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一切物质的价值,只取决于我们用它来做什么。”
——密斯·凡·德·罗,1938年
Villa Tugendhat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捷克·布尔诺
“Less is more”不仅仅是建筑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设计宣言,更是他在创作时所遵循的标准,这种融合了包豪斯与理性主义的当代美学在他的住宅项目Vila Tugendhat中得到了充分地表达和体现,之后成为国际风格建筑的代表性建成作品之一。
Vila Tugendhat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毫无限制、能够自由发挥的项目,来自犹太商人家族的业主夫妇不仅是其建筑理念的拥护者,更为此准备了充足的预算投资。密斯在1928年9月首次考察了这片斜坡场地,依据原始环境,并在后续的规划中将住宅分为三个层次,利用承重的钢框架结构取代厚重的墙体,使各层空间能够灵活地融入不规则的地形。
住宅的顶层是主要出入口所在的位置,密斯利用一个简洁、质朴的门厅串联起外部道路,并在同一层次布置了家庭成员的卧室,有着可以俯瞰花园的开放性视野。位于其下方的一层空间是住宅的主要社交及公共活动区域,半圆形的望加锡乌木屏风构造在视线和形体上划定出不同的功能区块,同时强调了空间的流动性。
与花园相接的地下层包含了一系列的基础公用设施和使用空间,且通过外墙的攀缘植物弱化了室内外之间的界限。密斯希望建筑的物质体量能够消隐在绿植之中,因此在主要的生活空间内置入了一系列与花园相呼应的半开放种植区或独立盆栽,建立居住者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回顾密斯的早期建筑作品,不难发现他在设计巴塞罗那德国馆时便已有意地通过更加纤细的墙体和开放式的布局来释放内部空间。在Vila Tugendhat中,他更是借助在当时尚未普及的钢框架结构确保各个层次的独立性,为空间的形式表达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此外,密斯还与他的同事、室内设计师Lilly Reich一同设计了住宅内所有的家具,并通过现场的多次调试精准地确定了每一件家具的具体摆放位置。虽然立面上没有任何艺术品的装饰,但却通过稀有的热带木材和整面的玉石墙壁显现出业主的雄厚财力与身份地位,丰富空间材质的肌理对比及视觉体验。
1938年,Tugendhat夫妇因战争原因搬离捷克,废弃的住宅在空袭中被炸毁了大部分的玻璃,内部家具也被洗劫一空。直至1992年,Vila Tugendhat才通过协议的签署正式归为国家所有,并于2007年转交至Tugendhat夫妇的后人,通过修缮和改造,从而重新恢复了住宅的原本面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Neiwai
撰文: YouChuan
校改:YueQiu
编排:Ho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