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

2019/04/18 18:05:00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0
苏州翰地景观很荣幸邀请到
马晓暐先生作为HID会客厅第一期的嘉宾。
本文根据马晓暐先生关于“景观设计师的成长”讲座现场录音编辑。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4
我从事这个行业时间也不短了,82年入校学习这个专业,86年毕业。
毕业的时候对这个专业产生了动摇和怀疑,觉得这个专业好像不完全符合我的要求,后来我去了兵器设计系,觉得
这个比较符合男孩子这种很酷的性格,在那儿呆了三年,89年去美国读书,又回到了这个专业。
后来在美国工作,01年回国,选择了上海,就在上海做下来了。
今天我来不是想跟大家讲技术或是设计的手法,更多的是想分享对这个专业的理解和思考,就是想说一个设计师的成长,或者说景观人生。
因为这个话题可能对一个55岁的人来说挺重要,做这行已经做了这么多年了,到底什么还在支撑着自己,还有什么让自己有热情去工作。人
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四十多岁,想的问题其实挺不一样的,这个话题也许对现在在座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一定帮助。
我回国
18
年里见过的面试过的设计师至少上千了,我发现很多人对这个专业抱有很大的热情,但是我也看到这个专业像一个绞肉机一样,把很多三十多岁的设计师绞了个稀里哗啦,也蛮痛心的。所以说这个专业到底有多大的潜能?这个专业值不值得我们去追求?
前两天另外一个老意格说到了一句话:现在的80后跟他那个年代不太一样,缺乏献身精神,缺乏对这个专业的热情,很容易摇摆。
我当时反问了他一句:
这个专业目前这个现状,这样的一个乱象,值得年轻人去献身么?
我们这个专业目前的状况,是造成这个现象最大的原因,所以我想谈一下我对这个专业发展的认识。
因为人只有把一些问题想透了之后,他才能做出一些对自己负责任的决定,比方说他如何看待这个专业,这是一个蛮难回答的问题。我最近在推的一个概念,就是我们专业有没有核心技术,有没有一个东西是我们专业的人会,其他专业不会的。
景观这个概念如今变得很宽泛,我们这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是大家失去了一个评价标准。
我前两天带着我们团队去首尔,去之前我没有一点儿期待,但是去了以后大吃一惊。
其中首尔奥林匹克公园
对我刺激很大。我走进了首尔奥林匹克公园,看了第一眼“哇,水平挺高”,第二眼“哇塞,挺牛啊”,再往里走“哇靠”,就是从“哇”到“哇塞”到“哇靠”的感觉,让身边人查谁做的,查不出来。
我当场就很愤怒,我说我们这个专业出大问题了。这么棒的项目,在我们专业里面没有记载,在教科书上没出现过,没有被人提起过,然后你看到了,还查不出来谁设计的。我就不能接受,这说明我们专业失去了一个起码的评价标准,让这么好的东西被埋没了。
但是我今天不想展开来说这个问题,我今天想谈一下景观这个专业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26
———
人为什么会直立行走
———
我在意格可以用
5
分钟把一个完全不想跑步的人说到去跑步。为什么呢,因为我跟她讲人类,讲人生,讲完她就开始跑了。所以我今天也打算从最遥远的开始讲起,但是我保证一定会回到这个专业,回到现实,而且你一定会觉得是有道理的,所以我首先从人类为什么会站立起来开始说起。
人为什么会直立行走,而不是趴在地上。
我现在认为人就是因为站立起来,才能走到生物链的顶端,并且发展出了自我意识。
这个跟跑步有关。人类是所有哺乳类动物里唯一适合长跑,而最不适合短跑的。人类长跑有两大要素能赛过任何动物。第一要素:
人类长跑不需要压缩腹腔。
四条腿的动物奔跑的时候会压缩腹腔,它的肺必须是压缩一次,呼吸一次,所以四条腿的动物无法长时间奔跑,但是人类在奔跑的时候,整个五脏结构不改变,人类可以四步呼一下,两步吸一下,六步才完成一个呼吸,这就是人类第一个能赛过四条腿动物的原因。
第二要素:人类可以全身排汗。
绝大部分动物跑步的时候只能靠舌头口腔和腹部排汗,因为跑的时候血液和内脏的热量会上升,人类是唯一从头到脚可以全身排汗的动物,奔跑的时候出汗散发掉了热量。而动物散发不掉,必须趴在地上排汗和呼吸。以上两点构成了人类靠长跑走到生物链顶端的基本缘由。
人类站立起来是为了奔跑,奔跑让人类从一个连鸡都追不上的动物,走到食物链的顶端,走到顶端后,大脑才能发育,才直立起来发现了火,于是人类的能量就开始逐渐扩大,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有别于其他动物了。
我不是人类学家,但是我自己是这样理解人类为什么会直立行走的。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43
人类直立行走的进程(图片来源:网络)
———
人类什么时候开始具备自我意识
———
我认为人开始具有自我意识是三五千年前男人发现了遗传的自我规律的时候开始的。老子说,“古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我们大概在五千年前左右才开始出现家庭结构,三四千年前才开始出现私有制,出现家庭意识后才开始出现自我意识。所以我们现在误把中国文化简单化,以为就是强调群体价值,家庭价值,这个话是严重的片面。
