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

2021/12/14 03:39:42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所有的事物都不能被孤立地体验,而是与它的环境,与导向它的一系列事件,以及过去的记忆相联系的。
——凯文·林奇
场所和定居
人通过营建活动而实现定居。这个过程也是将空间转化为场所的过程。场所区别于未经营建的空间,具有了宜居的特性。人们在“此地”生活,通过持续的经营,和场所形成密切的联系,并赋予场所以意义。关于场所,海德格尔提出“天地人神”四位一体的概念,认为一个场所中这四者必须同时具备。四位一体的不可分割性源于它是内在于人的生存状态和方式的,是通过定居而获得的。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4
△诗意地栖居(绘制:姚伟)
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而是具体事物的整体,是活动发生的空间。城市就是无数这样相对独立的场所的集合。它们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聚集,并且彼此之间形成关联,相互影响,最终形成多层次、内涵丰富的城市空间。建筑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去帮助定居者发现、创造场所的意义,从而达成“诗意地栖居”。
相对古人那种自发的定居行为,现代社会中城市和场所的发展受到各种更为复杂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工业化时代以来,快速的城市化、全球化、科技化以及智能化发展,使得自古以来存在的“定居”方式面临危机。当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下的社会状态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人们从熟悉的家乡涌入陌生的都市,居住在快速复制的钢筋水泥小区。这样的社区具有类似的特点,就是兵营式布局、高密度、雷同的户型以及舶来自遥远国家和时代的立面风格。其居民和他所处的空间不再有密切的联系。场所缺失后,所剩的只是缺少意义的空间。重塑城市中有意义的场所是现代都市面临的一个迫切而深远的课题。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8
△当下中国典型城市风貌(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个项目的特殊性在于其场地依山傍海,同时又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之中。通过设计找寻和赋予用地特殊的场所意义,并借助营造的过程将其展现出来,才能让园区与其使用者在纷乱的城市环境中实现真正的定居。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11
△融于山、海和城市环境的园区(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关于场地
场地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位于一座临近海岸的小山脚下,并向海岸延伸,与一片滩涂相接,真正算得上“山海之间”了。大概十几年前,用地的一部分还和海岸直接相连。多年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填海造地,使得用地逐渐远离岸边。从甲方得到的信息是,南侧地块曾经是渔民出海打渔用的码头。而北侧地块曾经是一个小村落的一部分,十年前拆迁搬走。旁边曾有过一片违建民房,也已经拆迁,唯一留下了一座“钉子户”小楼,像一个楔子插到用地的中部。为保护北侧的山林自然风貌,甲方将东侧靠近岔河的用地退还城市绿化,以期园区与环境形成共生。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15
△用地所在城市区位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17
△用地和山、海、城市的关系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19
△用地现状(摄影:这方建筑)
这些信息在我们的头脑中构成了一幅全景画。时间演化,有过渔民、城市居民曾定居于此,生活起居,通过日常的活动去营造这样一个场所,让生活具有意义。可以想象人们出海捕鱼、田间耕种、聚集于村落、漫步于山间乃至登高望海的情景。而转瞬之间一切又消失在时间之中。但这一切都会以某种方式留下线索,等待后来者发现,并重构于新的场所生活之中。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22
△用地周边环境演变.gif
时间的演变
从第一次看现场到园区建成经历了将近十年。这十年之中,黄岛区飞速发展可以用沧海桑田来形容。仿佛就是一瞬间,周边建起了大片住区、商业中心和园区。其中既有异域风情式的住区,也有主题公园式的商业,给人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恍如身处他乡。
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原来完整的用地从山边一直延伸至滩岸,后来被一条新出现的城市道路分成了两段。这片场地见证的就是一段非常典型的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片段,也是一段典型的城市场所特质和地域特色消失的历史。
在这个背景下,试图保持和强化场所的意义并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一旦达成目的,通过和周边环境的对比,它的意义就立刻能清晰地凸显出来。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28
△周边城市环境——异域风情的住区及主题公园式的购物中心(拍摄:这方建筑)
学者的聚落
海洋科技园是一个研究海洋科学技术的所在。科学研究的主体是科研人员。研究机构应该是怎样一种场所,路易斯·康著名的萨尔克研究所——也是一座面向大海的研究所——算是一个经典的解答。在面向太平洋的拉霍亚海边高地上,康设计了一组围绕着一个中心广场的小房子。这些建筑对向太平洋方向设立了一个个专供科学家使用的小室。这些小室原型来自修道院修士房间,唯一的窗户面对大海,这样可以帮助科学家进行类似于冥想的科学沉思。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32
