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
來自網絡
」
首图 |「南 笙
」
据统计,
每个中国人平均每天摸手机150次,除去睡着的8小时,差不多6分钟就要看一次。
要是出门没带手机,就像是忘记穿内裤一样不安。
我想,时代的突飞猛进确实赋予了我们全新的生活,但同时也滋生了惰性,消散了心神和能量。以致有网的时候,时间一小时是一小时,没网时简直度秒如年,焦躁不安。
在茫茫时空里,在愈发逼仄的大环境下,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是我们带来这个宇宙唯一的小飞船了,如何让它安稳飞行,又不感到空虚、厌倦、疲惫、无聊,或许是我们一生要去学习和领悟的。看看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的人们,都是怎样安顿身心吧。
摄影| @知梦荷
我们的先人曾经说:“读书赏画、品香吃茶、抚琴弄箫、拜石盘玉、园林美食、行脚清谈、京昆雅曲、栽花养鱼、易卜歧黄、禅那技擒,诸般闹事,皆吾所好。”
今天来看,这些“闹事”或寄托于一门技艺,或寄托于某一种物事,或寄托于一个习惯,或是在行游往来之间,都是能让我们投入其中,获得自在与平静的方式。
摄影| @昔物所
晚明的袁宏道身居官场与城市,即便物质条件也很充裕,但世俗生活的羁绊却越来越多,于是他开始在房间里放瓶、插花,后来还专门编写了一本插花的书籍《瓶史》。虽身在尘世与责任之中,但也不忘补足自己的身心。
摄影| @南笙
有时,总觉得古代人的生活才叫生活,清雅恬淡,行去自如。其实和当下一样,尤其是那时的文人,他们也身处在波动不息的大环境里,既承担着身外的事业与责任,又有着对生命的敏锐感知与追求。个人与社会、与物事、与自己的矛盾一直都没变。
摄影| @陶立夏
四时更迭,我们与花与万物擦身的次数太多了,眼下已经入秋,繁忙的生活与工作里,不妨也腾挪一段时间和心情,买花、剪枝、蓄水、插到瓶中,放在合适的案头,朝看夕对,怡悦心眼,珍惜每一天的生活。
摄影| @陶立夏
今天的人们基本上是在各种各样资讯中度过的,而每一条信息的判断都会耗掉我们自身的能量,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时不时掏出手机刷一刷、翻两页书就读不下去,而且做什么事情都很难坚持下来。有人会问,那怎样让自己更有定力呢?答案
就是天天练习静坐。
摄影| @小白funny
《宋元学案》中记载,有人曾经向程颢求教学问之道,程颢的答案就是
“且静坐”
。
朱熹对于静坐也极为推崇,留下了许多赞赏静坐的言论。
他说:“入学工夫,须是静坐。静坐则本原己定,虽不免逐物,及收归来,也有个安顿处。”还干脆对学生郭得元明示:“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在朱熹看来,只有通过静坐,使内心安定,方能探究万物之理:
“能存心而后可以穷理,穷理以虚心静虑为本。
”
摄影| @昔物所
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乌龟大师也说过:
“你的思想就如同水,我的朋友,当水波摇曳的时候,你很难看清楚。
不过,当它平静下来,答案就清澈见底了。
”
若希望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心也更静,学习做事更有定力,“静坐”是一个很好的修习法门。像乔布斯、大卫·林奇、约翰·列侬也都有静坐冥想的习惯。当一个人能踏踏实实地回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创意、智慧才会产生。
在“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的一生里,有许多这样的时刻。
孩童时,在合肥老家张公馆的老宅院里,窗外是梧桐,桌上是笔墨,日影斜斜的午后,她临着老师亲自拓回来的《颜勤礼碑》,一笔是一笔。
抗战时,文人学者都聚在西南,防空警报在头顶拉响时,她在防空洞旁,临着小楷,一字是一字。
后来远嫁美国,许多许多的清晨,天还未亮时,便起身磨墨写字,如此六十余年。
张充和小楷《望江南词》
张充和每年都会临写《颜勤礼碑》
张充和生在民国二年,与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在动荡不安的环境里,既担忧着家国,也有着自己对生命的感知和追求。张充和先生在这世间足一个世纪,她看过文思闪耀,也看过战乱离散,看过迁徙分离,也看过寻常柴米。但无论世事如何更迭起伏,她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写字,自读书,自赏花,自听曲。
我想这份淡然、从容、豁达定与她长久的写字有很大关系。习字是一个让人专注的过程,
尤其是写毛笔字,当拿起笔的那一刻,好像全世界都静下来了,只有手中的笔在微妙的变幻着,心也自然静了。
日子一寸寸地重叠着,再过20多天就是金秋十月了,十月一过,一年就过去了。其实最恐惧的不是时间的流逝,而是伴随时间的逝去,自己却没有任何长进。
日本茶人森下典子说“日日是好日”,对现在的人来说,很难有这样的心态,每天忙碌的工作已经让很多人寝食难安了,如何才能做到“日日是好日”。
在梁启超写的家书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若能达到“日日是好日”的状态,关键词是“精进”,无论习字作画、读书静坐,每天都能有所精进,那一定是美好的日子。
摄影| @车厘子的海
梁启超在给大女儿的信中写道:
“我的宝贝思顺:你猜我一个月以来做的什么事,我且把我的功课表写给汝看。
吾近来心境之佳,乃无伦比,每日约以三四时见客治事,以三四时著述,馀晷则以学书(近专临帖不复摹矣),终日孜孜,而无劳倦,斯亦忧患之赐也。
我现在每日著书多则三四干字,少则一千几百,写汉隶每天两三条屏。功课有定,不闲不忙,早睡早起,甚是安适。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摄影| @小白funny
梁启超说他功课有定,不闲不忙,早睡早起,甚是安适。而且每天还写汉隶两三条屏。除此之外,要写书,要上课,要演讲,要参与社会活动。如何在这些事情中不急不慌,无非是让自己定时定量去做功课,取法乎上,每日都有精进,才能
不慌不忙。
摄影| @车厘子的海
而心的安定从来都是人的基本需求,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可观可闻的现实世界中,唯有心中静
定
,日日精进,才不会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感到不安。时空茫茫,一生也短,
愿你不懊悔过去,也不烦恼未来,好好体验当下,无所挂碍,自由自在地活着。
摄影| @子夜鸟
编辑丨有喜
-参考资料-
《学箭悟禅录》
《日日是好日》森下典子
-部分内容来源-
《张充和|平凡的光》
《爹爹的爱情十二分热烈》
梁启超、张充和百度百科
- 特别鸣谢摄影
-
@南笙、@陶立夏
@车厘子的海
@
昔物所
、@小白funny、
@
子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