没有任何一个文化是直线发展,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动的。在两千年前我们有非常强的自我意识,甚至于比今天的美国人还有自我意识,
今天的美国人也不会赶得上春秋时期中国人的自我意识。春秋时期有一个故事很有趣。一个大臣为一个国王引荐了一个人才,人才被带到了殿堂上。国王很高兴,说:“来人才了,来来,过来一点给我看看。”这哥们往那儿一站说:“想看的话你过来。”国王很郁闷:“我好歹是个国王啊,我们俩谁更金贵。”人才说:“当然是我金贵,我是人才,但国王遍地都是。”所以以前的人对自我的存在感是非常强烈的。但是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因为不说这些,我们很难回答一些基本的问题。
现今许多基本的问题完全被混淆在大的文化现象和历史背景里,于是我们带出了一些有误解的结论。打个比方说,我为什么在
49
岁的时候跟着孟先生开始读博。
在我接近
50
岁的时候,我需要回答我心中特别大的疑问:景观设计有没有标准答案?景观设计有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设计?
二十多岁的时候对形态造型平面敏感;三十多岁觉得做空间比做形态高一级;四十多岁的时候觉得空间不牛逼,空间是用来生活的,我们不是做空间的,是做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的;五十多岁的时候发现生活有各种各样的需求,那生活之上是什么呢?然后就觉得我们是做价值观的,是做理念的。
所以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个事,也是前段时间一个老意格来聊,说:“这个社会物欲横流啊,钱衡量一切。”我说:“金钱社会确实不是很理想,一切都认钱,什么都是以钱论长短,我们都感到很厌烦。但是金钱社会也挺公平挺好的,毕竟拿钱就能解释一个人的存在感。
金钱社会挺简单,我倒挺担心后金钱社会的。
我们去日本都有这种感觉,日本是一个完美的国家,你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干净,更方便,更有趣,更礼貌,更友善,反正我没找到。但是为什么这个国家自杀率这么高?尤其是过去二十年,日本从一个拜金主义的社会,发展到现在,你走进日本就会发现钱解决不了问题。但是恰恰是一个钱解决不了一切的社会,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因为他已经找不到一个东西去解释了。
当一个人没有太多主见,追求,思想,当金钱不再是衡量标准,那你活着的价值是什么?
而且我比较确定的说,后金钱社会可能很快到来,因为我们国家现在是产能过剩,物质过剩的时期,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将发生一个很大的逆转,而且
AI
带来虚拟的消费,虚拟的情感,虚拟的一切,我觉得整个现在的物质环境会发生很大的逆转。
前段时间我在上海的一个景观大会上做发言,在结尾的时候我说
现在所有的设计公司都在做要建造出来的景观,但是十年后可能有一半的设计公司在做虚拟景观,为虚拟世界打造虚拟景观。
人会从实体物质的满足转换成虚拟物质的满足。你看现在网红靠打赏活着,打赏就是虚拟消费,因为人们要一种体验,一种感觉,送钱换体验。
AI
是不能逆转的,
将来人的消亡一定是消亡于
AI
,而且人类一定是舒服死的。
因为
AI
给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舒服度,然后你就突然发现你已经无法跟真人交流了。以后你需要婚姻么?需要恋爱么?所以说人类是舒服死的。人们生活的很好,然后结婚率,出生率就开始下降,就跟日本一样。因为人类还没有回答那个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里去”的时候,就来了个
AI
,而且是最快的一年更新一次的速度去拥抱这个东西。
为什么要说这些,因为我们所有的问题都要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是谁?”。而这个问题恐怕是困扰在座各位以及这个设计行业最大的问题。我常常听到年轻人抱怨说,我的想法被埋没了,我的想法不被接受,很好的想法被甲方给改了。这种话经常出现,很多人因为这句话换了工作。换了之后又一样,又开始抱怨,他一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我们这个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前两天我的一个主管跟我聊这个事,之前面试一个小男孩,跟他说你来了要建模啊要上色啊。小男孩说,好好我都做,但是能不能找机会让我做一下设计啊。因为这个小男孩认为这一切都不是设计,他认为设计是纯个人的行为,是完全属于他的极其宝贵的含金量极高的那一点儿东西是设计。这就是很多人对设计的理解,因为这样他可能会一直处在一种不满的心态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心结,所以到底什么是设计?