△萨尔克研究所对向大海的科学家研究小室(拍摄:傅东)
萨尔克研究所固然因为凸显了科学殿堂的神圣甚至神秘而名垂青史,但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科研人员来说,科学研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可以融合于其他部分的。在我们看来,特定的一群人在特定的一段时间聚集在这里,如同之前的定居者一样在这里工作、休闲、漫步、登高望海…他们属于这片土地,并通过这些活动定居于此。
所以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试图创造出一个供科研人员生活的“聚落”。如同一个村落,这里有错落的建筑、蜿蜒的小径、街角花园、中心广场,起伏的台阶可以通向旁边的小山顶或不远处的滩岸。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科研与生活的融合:小径上的沉思、花园中的交流、食堂里的即兴研讨乃至登高远眺时“顿悟”的那个瞬间…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36
△聚落形态的园区空间布局
场地的营造
用地被城市道路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北侧沿山坡展开,是主要部分;南侧是一小块被两条城市道路夹出的三角形。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40
△园区和城市的关系(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山体:
在场地之中,山是最主要的控制性因素。从场地的各个位置都可以轻易看到山顶。山体覆满树木,郁郁葱葱,若干小路穿越其间。山不太高,所以是散步的好去处,一直以来被周围居民当做城市的后花园。可以说场地是由山向城市“蔓延”而来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44
△山体与场地关系示意
布局:场地高差关系和山势大体保持一致,可以视作山体的延伸,对向城市扇形展开。总体规划布局与此呼应,建筑大致形成沿等高线平行布置的两排,中间以一条道路串起一系列公共空间。建筑依从等高线的走向布置,相互之间自然形成不同的方位关系,由此产生一种“随意”生长的感觉,园区初步具备了“聚落”的特质。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47
△园区总平面图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49
△园区东西向主要通道(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视线:错落有致的布局带来观山和看海的多重视角。但在地面上,每个角度所能看到的景观为建筑所限定,像是加上了一个取景框。而在高低错落的建筑屋顶,又会出现开阔的全景视角,看到壮阔的山、海景观。这样,山、海以多重方式和建筑、空间相融合,形成一系列有趣的画面。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52
△园区内部主要视觉通廊(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54
△高层屋顶视野中的山、海(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花园:一系列小尺度的公共空间沿着中间主路依次分布,形成活动场地。它们被建筑边界或场地高差所限定,“锚固”于园区之中。漫步者在此驻足,他们的日常活动让这些地方成为整个“聚落”中有特殊意义的一些点。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57
△聚落空间关系示意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59
△几栋建筑所围合的一个小花园(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小径:
如果说建筑物是私密的、内向的小世界,是一个个“小岛”,那么围绕着建筑的道路、花园、广场和遍布的小路则共同织成一张网,将场地紧致地“编织”在一起,并向外延伸,让场地和城市、自然环境相融合。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63
△小径连接园区与山体及城市道路示意
高差:
高差的处理是这个场地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经过精心处理的场地可以和环境更好地结合起来。高差让行走路线和视线关系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我们通过一系列台地来化解场地的高差,并通过无处不在的台阶、坡道、楼梯把不同标高连接起来,使人得以通过“漫步”和“攀登”的过程更好地体验、感知这一场所与山相伴的特质。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67
△透过建筑之间层层挡土墙看山体(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69
△山地高差处理方式(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池塘:
传统聚落中,水源因为对生存非常重要,往往位于空间的中心。项目用地的西端有一小片冲沟汇聚形成的小池塘,比周边低四、五米。虽然从位置和标高上它很难成为一个中心,但我们还是加以保留,让它成为 7 层研发楼地下一层餐厅的对景。因为低于周边环境,这里成为了场地内的一个幽静所在。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73
△园区西端池塘和场地的关系(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建筑单体
“聚落”是一个整体。其中的建筑物应该通过位置关系、使用功能、外观形式等确立自己的独特身份,同时和周围的环境融合,从而确定一种基本的“环境形象”。这种总体的意象与场地关系相结合,共同塑造出“聚落”的场所精神,让居住者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77
