利用空间的办法。然而,由于高层建筑中的单一使用功能空间与使用者多样化需求之间存在冲突,整日在封闭空间中工作的模式已不再符合当代工作场所新趋势。无论是在地面还是在高处,室外空间有助于缓解摩天大楼标志性的孤立性和高密度感。人类从根本上渴望接近天空,从而拥有开阔观察周遭视野及自由活动的空间。遗憾的是,这种愿望在现代办公室中被扼杀了,因为工作场所往往被局限在相同高度和尺寸的、类似的、单调的办公室标准层中。随着空间的垂直投影面积被降低到绝对最小,即使这类空间使用了玻璃幕墙,也会像笼子一样,甚至最好的视野角度也无法满足人们与自然交流的渴望。设计团队为此持续研究近15 年。2011 年底,中国主流搜索引擎运营商百度公司,为其在深圳湾公园的区域总部,举办了一场设计竞赛,让设计师们有机会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情境中。设计团队坚信,工作场所一旦脱离了文脉环境,就会失去契机与价值。高层办公建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有效避免其被孤立的倾向。设计团队选择的解决方案是探索在垂直建筑中创建一种连续性的场景,在空间的可达性和多样性之间寻求平衡,而这种探索必须在公认的规范和操作准则的限制范围内进行。客户的知名度和场地开发条件增加了设计难度,但同时也促成了一个不错的机会:为类似的摩天大楼提供理想的范式。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9
独特的空中花园/ 天梯系统
百度国际大厦的两座塔楼分别位于基地的东西两侧,大致呈“V”形平面布局,这两座建筑的体量在东西轴线上略微偏移,彼此“开放”;而裙房面向园区中心的立面呈内弧形,更加强化了这一特质。设计师希望通过这个操作来最大限度地利用景观资源,并向广场展示建筑的最佳面貌(图1)。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12
基于之前关于互联网公司工作模式的研究,以及2006 年设计腾讯总部的经验,设计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又富有创造性的目标:设计一栋独特的办公大楼,让百度员工任何时候都能够走出他们的工作区域与大自然接触。这对于一个计划建造近200 m高的摩天大楼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为了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实现这个想法,东塔的核心筒偏移至建筑一侧,以便在另一侧创建一个12 m×18 m 的梯形空中花园,这个空中花园竖向高度为8 层。每一个8 层的缺口在第4 层被偏移,垂直向的外围护在一侧伸出两个窗框的宽度,在另一侧后退相同的宽度,这使得建筑正立面规整的网格看起来像是一个连续的“绿色拉链”(图1、图3)。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14
图3 三幅高楼层平面图描绘了塔楼上升的V 形建筑体量与空中花园之间的关系
在每一个四层楼的空隙的下半部分,室外楼梯在此架起桥梁,减少了楼层之间、建筑两翼之间的交通阻碍。楼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短暂停留或休息的场所,以及在各业务部门之间穿梭的捷径。员工可以在这些“社交阶梯”上短暂休息或闲聊(图4、图5、图6)。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17
左图4 剖视图显示了社交楼梯系统、讨论空间和公共服务楼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右上图5 社交楼梯位于每四层办公楼层“讨论区”内
右下图6 楼梯提供了休闲空间和景观视野,以及另一种连接各楼层的方式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21
在楼梯的一侧,有绿色植物和排水系统。出于安全考虑,两侧均安装了2.1 m 高的钢化夹层玻璃护栏,避免翻越行为,并可在保证全景视野的同时,降低外部空间的风速。通过流体动力学(CFD)模拟计算,此处的最大典型风速可被降至1.5 m/s,方便人们在室外停留更长的时间。室外和室内的楼梯环绕着空中花园展开,人们可步行上下。这也意味着电梯不再是人们从一个楼层到另一个楼层的唯一交通工具。如果只是去邻近楼层,楼梯更能提高效率,还为人们提供了健康步行的机会。除了“天梯”,在裙房顶部和整个第5 层,建筑灰空间之下还有一块景观区域,增设了非正式集会空间(图7)。此区域只有极简的装饰及规划,仅使用绿植和木板铺地。建筑师认为,如果在设计中相对留白,使用者本身将会赋予空间新的意义和用途。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23
图7 除了“天梯”,在裙房顶部和整个第5 层,建筑灰空间之中还有一块景观区域,增设有非正式集会空间
提高效率和促进沟通的办公楼层
虽然在建筑两翼之间置入空中花园会使得空间利用率较传统布局减少30%,但这样凭空创造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核心空间,满足了客户希望让每个部门在空间和视觉上得以互通的需求。当然,平面的使用率仍然是最基本的要求。在传统情况下,核心筒通常位于办公室标准层平面的中心,但基于百度对办公室各异功能的需求,建筑师“薄化”了核心筒的平面。标准层根据特定的功能和朝向进行了规划:南北向框架梁跨度达12 m,确保了开放办公区域的利用率,可安置160 个工位。所有主要的辅助功能空间设计都围绕着核心筒展开。