很多人理解的景观设计太强调艺术创作了,可能是艺术院校一些老师对我们这个专业的理解
,
说这是一个创造性的学科,这是需要创造创新的。所以大家就认为那个新的部分才是最珍贵的,而一切已经存在的都是有问题的。
就像我那个时候一样,我当时毕业后作为第一个在
SASAKI
工作的中国人,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景观公司,到现在仍然是。我进去之后就是晃着的感觉,觉得东西看着比较保守。但是我现在回想起来,现在的年轻人走进意格可能也是这么想的(笑)。走进一看,哎呀,老马的东西也挺保守的。所以大家对这个专业的认识也是千差万别的。
我个人的看法是,在纯艺术的领域里,个性差异确实是最珍贵的。但是景观设计不是纯艺术。纯艺术的直接成本是很低的,比如说梵高画一幅画,油彩,画布和画框的价钱,其实在总成本里是不高的,可能也就是几顿饭的钱,更多的时间是他的创造。
但是我们景观设计一个最大的差别是我们拿着别人巨大的资产在做项目,
别人的地是拿着几千万一亩买来的,买地成本几个亿或者二十个亿,建造成本也非常贵。谁能够让你拿十几个亿的投入去做一个纯粹的个人创造?
我们首先就应该知道我们专业的性质。景观设计专业是创造价值的。你的存在取决于你创造了什么价值。给开发商做项目,开发商不是衡量你是否聪明,是否有性格,而是说你的介入让我的投资产生了多少价值。
你可以表达你的创意,但是你的创意必须能转换成他的价值。有两种做法。第一种,你的创意能够清楚的告诉他,让他转换成价值,而且他会接受;第二种,把你那个属于你的珍贵的东西藏起来,夹带“私货”加进去。但是第二种方法,你必须满足他其它的获利为前提,然后再夹带“私货”。他可能是没发现,就给你建出来了,或者是他发现了也就允许了,因为他认为他主要的利益被满足了。
我所谓的“私货”就是我的学术追求,是我的个人见解和认识,但是我的“私货”不是开发商的第一优先的利益。那开发商优先的利益我一定要满足,其实我的“私货”对他有更大的价值,只是我不敢说出来,怕他听不懂,他不是搞这个专业的。所以我经常跟设计师说你不要拿设计语言去对甲方,因为设计师经常说设计师在乎的东西,说那些对我们重要
对甲方不重要
的东西,然后否定之后你就很委屈说我这么好的东西又被否定了。这其实是出发点的问题。所以当你看待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必须满足对方的基础要求,而且甚至于还要给他一个惊喜,他要求的是八分,你给他十二分,我们知道该怎么能够通过我们的专业提升他的价值,同时我们把自己的“私货”给夹进去。
———
中国园林中的时空
———
我想再谈一个我对这个专业的看法。什么是我们专业的最高境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里,为什么中国古代有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
园林到底是什么?
我们今天对园林的解读千姿百态,我们对园林的诉求总在改变。到底什么是对的呢?
包豪斯?
生态主义?
意境至上?
传统的文化要不要继承?
但是这些东西争来争去都还是在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里边。
中国园林最直白的一个描述就是——中国园林是台时空机器。
《桃花源记》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桃花源讲的跟爱丽丝漫游仙境是一样的,是转换时空的。中国的园林就是中国山水文明的一个延续。为什么中国人会转换时空?
因为秦以后就开始磨灭人的个性。中国人个性哪里去了?
中国人的自由个性都被承载到山水文明里面去了,所以山水文明是关于个性的。
而中国人个体的存在无法像西方人跟权利去抗衡的,我们承认这个体制,于是我们自我转换。所以为什么中国园林有墙,小桥流水?他在打造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宇宙,在那个宇宙里面他有自己的时空。
为什么乾隆整天在古画上盖章和写诗?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上古时期一个文人发了一帖子,然
后传到乾隆那,乾隆一看“好!”,点个赞。所以盖戳就是点赞,题诗就是跟帖,我们说皇上附庸风雅。
他附庸风雅是为了表达对个体的尊重,因为他知道文人的存在感是需要皇上去直接表达的。
我们为什么要跑步?跑马拉松为什么是42195米?人类公认的肉体的极限是30-35公里,那后边的7公里咋回事呢?
有一句话叫马拉松是35公里才开始跑,真正的马拉松考验精神的极限。
我为什么从人类开始讲起。什么是人?