△建筑单体形成聚落示意
建筑多样性:
结合任务书使用功能的需求和场地特点,北侧用地的基本思路是以多个较小体量建筑单体组合成聚落。建筑体量消解后,场所的聚落特质凸显出来。主要建筑单体是一系列小体量的方形建筑,沿山体错落布置。这些小盒子是聚落中的普通单元,采用灰色底座和白色主体强调水平向的延伸感。用地的西北侧相对独立的一角则是由两栋 L 形建筑围合形成的特殊单元。与前者相反,采用灰色底座和白色主体的形象。建筑具有特别的形象——由于体量庞大,其上部轻盈地“漂浮”起来,以减轻对山体的压迫感。在北侧用地入口处的一栋 7 层研发楼较高,形成北区入口标识。由竖向线条组织起来的立面与此体量相适应。
南侧用地为集中办公,以两栋最高的塔楼占据三角地,从高度和疏密关系上与北侧用地形成强烈对比。在三角地面向城市的开阔界面上成为园区的形象标识。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82
△入口广场处的研发办公楼形象(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84
△北区西端组团——漂浮的盒子(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86
△聚落一角——小高层研发楼及花园(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88
△南区三角地高层办公楼(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功能、平面:
主要建筑单体和沿等高线平整为若干台地的山坡相结合,形成了这个场地中建筑特有的平面逻辑。建筑首层结合入口适当缩进,形成入口灰空间,结合垂直交通核设置入口大堂,立面也相应的通透化处理。标准层通过立面凹凸进退形成丰富的景观平台,对园区内拥有良好的景观视线,同时北侧的观景平台和山体之间也形成了视线的呼应。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92
△建筑与场地剖面关系示意
L 形研发楼位于基地内相对较高的区域,西南侧临保留水面,北侧临山,因此具有天然的自然资源优势。首层在面水方向将视线打开,同时结合地形特点形成内部组团空间。让北楼的入口空间尺度更加舒适。
由于和山体关系密切,标准层空间顺应山体的走势,在平面空间上从顶层到首层逐渐缩小,形成层层叠落的趋势,成为延续山体到水面之间的自然过渡,同时为标准层提供了大量的露台空间。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96
△L 形楼组团空间(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7 层研发楼西侧面对池塘,东侧临园区入口。邻水一侧和东侧道路有近一层的高差,因此首层平面利用高差形成双首层的设计,临东侧为建筑办公主入口,临西侧水面结合水面和平台形成园区餐饮空间的入口。
标准层西侧对水面一侧为大面积玻璃幕墙,利于观景。在其它方位不用程度的设置了阳台空间。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100
△7 层研发楼及 L 形楼城市界面(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材料和风格语言:
所谓某种建筑风格,其实是人为赋予建筑一层超出其自身意义的指代含义,这与营造的本意相悖。在这片山海之间的场地中,在周围充斥着各种风格符号的嘈杂城市环境中,我们让建筑外观去除掉多余的装饰语言,回归自然、简单的风格,突出建筑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建筑物之间的对话,从而展示出场所的意义。大面幕墙的“虚”和白色、灰色石材构成的“实”之间形成的对比让建筑外观富有张力。同时,灰色石墙面坐落在灰色石质地面,强化了建筑坚实地碰触大地的定居意象。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104
△研发楼立面细部(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106
△L 形楼立面细部(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聚落的延续
对一个场所的感受是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重复性日常生活逐步形成的。未来,当使用者真正开始在园区生活、工作,开始如我们希望的那样把园区当作一个聚落空间去体验,或者获得我们所未预料的新的感受,从而发展或创造出新的场所意义,一切有待时间的检验。我们所能确定的是,这里一定会慢慢形成某种形式的“聚落”生活模式。人们通过工作、休憩、漫步、观演、眺望而结识、熟知,最终形成对这片土地的归属和认同。而在这个过程中,山、海、建筑、花园、小径、池塘不会缺席…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110
△用地西侧城市界面(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112
△总体鸟瞰(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丨中国青岛丨这方建筑师事务所-114
△用地东侧城市界面(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基本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一期
建设地点:青岛市黄岛区
业主:青岛光谷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业主团队:王元成、李晨嘉等
总用地面积:10.11 万㎡
建筑面积:78768㎡
方案设计:这方建筑师事务所
主创设计:傅东、徐俊
设计团队:刘敏、吕牟、潘安易等
施工图设计:上海新建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8.08~2019.06
建设时间:2019.07~2021.07
主要用途:科技研发、配套公建
立面材质:石材、铝板、玻璃幕墙
摄影师:建筑译者·姚力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