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一座建筑
一段历史
跨越时间的长河护航建筑的新生武汉剧院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循礼门东侧
武汉剧院(改造前)
1959年10月,武汉剧院建成投入使用。它是建国初期武汉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剧场,曾获评“武汉市地标性建筑”。在建筑界,武汉剧院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从中采集获得的技术数据为之后建设相关文艺演出场所提供了参考。作为武汉重要的文化建筑,它代表了武汉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蓬勃向上的形象,体现了建国后武汉市的城市新面貌。六十二载光阴如白驹过隙,武汉剧院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武汉人,已然成为历史的一部分。2021年9月,经过建成以来规模最大、投入最高、历时最长的一次改造升级,武汉剧院重新拉开大幕。在本次改造升级中,中信设计“修旧如旧”,恢复建筑历史风貌,升级声音、灯光、观演体验,使武汉剧院重获新生。
建筑特色
中西融合 宏伟秀美
武汉剧院为苏联建筑风格,采用西方古典主义的轴线对称构图。一眼望去,整栋建筑呈中轴对称,线条硬朗简洁。大窗户大门,坚固的立柱,塑造出庄重典雅的气质。同时,武汉剧院还带有中式风格的影子。比如剧院大门的立柱、顶部采用了中式牌楼的设计,雕刻着以花、叶茎为图案的纹饰。剧院侧边的中式八角亭、雕花石栏杆,都是古典园林中常见的典型元素。正是有了这些中式灵感的巧妙融入,武汉剧院在宏伟之外,更多了几分秀美灵动。
尊重历史
思故抚今 灵魂洗礼
一座建筑,点亮一段城市的历史。武汉剧院一边凝望着城市的年轮,一边承载着社会的责任。在这里,曾上演过重大演出、召开过重要会议。思故抚今,保护好利用好这栋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延续城市文脉的需要。在历史的变迁中,剧院经历了多次改造与翻新,部分区域已经与原状有较大差别。中信设计团队通过搜集原始图纸、对比各个阶段的历史照片、走访剧院使用方等手段,多维度地了解剧院的历史全貌、翻修背景和现实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图让它以最真实的面貌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设计过程中,团队成员有幸接触到了最原始的设计资料,其中用尺规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图纸,画法严谨、线条明朗,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对新一代设计师来说,无疑也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保护修缮
修旧如旧 全新升级
设计成果展示
剧院前广场效果图
观众厅效果图
剧场剖面图
主体结构抗震加固示意图
主楼正立面泛光示意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次对武汉剧院的修缮,是一次修复与升级的过程,是为了让这栋历史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散发魅力。
室外。设计通过调整园林景观小品、文化墙的形态,使剧院的外围更具有文化气息,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休憩空间,作为人们交流活动的场所。景观灯、泛光灯让夜间的剧院熠熠生辉。
建筑外立面。设计团队根据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资料,清洗并修复外墙、外窗,大到整体色调,小到雕花、线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原貌。
建筑内部。各个空间的功能与形态相结合,各类花式、藻井、扶手花纹、灯具样式、装饰线条、地面材料,都是设计中的重点研究对象,需仔细斟酌,一丝不苟。
机电设备。设计团队从通风、采暖、照明、消防等各个方面,对机电设备进行升级与改造,全面提升剧院的内部环境,提高了整体使用的舒适度、适用性和安全性。
声学。设计团队通过设置吸音墙、隔音门等,减少各类不利声学因素对演出的影响,让室内声音更加悦耳。
舞台工艺。剧院从舞台机械、灯光及音频、视频功能等方面,提高其对不同类型功能的适应性,也全面提升了演出品质。未来的武汉剧院,将承接更广泛和更高质量的演出业务,为大众提供文化与艺术的饕餮盛宴。
攻克难关
尊重延续 保护升级
现场实景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升级,最大的难点在于,建筑本身就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它不是一个仅供观赏的文物,而是一个具有实际功能、能承载人类活动的空间。人类活动的介入,要求这个场所必须具备更多的条件。如何处理“保护”与“升级”的微妙关系,需要设计师具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能从各种矛盾中找到平衡点。
“尊重与延续”,是中信设计团队在本次改造升级工作中给出的答案。
结 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建筑是人类文明延续的重要见证。让历史建筑在当下依旧能散发出光芒,是设计师的使命与责任!
通过修缮与升级,武汉剧院花甲归来,芳华依旧!
武汉剧院文物保护工程
建筑:汤群、姜瀚、戴威、邓乐祯
文保:丁援、费小坤、李杰、吴莎冰、姜一公
结构:董卫国、刘嘉慧、孙文兰
给排水:张帆、刘静涵、王海越
暖通:王疆、徐付民、刘晓燕
电气:喻辉、龚广明、陈车、肖遥、陈丹
景观:王迪、向旋、李济海、张志强、陈樱
声学:王凡、饶紫云、陈庆
造价:翟松、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