这个观点不讲清楚我觉得很多问题是无法讲清楚的。
有一种说法说“食色性也”。
你发现所有的哺乳类动物甚至是所有的动物都是食色性也,因为遗传的基因最核心的就是延续生命,所以食色性也不是人性,是人的动物属性。
那也就是说人类区分于其他动物的本质是自我意识。
当今人类的意识快感很少。信仰是一种快感,你发现有信仰的人达到一种高潮的时候他是一种极大的快感
那另外一种得到的方式是文化艺术。相信李白写诗的时候非常有快感,我相信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是非常有快感的。
就像你跑全马的时候,最后的两公里你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过去的,甚至于能够忘记身体的疼痛,你就突然发现你对意识的看法发生了转变。
马拉松是精神和体能合作的一个关系,在跑的时候一直在调节自己的体能和自己的精神。不是体能大于精神,也不是精神大于体能。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127
富春山居图局部(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说中国园林是什么呢?
形容中国园林最好的一个寓言就是王质观棋。所谓的观棋烂柯讲的就是一个叫王质的人去砍柴,背柴火下山的时候,他就看见一个童子和老者在下棋。然后看着这盘棋下完了,那个小童说“你该回家了吧”,转头一看斧柄烂了,下山一看已经是另外一个朝代了。
所以说园林是干什么的?
小童就是园林设计师,老者就是自然,我们创造的这个项目就是那盘棋,进到我们项目里边来的人就是王质。
我们做项目的目的就是让王质忘掉时间,这就是我们的目的。所以衡量一个最高水准的中国园林境界就是人走进来会不会忘记时间、忘掉自我!
实际上我们那些百姓市民要让他走进来的时候忘情。他也很累很辛苦,他也需要忘却他那个社会而寻找到那个本我。
我们中国人衡量美学还有一句话,钱钟书先生说中国的所有的美学无外乎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自然不知道在哪里开始,艺术不知道在哪里终结”
,是说不是追求纯自然。像西方人一样,西方人强调纯自然,或者强调纯艺术。中国吗,美学既不是纯自然也不是纯艺术。因为在一个纯自然的环境里人是不舒服的,因为太野则意味着恐惧。咱们中国人最怕野,那个野的度对美国人还是可接受的,但是纯工的东西大家也不舒服,你明显感觉到这地方是个纯人工的环境。什么最舒服呢?是自然不知道在哪里开始,艺术不知道在哪里终结!
所以咱们就能理解园林创造为什么会有动态空间序列。动态空间序列就是跟电影里面带入的这种方式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最好的一个园林是当你已经走进去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做出一些平时不做的举动。有一个
园子,我认为做到了,让老百姓开始忘情了,就是我做的桐庐的富春江,三公里长的富春江滨水带,现在已经完成了90%,大家想去可以去看。你会看见这些小孩进去之后情不自禁和疯了一样,然后很多50来岁的这些人进去之后时做出一些平时不做的举动,你发现他已经忘掉社会的那个我,平时心里面压抑的一些举动开始显现出来了,我觉得对我来讲,以我个人的标准是最成功的设计!
现在衡量大家的设计的标准我觉得挺变态的,有的时候拿几张建成的效果图片,配一个设计说明然后送出去。然后一看这不错嘛,给个奖呗!
等于是拿剧照去评价一部电影,为什么我们这个专业退化成二流的一个专业,因为只有二维的评价。我们所有的评价机制都换成了那张照片是否抓人眼球,
那张照片是否看着让人眼前一亮。
我那个项目有一天和一个建筑师开完会之后正值夕阳西下,那个园子还没有交付但里面已经有了很多市民。我跟他就沿着那个路走过来,走过来的时候就看到很多小孩子的行为,家长的行为……建筑师离我十米远,他就指着这帮人说这不就是我们设计想要的吗?
我们不就是想要这个吗?
他当时说完我就特别感动,真是碰到知音了。因为他指的并不是那个形,而是那些人的行为,他看到了这个行为,看到了那个忘情,那种快乐,于是他觉得这不就是我们设计要的吗?
我突然发现原来是有一部分人是可以看到的。那些老百姓他感受到但说不出来,就像是跑马拉松很多人明明自己都掉眼泪了,还在说我是灵与肉的搏斗。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147
桐庐富春江滨水带(图片来源:意格提供
我们这个专业到现在仍然是30岁的人在主导。我不认为30岁的人在乎我说的这一切,这一切是40岁50岁的人应该能
够看懂的,30多岁就应该像30多岁,20多岁就应该像20多岁,不要装,不要20多岁就装的很50多岁,那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我为什么要说这些事,
因为你不能永远20多岁吧,你不是早晚也得40、50岁吗?
