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近日,知名互联网公司产业园区项目在杭州开工建设。项目作为其企业网络生态链中传输中枢,未来将为其生态圈伙伴提供一站式体验的办公+商业园区。通过深入理解业主方诉求,设计师将传递 “共享联通”的企业精神,体现合作伙伴的无间合作,以独特的总图设计与建筑造型表达品牌特征,作为项目设计的着手点。
01、基地位置
项目坐落于云谷核心区位,是城西科创大走廊城市东起始点,是杭州新产业集聚效应的点睛之笔。场地北侧为城市来向主干道,是本项目的主要城市形象面展示面;南侧云河路为主要城市景观面。已建成的企业总部及云谷公学在场地北侧及西侧与本项目遥相呼应。如何在此打造一座未来园区,协调物业种类、企业客群及园区配套的共融共生,成为设计的一大考验。
区位图
02、设计概念
鉴于本项目对于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设计师细致地分析考量了建筑使用者的需求,以“严密逻辑性,整体地标性,单元组合性”为设计原则,倾情打造一个包含“通用性更高的建筑生态,可分可合的企业生态,配套整合的园区生态”的跨时代高端产业园。
03、形态生成
始于理念,基于逻辑,本项目的园区首先从18米的经济性柱网单元开始生长。将2000方标准层为单元的塔楼沿城市来向面展开,充分体现其昭示性、交通性及整体性。研发办公与高层两相呼应,围合成园又独立成栋;独栋区主要布置于南侧景观区,尊享私家庭院,坐拥园区景观。在以上基本功能组团之上,双中心下沉广场与活力曲线的植入为组团布置及单体组合增加创新性。
组合分布
让每一组建筑都依据曲线流动却不失原有设计逻辑。在中心关键区域将一二期地块整体相连,形成真正大气统一的产业园区。同时,商业配套主要位于高层以及研发的首两层,形成外街、内街、景街的三层洄游商业动线,将配套空间汇流成河。
生成逻辑
基于企业生长消亡的不确定因素,本项目提出“可分可合”的单元企业生态,适应不同规模的企业办公需求。
“看云,听风,观景”
04、园区内部空间
本项目物业产品主要分为高层科技办公、多层研发办公及独栋总部办公。高层与多层通过二、三层连廊进行整体组团串联。设计师通过功能落位的设计、空间共享及内部交通循环,以期完美实现高效便捷的办公体验及灵活丰富的配套体验,展现未来园区一站式体验的项目内核。
组团中庭广场
研发办公室外旋转楼梯
丰富的空间组合
科技研发组团通过设计师基于“工作组团”的理念,将工作、会议、配套等空间进行有机融合,营造出开放共享、自由协作的办公环境。
组团竖向空间设计
“站立的云”
除了基本的商业配套以外,云谷之心作为本项目一个重要单体,为园区及上下游企业提供承载大型会议及会展的可能性,设计师通过一体化整合设计,做到构造简洁、逻辑一致、形式统一。
一体化设计
云谷之心会议场景
05、配套布局与动线组织
设计师结合建筑共享共生的整体理念,在各个组团的共享大堂中设置从地下至二层的配套专用扶梯,解决办公人群内部的动线需求。同时在整体配套动线的室外入口关键节点处,结合建筑造型,将竖向交通进行外化设计,结合立面的商业店招处理,增强二层商业配套的昭示性。
塔楼共享大堂及配套扶梯
作为时代创新的标杆产业园,设计师深刻分析了企业发展的规律与园区体验的需求,创造出一个具有多样性,共享性,融合性的一站式体验园区。
项目
图纸
总平面图
结构分析图
节点分析图
节点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中联·方晔·左右建筑
建筑面积:约600000 ㎡
项目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项目类别:产业园区
主创建筑师:方晔
设计团队:马一翔、李宸洋、马学超、陈耀武、梁威、文武、钟荣、尹湘武、杜小辉、钱震、陈绍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