在大楼西翼,主入口大厅与充满活力的核心空间紧密相连。走出电梯,映入眼帘的便是洒满阳光的共享区域、“ 天梯”以及室外空间(图8)。距办公区域一箭之遥的共享(休息)区域相对独立,铺地材质改换为抛光木材,并配备了公共座位。建筑师试图将休息空间定义为各办公楼层间系统性连接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休息空间具有唯一识别性,但它和标准工位之间没有分隔墙或其他边界,可以鼓励人们尽可能多地接触户外自然,激发更多创意思考。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28
图8 电梯大厅围合出一个接待区,天梯和室外空间举目可见
通风立面
百度国际大厦建筑立面上的像素化面板系统将中国古诗歌进行了二进制代码式诠释,更具数字时代气息,同时也向世界传达了百度的企业精神(图9)。外立面由铝合金预制构件制成,外侧由垂直定向的带孔通风面板组成,室内一侧设计有可调控的通风百叶,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不会像可开启的窗户那样对整洁统一的立面造成潜在的视觉上的破坏(图10)。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32
图9 像素化的立面把中国古诗歌进行了数字时代的诠释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34
图10 可调节的通风百叶窗从室内可见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36
定制的垂直交通系统
在设计摩天大楼时,交通运载效率是一个大问题。传统方案是考虑优化高峰时段地面层至目的楼层所需的运能设计,然而,百度国际大厦面临着一些复杂的挑战。其中一项要求便是让大楼内近5000 名员工可以轻松地到达分别位于4 层、14 层和29 层的餐厅,这三个餐厅共设有1800 个餐位。因此在设计竖向交通时,团队不仅要考虑高峰时段的地面出发人数,还需要统筹考虑各办公楼层到任一餐厅的交通流量。
设计团队对百度员工的就餐喜好,诸如方式、地点和时间等进行了调查,发现85% 的员工使用公司餐厅,其中七成员工选择就近前往。调查还发现,在餐厅上下各3 层工作的员工中有80% 的人愿意步行上下楼就餐,而较远楼层的员工则会选择使用电梯。根据这个情况,设计团队计算出进出餐厅楼层的交通需求,并最终确定了符合公司实际需求的最佳电梯方案。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40
支持日常需求的多样化设施
作为一座自给自足的高层大厦,百度总部在2 层、15 层和27 层设有会议室,此外还有3 个餐厅,以满足中型会议和培训项目的需求。员工可通过内部在线系统查看闲置会议室列表,并提前进行预订。公司鼓励员工就近使用会议室,以提高利用效率。在裙房的一层设有一个展厅;二层设有一个400 人规模的礼堂以及行政服务区;三层是互联网数据中心;四层的餐厅通过楼梯与五层的花园直接相连;十四层设有健身房和架空跑道。这些布局设计都经过审慎考量,统筹兼顾了使用效率与便利性,鼓励员工离开办公桌,放松身心。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43
对未来设计的思考
自诞生以来,摩天大楼便一直是人们着迷的对象,同时它们也是经过专业设计的高效运作的工程装置。不管对效率的需求有多迫切,摩天大楼的整体形象是整个城市的财富,尽管并非所有公民都能登上每幢高层建筑的顶端。这些强有力的城市符号和核心区域的设计者们应该牢记他们作为社会观察者的角色,人类行为与科技之间协同发展,相互影响。将办公空间堆叠起来的想法在19 世纪末引入时是一种激进的做法,但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一直发挥着作用。
百度国际大厦的设计愿景是将其打造成为21 世纪高层办公楼的优秀范例,将工作空间与日常体验和需求重新连接起来,通过可以灵活适应变化的设计来融合日常体验和效率(图11)。在整个过程中,设计团队更关心这些空间的演化可能性,而不是创建一个精致而僵化的建筑物。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层建筑设计的挑战在于审视当前的需求,并为之服务。同时,设计又必须足够灵活,以适应似乎总是比预期提前到来的未来。
深圳“拉链”楼 · 百度国际大厦丨中国深圳丨悉地国际-47
图11 办公平面的两翼、空中花园和社交楼梯的界面强化了“效率与体验协同”的原则
项目信息
竣工时间:2017 年
建筑高度:189 米
建筑层数:43 层
建筑面积:75994 平方米
主要功能:办公
业主/ 开发商:百度集团
建筑设计:悉地国际
结构设计:悉地国际
机电设计:悉地国际
总承包商:中建四局
本文作者:
王照明,悉地国际高级设计总监,东西影工作室总建筑师。
庄葵,悉地国际联席总裁、建筑设计高级负责人。
本文选自CTBUH Journal 2019 年第2期。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