我自己喜欢收藏,比方说我收藏外销瓷,中国园林博物馆有个外销瓷的展览。
我收藏的时候去旧金山,见到一个旧金山的一个古董商中国人,跟他聊,他说了一句话我到现在都印象十分深刻,他说中国人30岁以前非常的叛逆,一定是反抗的,什么叛逆做什么,一过了四十岁立刻回归传统。这是他说的一句话,我觉得极其准确。
———
景观人生
———
我今天来分享这些话的意思是,“园林是可以让我们想到那个饱满度的时空维度”。很多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还充满着憧憬,由于生活的压力迫使你去思考关于生活的重担,然后转换成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我见过太多的人在30多岁被消磨掉。
进到意格面试的人最后能留下来的不多,一方面是我看上的不多,另一方面是很难有人坚持下来。我现在也会画一些图 ,但是我主要画一些竖向。没有竖向怎么种植物?
没有竖向怎么做地域环境?
竖向融合了我对场地所有的诉求。
进来意格当主创被要求推一下设计的竖向,有的人可能会疑惑“我进来当主创怎么还要画图画竖向呢”,
有的人来了一天就走了,有的坚持了两三个星期,有的两个月,有的人说“我工作8年了还画什么图啊”。我想的是你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你不画图你干嘛啊?靠嘴巴去营造天人合一么?
所以我们不要因为眼下的一些事情就对这个专业失去了希望,不要到了30岁眼里就没光了。
我之前的一个好朋友说过一句很伤我的话,当时我去SASAKI工作他去了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后来毕业了之后他去了ESI做GIS,我就问他为什么不做设计而去做这个GIS呢,他就说:
“你看学院里面的做园林的和做建筑的长相一看都不一样,从状态方面也不一样,做园林的眼里没有光”,这句话我到现在都仍然记得。
所以我一直在高校里面到处讲,包括今天我就怕大家眼里失
去了光,因为人的一生不只是只有30年。
很多人问我房价会涨么?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房地产和其他的万物一样都有一个固定的规律,总的来说
呈周期性上
升趋势,上升趋势是货币贬值造成的物价曲线上升;周期性是自然的市场规律,一般7-8年一个周期,最近美国的房价有的地方已经开始降落了。
但是中国不一样的是当房地产市场刚要有周期性修正的时候,会有其他的因素进行干扰,相当于本来是三个小的周期,结果演变成了今天的一个大的周期,于是下落期也会整体加长。小周期跟大周期的差别是什么呢?就是
3-5年的修正还可以让一个人等待,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等15年。因为15年是一代人重要的人生阶段,因为他需要结婚生
子,而长的下落期让他在正需要的人生阶段无法拥有房子,而上升期却发生在房子并非刚
需的年轻时期和老年时期。
所以说中国将来必然会走向那个下落趋势。就是因为我们人为的干预市场规律,我们会经历一个跟日本同样长时间的下降周期。而日本发生了什么呢?
就是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价值观发生转变了,年轻人不再消费了也不买房子了,开始断舍离了。而这种断舍离就必然会让中国从物质社会变得跟日本一样走向后物质社会。在这个时候精神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栖息地,
我们的这个专业是极少数能够让我们上升到精神境界,能够延续我们的职业生命的专业。因为当人们需要通过环境来改变精神状态的时候,风景园林也好,景观设计也好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媒介。
所以我来这里不是想强化什么理论。即使我的时间有限,但是我出于对在座的各位潜在的责任感,觉得在座的各位都那么优秀那么努力地在做这个专业并且付出那么大的热情,希望通过这次分享,能让大家比我走的顺利一点,心中的苦闷也能够少一点,能够更加快乐的继续走下去。
让自己不要过早的对有些事、一家公司、一个专业、行业产生失落的情绪。今天这个分享说的内容涵盖的比较宽,我不期待大家能够认同和听懂,就希望也许很多年以后你会想起老马的一些话会觉得我今天说的某些话还是有道理的。今天的分享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
竖向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技术
———
WANG:
我是门外汉啊,我是一名建筑师,从我的观点来看如果景观设计师能够以建筑的标准和视野来受教育的话可能早就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了,有没有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就是景观设计师的教育出了问题。
马老师:
您说的这些确实是我们这个专业现在最大的问题,因为建筑虽然也在随着社会经济在发展但是它没有走偏,总的来说建筑没有偏离主干,而我们这个专业已经从一个有主干的乔木变成丛生的了,很快就变成草本了,整体路线走偏了。
我们这个专业现在最急迫的就是确立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前段时间我在一个行业群里面发问“有什么是我们专业的核心技术?
