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改造后的小区入口
2020年1月16日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设计论坛,是一场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微空间设计从业者的聚会,更是一场重要的思考、实践、困境、破题的分享交流会。四位主讲嘉宾,彷佛从不同方向攀登同一座山峰的旅人,让我们惊喜地发现,他们及所代表的团队,以及诸多本领域的践行者们,尽管各自立足的专业,出发的角度,切入的层面,思考的维度不同,但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打破壁垒,跨界思维,在摸索中不断前行,通过更“接地气儿“,“更有人情味”的设计,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让整个社会变得更有温度。
改造后的儿童活动空间
有趣的是,抛开大家分享的项目和实践本身,从嘉宾到参会者彷佛都开始不约而同地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美?整齐划一的店招,是否真的代表了街巷风貌的更新升级?劲松示范区里改造的花园,从美学角度算不上一个最优方案,可小区居民脸上洋溢着的笑容,让这个花园看起来特别美;胡同里居民用随手可见的破旧容器,动手创造诸多凝聚着朴素智慧的绿色空间,单独看来似乎也和美也相去甚远,但与胡同的空间尺度匹配起来,却那么恰如其分,丰富有趣。究竟什么是美?我们一直认为审美不足的大众真的不懂美吗?又甚至我们才是破坏美的推手吗?设计者们在一次次怀疑与自我怀疑后,开始鼓起勇气,敞开心胸,重拾谦卑,从美的赋予者再次变成了学习者。对于长久以来定位自己就是“美的赋予者”的设计者来说,重新反思“什么是美”,预示着强烈地触及本质的自我怀疑,实际上正契合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的到来,即在老旧小区改造领域,甚至在城市更新这个更大的领域里,巨大变革的到来。
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
变革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便是这些年来,改造对象的不断变化与扩展。从针对建筑单体的抗震加固、外保温层改造,到公共空间优化提升、基础设施改造,甚至开始大胆的探索“原拆原建”模式,部分项目开始统一整合小区闲置资源,实行业态与商业服务设施重配。2018年3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其中还将改造对象涵盖了小区治理工作。
而最重要得变革则是工作与思考方式的转变,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不再是以往以建筑、规划、景观等为核心的纯技术工作,而是或被动或主动得向横向与纵向领域延伸。随着工作方式的演进,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开始承载着越来越多的角色与功能。与有任务书的传统确定性设计相比,作为民生工程的老旧小区改造,则更多需要设计人员通过调研、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沉浸到小区当中挖掘使用者的需求,自提恰当的任务书;而在做这些基层工作的过程中,作为“外来者”,如何巧妙地利用街道与党员的力量,更有效地与不同主体打交道,消除不信任感,规避不必要的矛盾,考验着设计人员的智慧;再者,与白地不同,这里“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块土地都涉及相关方的实际利益。同时,在相对有限的资金与空间条件下,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排列出合理的优先级顺序,有取舍的选择最为匹配的功能与业态,最大程度实现居民满意,对设计者而言,是一大难题;而一个“以人为本”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甚至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设计人员持续观察,判断是否改造设计切实满足了居民所需,是否还有不足,继而不断地进行修正;最重要的是,在物理层面改造完成后,如何通过后续运营避免由于失管致使几年后小区再度陷入破败的境地,也成为了设计者、管理者们必须思考的内容。整个工作与思考方式的转变,都在陈述一个事实:传统的试图用纯技术手段解决一切问题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
对于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这样一个尚在摸索阶段的社会课题,现行政策的掣肘也愈发明显。过去的经验与与之匹配的政策及工具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现行工作的障碍。指标的滞后,地块功能的亟待调整与变更,使得一个项目要想真正实现居民满意,具有改善民生的价值,需要耗费极多的时间成本进行大量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工作。而是否能真正实现政策突破,结果却不可预期。因而这对于大部分项目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完成的任务。同时,设计施工不能一体化的壁垒,使得设计工作很难向后延伸,无法进一步监管和持续修正施工。庆幸的是,政府管理者们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业内有识之士的引领下,以部分示范项目为探针,使得既有政策逐步向好的方向松动。2018年,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建设项目规划使用性质正面和负面清单》中就突破性地提到:“鼓励工业、仓储、批发市场等用地调整为学前教育、养老设施;鼓励居住区相邻用地调整为社区便民服务、菜市场等为本地居民服务的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甚至,我们可以看到现行规划体系本身这一工具也在不断的演进,从国土空间规划到街区指引、街区详细规划,可以清晰地看出法定规划变得更清晰简明;总体规划更倾向于政策引领,整体统筹,以街区为单元的详细规划则凸显问题导向,因地制宜。
垃圾分类宣传栏
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资金筹措方面,也开始了机制的创新。由原来的单纯依靠政府财政专项拨款,到试点引入社会资本改造老旧小区,开启“ppp”模式,以及“谁主张谁受益谁承担”,让有改造意愿的居民也逐步参与到资金筹措中来,多主体多模式共同投资逐渐成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住建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在2019年3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中,也再次印证了“居民出一点、社会支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的这种多主体资金筹措的变革方向。
改造后的停车棚
改造后的花园休憩空间
本文作者:原艺;摄影:原艺
_
-好文推荐-
■
城市更新|劲松小区试点改造 3605户居民将获全新体验
■城市更新|我们的城市,为谁而生?
■
城市更新|陶红兵:物业公司在存量市场中的困境如何破局?
■
建筑设计|中国女建筑师夺得英国经适房大赛第一名,只有她敢这么想!
■
4万亿的旧改来了!一场影响上亿人的资产大变革启动了!
■
城市更新|我们希望重新定义「街区」,2019城事设计节官宣「新玩法」!
■城市更新|北京目前规模最大的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正式开工
■建筑设计 | 美国选出51州最佳设计建筑,每一栋都是经典!
■
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前后案例对比,在“新旧”之间,尽到“责任”
■
城市更新|逐渐老去的社区,期待着美好设计,再来一次社区新生
■
设计院开展EPC的4种模式,如何选择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