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https://cdn.code.znzmo.com/lb_img_space/gotoLogin.png)
![](https://cdn.code.znzmo.com/lb_img_space/gotoLogin.png)
收藏
![](https://cdn.code.znzmo.com/sucai/img/images/download@3x.png)
下载
此图片来源自网络
七月,热情似火的季节,山美、水美、景美,怀揣着一颗不安分的心,“浪”到了
阳朔糖舍
......
阿丽拉·阳朔糖舍
位于阳朔县漓江边,是由一所废旧的糖厂改造而成,故取名“
糖舍
”。 “阿丽拉” 源自梵语,意为 “惊喜”,强调老建筑与新现代,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而这“惊喜”,在糖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酒店从设计到环境,都极其考究,
一步生一景
。在保留老建筑的基础上,完善了居住的舒适度,提高了游玩的愉悦度。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自然生人文,人文生建筑,建筑生设计,设计归自然。
说到阿丽拉·阳朔糖舍,必定会提到几个特征:
下沉式红沙发和水景
无边泳池
回旋楼梯
清水砖外墙
何解?请听我娓娓道来~~~~~~
下沉式水景
从糖舍大门进来,目光就先被这
下沉式水景
吸引住了。延绵的山峰,遗留的厂房,水中的倒影,嬉戏的动物,孩童的欢笑声,回荡空中,打破这宁静的一方。
旧与新,静与闹,过去与现在,互相融合,源远流长······
前台接待休息区
位于前台接待区中心的
下沉式的红沙发
,让每位来check in的旅客都留有深刻的第一印象。炫丽的红,配上淡黄的光圈,在水泥灰度空间内,极其耀眼。
现代风围合式的红沙发在一个富有年代感的空间里毫无违和感,每一处角落都能自成一景,淡淡的光圈点亮这一方天地。
前台接待区的日与夜
餐厅
锈迹斑斑
,是对餐厅所在的这栋大楼的最深印象。楼梯扶手上,墙面造型里,锈迹随处可见。
推开锈迹斑斑的门,
卫生间
隐藏在内。内有的洁净与外在的锈迹形成鲜明的对比。旧有的楼板被当做天花的一部分,随时随地都能向我们展现出沧海桑田的印记。
在一楼的另外一侧,是糖舍的
历史展厅
,墙面上挂满了珍贵的历史照片,向我们述说着他们的故事······
展厅中间,不定时会举办些具有当地风俗的小活动,让前来住宿的大小旅客们,对当地的风俗有了更加丰富的体验和深入了解。
上到二楼,才是
餐厅
的用餐区,攀岩的雕像,犹如室外攀岩活动的缩影,让人即使坐在室内,也能感受到室外大自然的蓬勃朝气。餐厅的包厢在三楼,仍然保有用餐的私密性。
书吧精品店
书吧精品店
位于水景旁的旧建筑内,集商店与书店于一身。满满的原木饰面与钨钢收口,是这栋建筑的一大特色。大面积的原木饰面处理与随处可见的细节收口,伸缩装饰缝的美化,一张一弛,更显精致。
上到二楼,满墙的书柜在灯光的点缀下,变得轻盈起来,也让整个空间随之灵动。捧着书,坐在沙发上,度过悠闲时光,这何尝不是心向往之的一种度假方式。
多功能厅
传说中的网红打卡地——
多功能厅
,近在咫尺时,是融入,不是打卡。
多功能厅内部,在水泥色的映衬下,光影斑驳。白非白,黑非黑,是非黑白,心中自有定数。
1969酒吧
1969酒吧
,是由1969年筹建的压榨车间改建而成,保留了原有的石墩基座,座位排布错落有致。大体量的别样中岛,下沉式大容量的吧区,绚丽的灯光与轻快的音乐,在这活跃的气氛里,清爽且能不自觉嗨起来。
这次来,有幸遇到糖舍的总设计师——
琚宾老师
,木木很兴奋地和大师合影一张。然而......可爱的小姐姐把琚宾老师的大高个儿拍得小巧了些,嗯......
未完待续......