”但是讨论的结果是“没有”!
如果一个专业没有核心技术那么就不成立了。你说你做生态,人家有环境生态工程学;你说你懂植栽,人家有植物学;你说你做建造,人家有建造专业,有市政专业,有建筑专业有……等等,那么你会什么呢?
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没法达成共识,那么你这个专业怎么进行评价呢?
为什么我说去首尔会很愤怒。你看到一个伟大的项目却没有人知道是谁做的你会怎么想呢?
大家现在都在说柯布西耶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懂柯布西耶呢?
但是老百姓起码知道柯布西耶,建筑师在这个世界
上有属于自己的地位。但是景观设计师呢?
美国还知道有一个奥姆斯特德呢!
中国呢?
中国有多少人知道孙筱祥,中国最伟大的景观设计师孙筱祥在2018年5月4日去世了,您知道孙筱祥么?
您也不知道,那更何况老百姓呢?
这就是我们专业的现状。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最伟大的景观设计作品,没有人知道最伟大的景观设计师是谁,没有人知道最核心的技术是什么?
您说建筑设计师早就知道这些建筑理论,那是因为早就有了建筑师这个门类和定义了,所以现在我就是在用一己之力在帮着这个专业做三件事情:
一、
是帮助这个专业确立它的核心技术(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是其他专业都不会的,是我
们专业的看家本领。生态的多样性,植物的多样性是需要依靠地形地势的。于是我现在去清华、同济、北林讲竖向设计,场场爆满。我现在在北大开课讲竖向设计,四十八个学时我把竖向分为八个类别。
以后可以
找机会给大家做一个普及型的讲座,我在北大讲的时候分为八个步骤“水、场、山、筑,路、绿、园、形”,我每个字讲2-4个小时。
我们的老祖宗在《园冶》上面讲的非常清楚:
“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
”水有六到八种来法,五
种去法,你得掌握水的这六到八种来法来解决他的五种去法,你才能把水环境梳理好!
咱们现在虽然很红火但是整个专业的设计水平直线下降,跟国外没法比,因为国外有两大要素控制着竖向设计:
1.美国的ADA以人为本,ADA强调可达性任何地方必须可达,所以任何景观设计师都懂竖向。
2.雨水收集利用(Clean Water Act)。所以美国任何的场地不管多么复杂必须要做到无障碍可达,必须做到雨水收集利用。而且美国人在盖一个房子的时候您可能比较熟悉。当一个政府在审批图的时候第一张图就是竖向图,水不能够外排,必须场地自我利用。他做的图是完全符合法律的,因为他做不到场地利用他会被告,咱们现在能够做明排水体系么?
你去京都看他们的整个城市都是明排水体系,他是全城式理水体系在利用水,咱们中国在秦朝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引水灌都,但是我们现在中国70%的城市淹水还有的城市缺水,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城市状况。
所以说咱们这个专业再不警醒的话,以后建筑师开始做园林开始研究竖向和围合空间的时候咱们就傻眼了。当建筑师跟你谈可达性和放坡,甚至建筑师要求你做雨水收集利用,你就是建筑师的一个附庸,到那个时候还称之为一个专业么?
一个好的项目咱们和建筑
师是合作的关系,建筑能够融入景观之中去,并且可以因为我们而做的更加精彩。像我在北京见到扎哈的那些作品我真的不喜欢,然后我去了首尔见到了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我发现自己之前对她的认识太过浅薄。她真正的作品在这呢!
她在中国做的项目很多甚至都不是她本人做的。我发现这个项目从城市设计、竖向设计的角度做的无懈可击,伟大的设计师一定是跟环境的最大程度结合,所以我当时看到首尔的那个项目才发现自己之前对她的判断是错的,这才是最伟大的建筑师!
前几天看到一个库哈斯做的作品建筑的顶部也是有屋顶花园的,有哪一个建筑师到最后不是跟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的。
我们的专业现在是最乱的但是也是最好的时候。
你们这一代一定不能够犯我们同样的错误,就是瞎忙活到最后发现空忙活了一场,觉得自己被埋没了。这样并不是对这个机会最好的利用方式!
在这个时代我们这个行业在建筑师面前可以很自信的说是最有前景的专业,如果我们做好了就会是做的最好的一帮人!
二、它的最高标准。最高的标准就是五维,而底线就是三维,从三维做到五维。
这是我们很多专业尤其是建筑......但是不是能到达意识层面我也不好说,如果有的话也会是相通的,所以什么事最高境界应该进行一个确立,所以建筑师在听我们说这些的时候他会困惑为什么我们还在谈论这些。难道我们专业不需要谈论这些么?
我们太需要了,而且要把它梳理出来!
三、帮助专业去还原园林近代史。因为我们的园林景观行业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近代史,但是现在脱节了,所以我也一直在研究近代史来弥补这一段历史的空白,但现在我的时间主要还是放在前两件事情上面。
WANG:
其实我们的观点是一样的,其实真正好的建筑是看不到建筑,或者它是无形的,透过建筑看景观的。
马老
师:
是的,这个没有差别!
我特别喜欢野口勇的作品,去年在东京有一个他的特展,看到了一个他去世
之前在一个机场前面做的一个项目,你们猜项目名称是什么?
是--时间与空间!
而且你能够看到他做的那个耶路撒冷公园他真的做到了“时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艺术不知道从哪里结束”他完全做到了。
所以不要以为只有中国人才追求这个,其实很多人都在追求,只不过是中国人一直在说而已。你看扎哈她做的那个东大门公园她也做到了,但是你让她去说她未必能够说出来,因为她不是东方的思维体系。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240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241
野口勇-耶路撒冷雕塑公园(图片来源:pinterest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244
扎哈哈迪德-韩国首尔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图片来源:网络
———
给年轻景观设计师的建议
———
BOBO:
马老师我想问一下,如何在二十三十岁的时候去思考五十六十岁的关注点。
马老师:
其实这是一个量的积累。大家一定要想明白,你的花费是在房子上还是自我提升上面。有的人会说你看马老师现在混得还挺好的我哪天能够能像马老师这样也挺不错的。但是我每次都会反问一个问题,你愿意当36岁的马老师么?
你不会愿意的。很多人是要一个不见得想要的过程。如果你对这个专业已经很了解了,那我建议就是注重量的积累。有的时候你以为只有你在想,但是其实很多人早就在想了,甚至已经开始在做了。
比方说我觉得中国的体育馆做的不好我觉得好的体育馆就应该埋在山里的,应该是山水的。我当时想的是奥运会的场馆设计让我做的话,我就把体育馆的建筑放在山里,人走出来以后就是公园。当时觉得好自豪能有这么好的想法,直到我去了慕尼黑的奥林匹克场馆发现原来七十年代人家就已经在做了,跟我想的完全一样——我有这个想法之前并没有了解这个项目,但是人家百分之九十已经做出来了。我当时站在那里想,如果是我做的话我能够超越他么?
我今天面对一个1972年的项目我不敢说我能超越。
我想了半天我觉得我没有那么大的自信心去超越他。所以说咱们今天看到的项目并不是很好,我们得出去看那些特别优秀的项目而且要有量的积累。
我们这个专业一定是眼高手低的专业,绝对是先眼高然后手高,绝不会眼低手高的。所以要多看而且看的时候一定要带着价值观去看,带着衡量标准去看。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259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260
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我的建议是一定要达到一个量的积累!
看一本书的时候不要凭第一眼就给一本书下结论,就像我导师写的《园衍》,集孟兆祯先生一生之大成的一部作品,你可能不见得认同,我给我的助理人手都准备一本而且我告诉他们在人生的20、30、40、50、60岁的时候都要看一遍,本科的时候我就开始听孟老师的课,他的话我听了30多年了。我当时听因为好听,但是现在他的每一句话我都会产生共鸣和
联想。不是因为他变了而是我变了因为我的大量积累开始能够跟孟老师产生共鸣了,所以我听起来是很激动的。
他当时跟我们说环秀山庄的假山是向西的,因为真山在西边,我们所说的借景不仅仅是看得见的也可以是借不可见的。为什么老先生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因为你做还是人为的,但是你一旦借到了天借到了地就会达到你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就是天人合一!
———
让人忘情的设计
———
司南:
马老师您好,您之前提到了园林的最高境界就是人进去之后会忘情。
我觉得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是我目前看到最好的,摸着那个墙面我激动到想哭,我觉得那是一种共鸣。
所以我想问一下您认为忘情和共鸣是怎么样的关系呢?
马老师:
忘情是一种状态,那种状态是不见得你这样设计了就会都被带出来,他可能会在某一天一个人进来或者是一群人进来然后被带出来,所以忘情是一种艺术境界!
你说的那个越战纪念碑我跟你的感觉完全一样。我就一直在问有没有一个设计能过超越越战纪念碑,直到我去年去了柏林我看到了!
越战纪念碑有生和死,但是却没有你和我。
柏林的两大纪念碑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最震撼的纪念碑:
一个是犹太流放者花园,在耶路撒冷博物馆。
他是从一个地下空间出来,然后做了49根柱子大概有四米高,整个的纪念碑是倾斜的,柱子也都是斜的。中间的那个代表耶路撒冷,周围的48个代表48个流放地,上面没有字也没有名字。当你进入那个空间之后一切都是失衡的状态。当你失衡的时候你会不自觉的去摸那个柱子,到这个时候就突然明白了什么叫流离失所,这个时候一抬头,看到的是——家!
家不在脚下不在眼前家在远方,家可望不可及,真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纪念碑是不需要刻字的!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282
柏林犹太博物馆流放者花园(图片来源:pinterest)
第二个纪念碑比这个还要厉害,犹太屠杀纪念碑。也是没有字。周边是巨大的街区三面是马路,是用一千多个棺材摆出了一个阵列,有不同的高度,10公分、50公分、2米等等。就像从地上长出来的一样。他的整个地形并不是平的,而是一个曲线的凹陷地面。刚开始进入的时候是现实,慢慢进入去感受场地,他会带给你最直观的感受。然后再慢慢走出来回到现实。在棺材之间游走的时候,你会看到对面角度突然出现游人,而这个时候你平静的心情是被打断的,瞬间产生的是惊恐的情绪和神情,而对面出现的那个人也同样是非常惊恐的神情,这个时候你就是他眼里的那个他,他是你眼里的那个你。这个时候“你和我”就出现了,所以我就发现这个做法真的太震撼了。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285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
(图片来源:pinterest)
还有另外一个纪念碑,他要做一个纪念碑来纪念被杀害的犹太人。场地是在一个人流量很多的商业街,中间是一个柱子,柱子的表面刷的是铅,四周悬挂了四只钢做的笔。这个是干什么的呢?
是让市民在上面书写你对犹太人被屠杀的认识,于是有不同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在上面写言论,然后报纸上面就会随之出现话题然后去讨论,带来一定的社会热度。柱子一共5米,每次写满后都降1.5米,每次写到一定高度的时候那个界面就会降到地面以下,然后接着继续写,就这样直到完全降下去,最后整个柱子彻底被封存,地面用板子封存上面写“犹太屠杀纪念碑XXX年——XXX年”把这段历史封存。很多年挖出来以后这就是历史对这个事件的认识,留给未来做评判了。
犹太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世界文明的一极,中华民族对阴阳的认识也是世界文明关键的一极。事物的线性发展的认识是犹太人提出来
的,事物的周期性发展是中华民族提出来的。
所以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最聪明的两个民族,因为他们提出了人类价值观和两大价值体系。
实际上线性发展是微观主义,微观的规律是事物是线性的发展。宏观的规律是事物循环的发展。所以事物的发展是微观的线性加宏观的循环发展,所以任何民族的任何文化都逃不开两大体系。文化和文明是多样的,但是所有的文明都是两大体系的变革之物。所以到最后我们要整明白文化的本质,而不是在工艺、文化上面找差别。咱们到头来还是要整明白和西方文化的差别到底在哪里?
是核心的价值体系和核心的宇宙观有所不同,而不是某种风格、材料和流派不一样。真正的差别是看不到的,但是这个东西比较虚,需要时间去领悟和创造,到最后达成感染观众影响社会的目的,谢谢大家!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295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296
感谢马老师以心怀天下的格局为在座不同年龄不同成长阶段的设计师们答疑解惑,让在座聆听者获益良多。因马老师分享时间较长,所述内容较多,本文根据录音做了一些删减。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298
马晓暐个人简介:
意格公司创始人、总裁
首席设计师
北京林业大学景观专业学士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景观硕士
北京林业大学在读博士
1989年赴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建筑设计研究院,取得景观设计硕士(M.L.A)学位。
毕业后进入明尼阿波利斯市Ellerbe Becket事务所工作。
在此期间与艺术家Cliff Garton 合作设计并建成了:
奥瑞根州Beverton市政广场
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建州纪念诗园
1993年开始服务于著名的波士顿Sasaki Associates事务所,与多位景观规划设计大师包括Stuward Dawson, Ellen Ward等合作,参与了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设计工作,其中包括:
印第安纳波利斯市水岸公园
1996年5月应聘于HOK,Inc.旧金山分公司,担任项目设计师及负责人,参与或主持的项目包括:
尼巴厘岛度假酒店
中国北京华润集团总部华润大厦景观设计
加州若干城市景观的设计工作
1998—2001年底任职于以设计高档别墅区及度假酒店闻名的HartHowe
rton事务所,参与项目:
加州蒙特瑞高尚住宅区的景观设计
旧金山市中心Sina广场
加州首府Sacramento市Calpers总部大厦提供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趋势-322
非常感谢苏州
翰地景观HID
的邀请与分享!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